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iteSpace 的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可视化分析

2020-04-16蔡炉明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聚类战略文献

蔡炉明,钟 宇

(1. 贺州学院 旅游与体育健康学院,广西 贺州 542899;2. 鄂州职业大学 组织部,湖北 鄂州 436000)

2017 年10 月18 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当前,农业农村农民发展面临一些问题,影响乡村振兴进程[1]。深入分析农业农村农民发展面临的问题,有助于促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和“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等,能有效促进我国的农业农村农民发展。

现阶段,文献计量分析能有效克服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领域的不足。当前,我国学者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研究相对较少。如陈升和张发栋基于多领域对中国乡村基层治理知识图谱分析,指出乡村治理成为迫切需要攻克的重点领域[2]。李伟对我国农村成人教育研究热点的文献计量进行可视化分析,指出农村成人教育助力乡村振兴[3]。但不足在于一是研究视角较为单一,仅从关键词或共被引文献进行计量分析;二是研究方法局限,运用定性分析方法分析有关文献相对较多。总体上,当前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研究的学者相对较少,进而获得有关的乡村振兴战略研究文献相对较少。

因此,本文运用文献计量方法,通过利用引文网络分析工具CiteSpace 对1993-2018 年乡村振兴战略核心研究文献数据进行计量分析,从关键词共现、文献共被引等方面,全面深入分析乡村振兴战略研究的热点主题及前沿趋势,旨在为新时代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提供理论借鉴和现实参考。

1 研究设计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设计

CiteSpace 是基于Java 编程语言运行环境下的信息可视化分析软件[4]。其中,关键词共现可以较为直观研究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主题之间的关系,且从词频、中心度排序方面分析研究重点和研究热点;关键词聚类包含多组词汇的主题聚类;引文分析不仅可以溯源有重要影响的基础文献,还可探析将来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趋势;聚类关系显示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内容和之间关系。利用CiteSpace 5.4.R4.7z 分析工具,把从中国知网(以下简称为CNKI)数据库中检索到有关乡村振兴战略领域的文献进行作者机构分析和主题关键词共现聚类分析,得到该领域的主要研究作者、重要研究机构、研究热点等,并以分析图谱展示,进而揭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1.2 数据来源

旨为保证研究原始数据的全面性和客观性,笔者利用CNKI 全文数据库作为研究数据,在中国知网中进行高级检索,设定检索条件为“主题=‘乡村振兴’或含‘乡村振兴战略’”,检索出文献数量为17 026 篇(检索日期为2019 年7 月18 日),因2019 年有关文献数据没有囊括全年完整数据,故忽略不计。在剔除无关的征文、会议通知等后,文献来源为核心期刊和CSSCI,共获得1 770 篇有效文献;将有效文献标题、文献来源、文献关键词、文献作者、文献摘要等题录数据,导出Refworks 格式的纯文本文件,做转码处理形成样本数据库。

2 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可视化分析

2.1 研究文献发表趋势分析

根据CNKI 全文数据库导出的有关乡村振兴战略研究的文献数据,得到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发文量的年代状况图,详见表1。

表1 乡村振兴战略研究文献年代分布

由表1 可知,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开始在1993年,发文量为1;2007-2008 年间,乡村振兴战略研究有关文献相对较少,发文量分别为1;2017年,乡村振兴战略研究有关文献数量呈现上升的趋势,发文量为27,说明有关乡村振兴的研究被部分学者重视;2018 年,乡村振兴战略研究有关文献数量较多,发文量为1 001,说明有关乡村振兴的研究引起一些学者的重点关注[5]。这与2017年国家层面提出乡村振兴相契合。总之,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文献数量呈现不断增多的趋势,增幅在不断加大,受到学者的高度重视。

在研究机构方面,一般而言,分布图谱上的节点表示研究机构,机构发文量用节点的大小反映,机构的合作研究状态用节点之间的连线反映[6]。将Node types 设定为作者Institution,利用CiteSpace软件,获得乡村振兴战略研究机构分布图谱(详见图1)。由图1 可知,显示的节点总共是248 个,节点连线137 条,各个有关研究结构的发文数量都在2 次或2 次以上。这显示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领域获得学术团体的广泛和重点关注,但学术团体之间的合作较少,大多是独立研究。总体而言,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之间的合作相对较少,不同区域的联系较少,形成总体分散、局部集中的特点。同时,通过CiteSpace 软件计算出发文量前10 位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的发文量为28,是发文量最高的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发文量分别为26、19、19 和13,这揭示综合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是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领域的主力,形成了具有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2.2 关键词分析

把CNKI 数据库中的文献数据导入CiteSpace进行转换分析,得到乡村振兴战略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详见表2)[7]。其中“乡村治理”“乡村旅游”“城乡融合”“精准扶贫”“振兴战略”等关键词节点体积相对较大,并且处于图谱较为中心的位置。

图1 乡村振兴战略研究机构分布图谱

表2 乡村振兴战略研究文献关键词词频分布

农村职业教育 7 0.33改革开放 7 1.14农民工 7 0.07土地流转 6 0.20中央一号文件 6 0.75乡村发展 6 0.00田园综合体 6 0.07

由表2 可知,在研究主题方面:第一,国内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主要从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战略、振兴战略等方面,其共同关键词包括“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战略”“振兴战略”等。如王国华和朱代琼基于多源流理论深入分析乡村振兴战略政策形成的影响要素及其耦合逻辑,指出政治源流对政策制定的影响尤为明显[8];第二,侧重关注乡村治理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地位和影响,其共同关键词包括“乡村治理”“乡村治理体系”等。如焦石文深入分析乡村振兴视域下的治理转型,指出探索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体制的重要性[9];第三,重点关注乡村旅游对乡村振兴发展的影响,其共同关键词包括“乡村旅游”“旅游发展”等。如银元和李晓琴分析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发展逻辑与路径选择,构建完善的治理体系等[10];第四,侧重关注乡村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其共同关键词包括“乡村文化”“文化发展”“文化自信”等。如戚晓明剖析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文化再造与文化自觉,指出乡村文化是理解乡村社会的切入口[11];第五,侧重关注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相互关系,其共同关键词包括“精准扶贫”“协同推进”等。如管前程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促进乡村振兴背景下精准扶贫发展的对策和建议[12];第六,重点关注城乡融合在乡村振兴中的影响和地位,其共同关键词包括“城乡融合”“农村”“产业融合”“新型职业农民”等。如何仁伟从理论探讨、机理阐释与实现路径等方面,分析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关系[13]。

为深入分析乡村振兴战略的热点主题分布,深化主题共现关系,在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的基础上,依据LLR 算法提取名词性术语对关键词聚类进行命名,选择进行“Clustering”聚类分析,进而得到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主题聚类(详见表3)[14]。这揭示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领域的学术网络聚类结构较为合理,虽然此领域学术网络中的各模块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但也有较高的独立性。同时,这次分析共出现10 个关键词聚类标签,主要包括“乡村重构”“农村改革”“乡村价值”“农业保险”等,这些关键词聚类标签反映当前学者在乡村振兴战略领域的研究重点。

表3 乡村振兴战略关键词聚类

聚类#0(乡村重构)聚焦乡村重构在乡村振兴中的地位和作用。如刘祖云和张诚指出重构乡村共同体,提出乡村振兴的现实路径[15]。龙花楼和屠爽爽基于乡村地域系统的“要素—结构—功能”视角,从理论层面分析乡村重构[16]。聚类#2(农业文化遗产)重点关注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如岳妍和韩锋探讨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保护与发展,旨在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供可供参考的意见建议[17]。王中华指出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视阈下,加快我国农业聚落文化遗产,实现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路径[18]。

聚类#3(乡村价值)主要关注乡村价值在乡村振兴的作用。如曲延春和王海镔,从价值意蕴和当前困局等方面,提出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19]。朱启臻探讨村落价值与乡村治理关系,指出村落价值在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20]。聚类#4(农业保险)主要关注农业保险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如叶朝晖对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存在问题和挑战进行讨论,提出建立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21]。徐婷婷和荣幸分析改革开放40 年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的变迁与创新,提出促进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的发展与创新的建议[22]。

聚类#5(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乡村振兴的影响。如王红英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乡村振兴中的多元价值,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乡村振兴的重要影响[23]。侯玉霞和赵映雪分析基于文化自觉视角下,剖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关系[24]。聚类#6(乡村文化)主要关注乡村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地位。如王宁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视角,深入分析我国乡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发展路径[25]。宋燕金指出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精神指向和力量枢纽,在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26]。

聚类#7(返乡创业)重点关注农民工和大学生返乡创业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如王肖芳从机理与策略等方面,剖析农民工返乡创业集群驱动乡村振兴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27]。王轶和熊文指出优秀劳动力返乡创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28]。聚类#8(特色产业)重点分析特色产业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如郝华勇以中医药产业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为例,深入分析基于特色产业的乡村产业振兴[29]。赵之阳指出以产业融合引领乡村振兴的发展,提高农村产业发展水平[30]。

聚类#9(乡村治理)重点分析乡村治理在乡村振兴的作用。如曹志立和孙德超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下的视角,提出促进乡村治理转型与完善的对策和建议[31]。郑会霞提出构建乡村社会治理体系的意义、困境及对策,建立健全适合我国国情的乡村社会治理体系[32]。

2.3 文献共被引分析

为更深入分析乡村振兴战略研究知识基础和演进脉络,在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关键词聚类的基础上对有关文献进行共被引分析,探究该研究领域的特点和侧重点。将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的文献数据导入CiteSpace 进行转换分析,得到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共被引文献聚类图谱,详见图2。

从图2 可见,该研究领域文献共被引聚类图谱总共有116 个结点,48 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07 2,Q 值为0.957 9(>0.3)。

图2 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共被引文献聚类图谱

在研究文献方面,姜长云从理论、政策和规划等方面,剖析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难点和基点[33]。郑风田从乡村建设、资源要素、农民主体地位等方面,分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注意的几个问题[34]。贺雪峰基于城乡二元结构视野,分析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现实困境[35]。龙花楼和张英男等重点分析土地整治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关系,剖析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土地整治的区域实施路径[36]。刘彦随基于新时代背景下,深入分析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关系[37]。

综上所述,针对现阶段乡村振兴战略领域存在薄弱环节,应从以下几方面做更为全面和客观的剖析:

一是加强有关乡村振兴战略领域学术交流,形成稳定的乡村振兴战略研究群体。应从新领域和新角度对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领域进行深入剖析,提高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内容的关联度。

二是增加有关乡村振兴战略领域研究内容,形成较高水平有关乡村振兴战略领域的研究成果。

三是依据各地的实际情况,重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地域差异性。应充分考虑各地区的乡村实际发展状况,因地制宜,促进乡村振兴战略更加顺利实施。

四是丰富乡村振兴战略研究方法,使得有关定性研究方法(归纳演绎、综合分析等)和定量研究方法(问卷、访谈、实证分析等)相结合,从而提高研究结论的信度和效度。

猜你喜欢

聚类战略文献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战略
基于DBSACN聚类算法的XML文档聚类
战略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基于改进的遗传算法的模糊聚类算法
一种层次初始的聚类个数自适应的聚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