APP下载

以“人才先行”建设先行示范区—打造青年科学家之城

2020-04-16

深圳社会科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深圳科学家基础

陈 搏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明确支持深圳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优势,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新华社,2019年8月18日。。光明科学城以攻坚“基础科学研究”为核心任务,布局大学、科研机构、大科学装置等基础科研功能,将与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和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共同成为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承载地,其发展水平将成为影响深圳科技创新实力的关键。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需要汇聚全球创新资源,其中“人才是第一资源”②习近平:《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新华社,2018年3月7日。。青年科学家又是人才资源中的战略资源,是科学的未来,拥有青年科学家,就拥抱了未来。因为青年阶段是科学家创新能力最突出的时期,杰出科学家创造重大科技成果的年龄集中在25-45岁之间,例如:22岁的牛顿创立了微积分,24岁的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27岁的波尔提出了量子论,杨振宁和李振道提出宇称不守恒时分别为33岁和29岁,1901~1972年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从事获奖研究的平均年龄为36.8岁。③朱克曼:《科学界的精英:美国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230页。可见,集聚一批青年科学家,有助于深圳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构建新兴交叉学科创新集群,挑战最前沿的科学问题,产出原创性重大科技成果和颠覆性技术,在诸多前沿研究领域形成突破能力,将形成关键的人才支撑。

一、引进和培养青年科学家是先行示范区建设的重点和难点

(一)源头创新的短板决定了先行示范区的重点工作方向深圳科技创新的短板是源头创新不足,补足短板需要大力引进和培养青年科学家。2019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深圳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时,特别强调了“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增强,顶尖人才和高端研发团队缺乏,一些核心技术还没有做到真正自主可控,一些关键零部件和重大装备仍需依赖进口,基础研究水平还比较薄弱,源头创新能力还不足。”①《政府工作报告》,2019年1月18日在深圳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http://www.sz.gov.cn/zfgb/2019/gb1091/content/post_4994912.html,2019年03月13日。数据对比显示深圳基础研究水平与北京、上海等市差距较大。深圳基础研究的高端人才,全职院士46人,北京1403人,上海172人;国家“千人计划”人才深圳422人,北京1486人,上海676人;基础研究载体中已建设的大科学装置深圳3个,北京7个,上海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圳6家,北京116家,上海44家;“双一流”高校深圳仅有合作办学高校5所,本土为0所,北京34所,上海14所;深圳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比重为3.13%,北京14.85%,上海7.7%。深圳正在加大基础研究设施的投入,但基础研究设施的建设还只是搭建了一个平台,真正产出能够补足短板的突破性科研成果还需要科学家,拥有先进光源、粒子加速器、分子铸造工厂、电子显微镜等大科学装置和先进仪器的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就有雇员5000人左右。因此,引进和培养青年科学家已经成为深圳市各级政府的重点工作,也将是先行示范区建设的重点工作。

(二)引进青年科学家因全球竞争激烈而趋难为吸引青年科学家,全球各国都出台了吸引力较强的优惠政策和奖励措施。美国通过宽松的移民政策、丰厚的奖学金和专项引才计划等在全球网罗精英人才,例如:杰出的研究人员、教授等,只要获得美国大学、研究所、实验室的邀请,就可以获得“绿卡”。美国硅谷的高技术人才中有33%是来源海外。为吸引并激励青年科学家,美国设立了青年科学家与工程师总统奖,该奖自设立以来,每年有 60~100 人获得该奖项,从 2007年到 2016年的十年间,共有 918 位学者获此殊荣。47位荣获这一奖项的华人学者中有41位本科或硕士就读于中国重点大学。②尹志欣,王革:《美国青年科学家与工程师总统奖的研究与启示》,《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17年第9期。日本为了加强人才培养并吸引国外高层次科技人才,设立了特别研究员奖励金,包括“海外特别研究员”计划和“外国人特别研究员”计划。其中“海外特别研究员”计划为从事研究的日本博士后人员提供为期2年的资助,包括国际旅费、生活津贴和研究经费,仅2004年,该计划就支持了133人。日本筑波科学城中的2万多研究人员中,有1/4来自其他国家,其中来自中国的占33.7%。③王海芸:《日本筑波科学城发展的启示研究》,《科技中国》,2019年第3期。韩国2012年启动的“人才回流500”项目为“基础科学研究院”引进500名国际知名学者和青年科学家。韩国大德科学城引进了海外归来的博士有2000多人,其他国家的科学家达1000多人。1957年印度设立了“巴特纳加尔科学技术奖”激励青年科学家,针对年龄45岁以下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工程学、医学等领域内的青年科学家,每3年颁发一次,每次至少5个奖项,每项奖金为2万卢比。2003年印度为支持35岁以下的青年科学家在科技前沿领域独立开展高水平的研究工作,制定了“青年学者快速追踪计划”,被选定的青年科学家在3年内可获得100万卢比经费的资助。加拿大制定“首席研究员计划”的目的就是帮助加拿大的大学留住世界最优秀和最具发展潜力的青年人才。全球竞争激烈的形势下,深圳引进青年科学家的难度将不断增加。

(三)基础研究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与“中国硅谷”声誉不匹配人才是深圳的立市之本,自特区建立以来的40年,深圳一直很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高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居国内前列。2017年年底深圳国内高层次人才累计6979人,孔雀计划人才累计2954人,海外留学人员累计近10万人,在站博士后达1924人,占全省44%。①《2017年深圳市人力资源保障工作总结和2018年工作部署》,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18年4月28日。截至2019年11月,在深圳的全职院士共46名,全市各类人才达580万,占常住人口的44.5%。但是深圳基础研究人才的数量与“中国硅谷”的声誉并不匹配。美国硅谷汇聚诺贝尔奖得主50多位、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上千名、自然科学和工学博士数万名、高端技术人员约40万,院士数量占美国院士总量的三成以上,位于硅谷的斯坦福大学2019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②科睿唯安学术研究事业部每年公布年度“高被引科学家”名单,入榜这份名单的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均发表了多篇高被引论文,其被引频次位于同学科前1%,能够彰显他们在同行之中的全球学术影响力。入榜103人次,全球排名第二。而2016-2018年深圳市基础研究人员折合全时当量占全部R&D活动人员数比例还不足1.5%。③许明辉,米滢:《深圳市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还需加强基础研究》,《特区经济》,2019年第5期。

1.具有全球学术影响力的科学家较少2019年度深圳地区有6位科学家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其中深圳大学4位、南方科技大学1位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1位,占中国内地510人次上榜科学家的1.17%。北京92人次(占18%),上海34人次(占6.7%),广州34人次(占6.7%),深圳与其他三个一线城市相比的差距比较大。2018年度,深圳有14位科学家入选,其中深圳大学4位、南方科技大学2位、香港中文大学(深圳)1位、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1位和华大基因公司6位,占中国内地482人次上榜科学家的2.9%。无论是总量、占比还是发展趋势,深圳都处于劣势。

2.企业参与基础研究的科学家占比较高从科学家的机构分布来看,北京、上海等城市分布在企业的基础研究人才不多,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中,而深圳企业参与基础研究的科学家占比较高。90%科研人员在企业是深圳科技创新的4个90%特征之一,华为、腾讯、比亚迪、华大基因、大疆创新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都储备了大量的基础研究人才。唐莉等人的研究表明深圳企业深度参与了基础科学研究并同高校以及其他科研机构建立了较为密切的合作关系。2006-2015年深圳企业参与发表了2884篇论文,占深圳国际论文的15%。超过四分之一的NIJ论文和40%的ESI论文均有企业的贡献。④唐莉等:《创新型城市的基础科研发展评估:基于深圳的实证分析》,《公共行政评论》,2017年第6期。2018年的国家科技奖,深圳获奖名单(通用项目)中,由企业主持或参与获奖的达13项,占通用项目深圳市获奖总数的92.9%。2019年的国家科技奖,深圳的获奖名单中,企业获奖达15项,占深圳获奖总数的75%。深圳企业华为公司连续13年获得国家科技奖。基础研究投入大,回收期长,企业只有在外部支持缺位时才会投资,并且基于市场竞争的需要将对成果仅限于企业内部应用,对整个区域创新的推动作用有限。

3.基础研究人员集中分布在少数几个学科领域深圳的基础研究人员主要分布在工程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化学、物理以及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等学科领域。2016-2019年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的深圳科学家集中分布在物理、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等学科。钱万强等从2006-2015年科研机构发表的学术论文分析认为深圳市主要研究方向集中于工程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化学、物理以及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方面,其中,生命科学和化学是深圳市的优势学科。①钱万强等:《基础研究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地位与挑战—以深圳为例》,《中国基础科学》,2017年第1期。唐莉等的研究表明,2006-2015年间,深圳科研发表在SCIE/SSCI数据库中的论文主要集中在跨学科材料科学、电气电子工程、应用物理、交叉科学、跨学科化学、光学、物理化学、纳米科技、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生物技术与应用微生物等学科领域。②唐莉:《创新型城市的基础科研发展评估:基于深圳的实证分析》。

4.深圳基础研究人员绝对量及其占全市研发人员的比重都较低与北京和上海两市比较,深圳的基础研究人员绝对量和相对量都相差较大,如表1所示。2009至2018年的10年,深圳基础研究人员的研发活动折合全时当量(人年)及其占所有研发人员活动折合全时当量的比重都呈快速增长态势,但由于基数太低,与北京市和上海市存在数倍的差距。

表1 深圳、北京和上海三市基础研究人员折合全时当量(人年)及占全市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的比重

(四)青年科学家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2017年中青报联合中科院青促会发起了一项青年科学家生态的调查。③中青报:《青年科技人员生态》,《中国科技信息》,2017年第15期。受访的科学家中80后和85后占75.62%,男性占71.29%,博士研究生占95.4%,副研究员或以上职务的占87%,主要分布在数学、物理、工程与装备、信息、电子科学、生命科学与医学、地学与资源环境、化学与材料等相关领域。每周工作50个小时以上的占63.6%,高强度的工作状态导致身体健康堪忧,保持非常健康状态的科学家不足11%。在影响他们职业发展的因素中,国内的大背景下科研政策或制度(72.98%)、所在研究机构内部的政策或制度(68.29%)、课题组的机遇和硬件条件(59.57%)三大因素占据了前三位,这说明制度因素是影响我国青年科学家成长的主要因素。不会离开现在岗位的仅占30.86%,说明青年科学家对现状是不太满意的。国内青年科学家的生态环境普遍面临以下问题:

第一,世俗的压力太大。国内是一个人情社会、面子社会,头衔决定了一个人的社会地位。一个科学家如果到了50岁还评不上教授,拿不到几个大项目,没发几篇论文,将会面临家人和朋友的较大压力,自己也很难沉得住气。而美国社会就没有这种世俗压力,即使博士在超市打工也没有人看不起你。20世纪80年代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系的张益唐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做了二十多年的临时工(讲师)才有了一鸣惊人成果(获2014年美国麦克阿瑟“天才奖”),他曾经公开说过,自己若生活在中国,不可能取得这种成就,因为“中国的世俗压力太大了”。①龙在宇:《青年科学家忧思录》,《廉政瞭望》,2015年第11期。第二,经济的负担不轻。青年科学家正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龄阶段,养家糊口的负担都很重。好的学术研究平台多集中在大城市,而国内大城市的房价相对收入而言普遍偏高,2019年3月15日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全国50城房价收入比报告》显示,深圳的房价收入比最高达到34.2,上海26.1,北京25.4,广州17.5。由于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带优质学位的商品房价格就更高了。中级职称的研究人员每月基本收入是7000元左右,高级职称也不到1万元,这样的收入水平要在大城市中供房养车养娃,是非常艰难的。第三,科研基金竞争的压力大。青年科学家与老科学家在经费申请的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而为了追上老科学家,青年科学家需要做出更好的研究成果、发表更多优秀的学术论文,但是这些都需要科研经费作为很好的支撑。青年科学家经费难的问题似乎陷入了无限循环的死胡同。②熊思东:《青年科学家的困境与出路》. http://cppcc.china.com.cn/2016-12/09/content_39883182.htm. 2016年12月9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青年科学家的重要科研经费来源,但这一经费申请的竞争激烈程度足以说明青年科学家承受的竞争压力之大,平均5个项目中只有1个能够获得资助。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的资助率(项目数量)为20.46%,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率为20.54%,重点项目资助率为20.84 %;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的资助率(项目数量)为18.98%,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率为17.90%,重点项目资助率为19.95 %。

二、营造青年科学家成长最佳生态环境

(一)学术观点面对青年科学家成长的困境问题,科技管理部门在设法为他们创造更好的条件,理论界也在探讨如何帮助他们从困境中走出来。除了经费的支持外,青年科学家还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包括研究团队的组成成员、实验空间和条件等方面,例如医学研究中需要的医疗助手和床位等。Cong Cao and Richard P.Suttmeier对我国第一批杰青人才的访谈成果中提出了很多改善青年科学家成长环境的建议,这些建议中部分体现了明显的中国特色。③Cong Cao and Richard P. Suttmeier. "China’s New Scientific Elite: Distinguished Young Scientists, the Research Environment and Hopes for Chinese Science". The China Quarterly, 2001.中国的社会传统中“学而优则仕”观念也影响到青年科学家,国内很多单位给青年科学家进入管理层提供便利的通道,以支持他们获得更好的科研资源,但是,青年科学家成为管理者之后,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作为成本,有的只能在晚上或周末才能开展研究工作,有的基本上离开了科研领域,因此,大多数青年科学家并不愿意过早地从事管理工作,特别是处于科研能力高峰期时,更不愿意放弃科研工作。其次,青年科学家很担心一些老科学家退而不休,人虽不在科研前线但与处于科研前线的青年科学家竞争经费和学术主导权,因此,应该给青年科学家在相关政策制定中更多的发言权。在科研评价方面,青年科学家担忧二流或三流专家来评一流成果,因此进行科研成果评审时,要公开评审专家的入围标准,最好是按照国际标准来选择评审专家。在实验条件方面,实验器材和材料的进口程序复杂也是需要改善的,目前进口实验器材和材料耗时过长,影响科研进程,也影响到实验设备的共享。再有,提供出国交流的机会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支持,虽然现在通过互联网也可以了解国外学术发展的动态,但是无法替代在实验室现场面对面交流带来的观点碰撞和理念变化。

通过对获得拨款的科学家和未获得拨款的科学家两者成果进行对比分析后,Saygitov RT (2014)认为俄罗斯政府总统基金提供给青年科学家的竞争性拨款并不能提高他们的科研生产率(发表文章的数量和文章的引用率),但随着青年科学家的成熟,其科研生产率有明显的提升。①Saygitov RT. The Impact of Funding through the RF President’s Grants for Young Scientists (the field-Medicine) on Research Productivity: A Quasi-Experimental Study and a Brief Systematic Review. PLoS ONE 9(1): e86969. doi:10.1371/journal.pone.0086969, 2014.该研究成果表明,青年科学家的成长过程中,政府的竞争性拨款没有发挥关键作用,那么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又是哪些呢?创建于2010年的全球青年学院(the Global Young Academy)对美国、日本、南非、泰国和德国等的青年科学家进行了一项调查,650位青年科学家参与了问卷调查,其中45位参加了深度访谈,调查结果认为青年科学家成功道路上的主要障碍有:一是工作时间太长,平均工作时间为每周55小时,作为孩子父母的他们难以兼顾工作与家庭;二是缺乏工作保障,大多数是短期工作合约,长期工作合约很少;三是缺乏好的导师指导;意见比较集中的其他障碍还有缺乏专业技能训练机会和实验材料等。②Peter Gwynne. "A Global Look at Young Scientists". Research-Technology Management, March—April 2015.Reyes Gonzalez L et al 的研究表明,青年科学家在优秀科学家的团队或由优秀科学家指导开展研究工作,成长要更快。在发文率(每年发表论文数量)上的影响非常显著,但在文章引用率上的影响不明显。③Reyes Gonzalez L, Gonza ´lez Brambila CN, Veloso F. Birth of prominent scientists. PLoS ONE 13(3):e0193374.https://doi.org/ 10.1371/journal.pone.0193374,2018.

(二)具体举措深圳因人才而兴,因人才而盛。未来的深圳,要以集聚全球优秀青年科学家为荣。虽然深圳以人才政策的宽松和力度大而名扬国内外,但在引进和培养青年科学家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基于前面概述的研究成果,引进和培养青年科学家需要世界一流的平台和世界一流的团队,而打造一流的平台和团队需要世界一流的科学家,这就形成了一个循环问题。深圳在这个循环问题的哪个环节实现突破?本文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并展开行动。

1.制定系统的青年科学家引进和培养计划根据深圳市的相关规划,中山大学(深圳)将于2020年9月正式办学,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将同期招收一批研究生,深圳海洋大学也将组建,还有一批高端实验平台正在筹建中,这些大学和科研机构都需要大量青年科学家的加盟,为此要尽早制定相应的引进和培养青年科学家的计划。首先,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吸引、人才激励、人才流动、人才培养和人才评价等方面的制度,强化计划落实的制度保障。其次,建立青年科学家组织管理机构,专责青年科学家的引进和培养工作,并帮助深圳的青年科学家与世界一流科学家建立学术联络关系,为引进和培养青年科学家提供组织保障。再有,设立青年科学家引进和培养专项基金,为青年科学家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提供支持,将此项费用纳入政府每年的预算体系,为引进和培养青年科学家提供财力保障。最后,建议设立青年科学家节日,与全球青年学院合作邀请全球青年科学家来深圳聚首并开展相关学术交流活动,打造定期举办的青年科学家盛会。

2.设立青年科学家奖项为激励青年科学家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借鉴上海的经验,深圳也要设立自然科学奖,奖励取得优秀成果的深圳市青年科学家。设立于1994年的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主要奖励在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优秀科技成果的本市中青年科学工作者,已经连续举办了十二届。该奖项对青年科学家的激励作用非常显著,获奖者中两院院士的数量达到了 15 人,接近全部 65 位获奖者的 1/4。在 2017年上海地区新增的 13 位两院院士中,有 4 位是牡丹奖获奖者。很多获奖者已成为高校、科研机构的负责人、学科带头人、国家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

深圳设立自然科学成就大奖,应该充分联合民间力量,借鉴国际先进经验,营造支持青年科学家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首先,由政府出一笔资金作为基础,联合华为、中兴通讯、万科等知名企业成立奖励基金;其次,成立由社会各界组成的奖励评选委员会,获奖候选人由专家推荐,评审组评定;再有,制定公平合理的评委专家遴选标准,按照国际标准邀请国际一流科学家进入评委组;最后,邀请腾讯基金会发起设立的“科学探索奖”将颁奖地长期落地在深圳,形成面向全国和面向深圳的两大奖项相互呼应的态势,扩大深圳对青年科学家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3.强化基础研究载体和平台的建设前述分析表明国内外的青年科学家都非常关心研究岗位的稳定性。这主要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基础研究具有耗时长和成果不可预测等特征,科学家担忧研究项目进展到中途因资助停止而终止;二是个人技能锁定的原因,当项目资助停止,科学家缺乏其他工作技能而无力寻找新工作将失去生活来源,这对面临较大家庭压力的青年科学家尤其重要。《自然》杂志社2016年在社交网站发起了一个非正式的调查,问青年科学家面临的最大挑战,有高达65%的人表示,他们因为生活经济压力等考虑过放弃科学研究。因此,引进和培养青年科学家,首先要建设开展基础研究工作的载体和平台,为其提供发挥才干的岗位。深圳加快了研究型大学建设的进度,到2025年将有近20所大学,再加上光明科学城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的建设,将会为科学家提供大批工作岗位。但深圳还需要增加实验室的规划和建设,深圳共6家国家重点实验室,远低于北京(116家)、上海(44家)、广州(20家)。其次,要建立对基础研究平台稳定的投入机制,确保基础研究项目能够顺利完成。一是延长项目资助的期限,尊重基础研究项目长周期的特点,允许申请长达10年或更长时间的研究项目;二是建立一个项目完结后自动在投入上“再补充”的机制,只要同行评价取得显著进展的项目,可以不需要申请自动获得下一阶段的资助。再有,加大对深圳基础研究平台申请国家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深圳基础科研获国家资助较少,高校2018年立项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科研经费占全国比重分别为0.93%和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43项,为北京的1/14、上海的1/8。一要通过项目配套资金的支持调动青年科学家申请国家项目的积极性;二要加强国家项目申报技能的培训和辅导,提高申报成功率。

4.与香港合作引进世界一流科学家相比深圳,香港在吸引世界一流科学家上有一些优势,例如在生活习惯和宗教环境方面更接近西方,来自国外的科学家能在香港较快地适应生活环境。深圳在光明科学城建设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及周边东莞的散裂中子源等大科学装置对世界一流科学家形成了较强的吸引力。深港两地要优势互补,加强合作,共同打造大湾区的全球科研高地。一是建立引进和培养青年科学家的合作机制,对于引进的国外科学家,不管是哪一方引进的,两地都给予开展科研工作的便利性支持。二是允许一地工作的科学家可以在另一地建立科研团队,在制度上保障科研项目经费的异地使用。三是瞄准世界一流科学家,综合深港双方力量着力引进,因为一流科学家不仅自身的成果产出率高,而且对带动青年科学家的成长作用显著。四是强化深港科技合作区对培养和引进青年科学家的支撑作用,引导更多的青年科学家参与到合作区的科研项目中。

5.加大与中科院合作的力度和广度中科院是我国基础研究的引领者,2019年“高被引科学家” 在全球机构中排名第三。深圳自建市以来就一直重视与中科院的合作,但是过去的合作重点在应用研究领域,强调科研成果在深圳的产业化合作,例如早期合作建设的高科技园区。在基础研究方面,深圳与中科院合作的力度和广度都还有待加强。上海张江、北京怀柔和合肥滨湖三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背后都是以中科院的强大力量为支撑的,深圳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就更有必要借助中科院的强大实力。首先要借助中科院的力量建设世界一流的光明科学城,确保各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其次要与中科院合作探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管理的新体制和先进的运行机制,为吸引全球的青年科学家排除制度障碍;再有,借鉴中科院与马普学会合作培养青年科学家的“青年科学家小组模式”经验,与中科院合作培养一批青年科学家;最后,与中科院合作,围绕深圳产业发展关联紧密的几个重点学科建立学术国际网,为青年科学家融入国际学术圈搭建平台。

三、结论

深圳在人才住房、子女教育和科研项目补贴等方面为引进青年科学家做了很多超前的工作,在人才吸引力方面一直处于国内前列。2019年2月23日LinkedIn(领英)中国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与人才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深圳对于国内外高水平人才的吸引力和保留率都居于大湾区前列。青年科学家是人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深圳人才总量中目前的占比还过低。引进和培养青年科学家,除了做好常规的服务外,更需要一些特殊的政策,包括基础研究载体和平台的建设(科研岗位)、基础研究经费的稳定供给(经费保障)、高水平科学家的指导(学术引领)和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社会氛围的塑造(世俗压力)等。为此,深圳要做好引进和培养青年科学家的长远规划,加大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加强与香港的人才合作和加强与中科院的深度合作。

猜你喜欢

深圳科学家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深圳欢乐海岸喜茶LAB店
假如我是科学家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深圳
深圳医改破与立
深圳“去编”激起千层浪
与科学家面对面
当天才遇上科学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