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020-04-15王茜

奇妙博物馆 2020年2期
关键词:闲书三味书屋周家

王茜

百草园

鲁迅故居(周家新台门的边门)

周家新台门

1881年9月25日,鲁迅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周姓人家里。周家做官经商,人丁兴旺,是一个名门望族。鲁迅的祖父周福清出身翰林,做过知县,后来又到北京当了内阁中书。令人羡慕的家世,宽裕的经济条件,构成了鲁迅从出生到13岁这段无忧无虑的童年。

鲁迅幼年居住的这所大宅子又名周家新台门,是周家祖辈在清代嘉庆年问购地兴建的。整座屋宇是江南特有的深宅大院,坐北朝南,有房屋80多间,连后园即“百草园”在内共占地4000多平方米。现在我们看到的鲁迅故居中临街的两扇黑油油的石库台门,原本是周家新台门的边门,是鲁迅平时出入的地方。

台门,是绍兴对一些比较像样的房屋建筑群的称呼,多为士大夫阶层的住宅,一般以姓氏命名。

到了清代光绪、宣统年间,整个周氏家族逐渐衰落。1919年,经族人共同商议,将整座周家新台门连同屋后的百草园一起卖给了东邻的朱姓商户,也就是鲁迅笔下戏称的“朱文公的后人”了。

鲁迅故居内景

房屋易主后,原建筑大部分被拆掉,但鲁迅家居住的地方主要部分有幸得以保存。1953年,有关部门在鲁迅故居的基础上兴建了绍兴鲁迅纪念馆,它是新中国成立后浙江省最早建立的人物类纪念馆。2003年初,为恢复鲁迅故里的传统风貌,与周围环境不协调的陈列厅被拆除,恢复为周家新台门。

如今的鲁迅故里,一条窄窄的青石板路两边,一溜儿粉墙黛瓦,竹丝台门、鲁迅故居、三味书屋、咸亨酒店穿插其间,一条小河从鲁迅故居门前流过,乌篷船在河上晃晃悠悠。鲁迅笔下的故乡被真真切切地还原出来了。

绍兴鲁迅纪念馆

刻着“早”字的书桌

在小学语文课本《从百草園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中,有讲到三味书屋就是鲁迅小时候读书的地方。课文中写道,鲁迅的父亲生了病,鲁迅一边上私塾读书,一边帮着母亲料理家务,几乎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有一天早晨,鲁迅上学迟到了。教书认真的寿镜吾老先生严厉地对他说:“以后要早到!”鲁迅默默地回到座位上,就在那张旧书桌上刻了个“早”字,也把一个坚定的信念深深地刻在自己的心里。如今,那张刻着“早”字的书桌陈列在三味书屋中,它已成为鲁迅少年读书生活的一个重要见证。

三味书屋

鲁迅使用过的课桌椅绍兴鲁迅纪念馆藏

直到13岁之前,鲁迅的读书生活都是非常快乐的。他的祖父周福清在教育儿孙读书这件事上颇有创见。当时的小孩子们启蒙,总是先读“四书五经”,但是,周福清让鲁迅先读历史,从《鉴略》开始,然后是《诗经》,再然后竟然是《西游记》,这些都是小孩子感兴趣的书。这就大大减轻了鲁迅对于读书的畏难情绪。鲁迅的父亲周伯宜是一个从不打孩子的父亲,这在那个年代非常难得。在读书方面,周伯宜同样比较宽容。有一次,鲁迅和弟弟周作人偷偷买回来一本《花经》,被周伯宜发现了。兄弟俩又害怕又绝望,因为这是一本闲书,一般人家都不允许小孩子看。“糟了,这下子肯定要被没收了!”谁料周伯宜拿来翻了几页,就一声不响地还给了他们。这使得兄弟俩喜出望外,从此以后便放心大胆地买闲书看,再不用偷偷摸摸像做贼一样了。

少年鲁迅读过的闲书真不少,《山海经》《封神演义》《西游记》……不但读,还描描画画。鲁迅喜欢用薄薄的“荆川纸”将书中的绣像描画下来。这些闲书给少年鲁迅提供了想象力驰骋的空间。

搬家又搬家

鲁迅,作为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一生为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事业竭尽心力、辗转流离,因此他居住的地方也不断变换。他一生居住的地方主要有4个:绍兴、北京、广州和上海。

北京鲁迅故居

从1881年出生,直到他1912年去北京教育部任职之前的这段时间,除去在外求学的几年,鲁迅主要居住在绍兴的周家新台门。1924年到1926年,鲁迅居住在北京阜成门内宫门口二条19号,这座普通的小四合院是鲁迅1924年春天自己设计改建的。鲁迅在院内挖了口苦水井,种上刺梅、丁香、碧桃等花木,使这座小小的北京四合院有了些南方庭园的景致。

广州鲁迅纪念公园的瀑布广场

上海鲁迅故居

1927年1月,鲁迅来到广州就任中山大学教务主任兼文学系主任,并住进该校大钟樓。同年3月,鲁迅又从大钟楼迁居至白云路西段白云楼西侧的26号2楼。在广州期间,鲁迅编订了《朝花夕拾》《野草》两部杂文集,并一口气创作了30多篇战斗性短文。同年9月,他离开广州,前往上海进行另一场战斗,直至生命最后一刻。有学者认为,鲁迅虽然只在广州做了短暂的停留,然而他的革命思想却是在这儿成熟、夯实的。

鲁迅迁居上海后先住在虹口区横浜路景云里,1933年4月搬至施高塔路大陆新村(现山阴路132弄)9号,这是鲁迅在上海最后的寓所。如今,上海鲁迅故居按照鲁迅生前居住时的情景进行了复原。屋前的小花圃里种着桃树、紫荆、石榴等花木。1楼前问是客厅,沿西墙放有书橱和瞿秋白留赠的书桌。2楼的前问是鲁迅的卧室兼书斋,一幅周海婴(鲁迅之子)出生16天的油画像挂在五斗橱的上端。窗边墙上的日历维持原状: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十月十九日,镜台上的时钟指针停在凌晨5时25分,那是鲁迅逝世的日期和时间。

循着名人生命的轨迹一路探寻,这未尝不是参观故居类博物馆的好办法。但有一点需要说明,我们不该过分崇拜名人,把他们神化。礼敬名人固然必要,但了解他们作为普通人的生活才是我们参观此类博物馆的目的。

猜你喜欢

闲书三味书屋周家
三味书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杵坨
周家生
三味书屋之“三味”
周家生
多元训练 实现读写转化——以部编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仿句为例
中国哲理画
回家读“闲书”吧
葡萄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