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吟诵经典气自华

2020-04-15郑宝珠

教师·上 2020年2期
关键词:古诗词实践小学语文

郑宝珠

摘 要:小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感受我国传统文化,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还可以增强学生美的体验,促进其综合发展。吟诵是一种较为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吟诵,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更深。基于此,文章先阐述了在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中开展吟诵教学的意义,然后分析了开展吟诵教学的方法,主要是因声入境,展开想象;掌握字词,感受韵味;把握规律,培养语感;领悟诗意,体验情感,以期给其他一线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吟诵教学;方法;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12-28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04-0019-02

吟诵,是古人创作古诗词的主要方式,也是现代古诗词教学的基本方式。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大多是翻译一遍古诗词的意思,分析其中个别字词的意思,然后再让学生一起朗读并背诵。这就是整个教学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难以真正理解古诗词所包含的思想与所体现的情感,因而学习效果也不理想。

一、小学古诗词吟诵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古诗词创作中,吟诵是构成审美要素的一个重要因素。小学部编版教材当中的古诗词都是精心挑选的,与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发展水平相符合。这些古诗词中蕴含了大量的优秀文化,而吟诵可以更深入地体会古诗词所包含的美,从而有效提高读者的审美能力。

1.情感美

小学语文部编版当中古诗词都是“精品之作”,或者是怀念故乡,或者是抒发抱负,或者是忠君爱国,而这些与我们的生活有紧密关联。古诗词当中的诗句有的是诗人对某些情感经历的总结,有的是看到一些事物而产生的灵感,正所谓“佳句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但是不管是如何创作的诗句,都饱含诗人大量的情感。而学生通过吟诵,可以走进诗人的世界中,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感受诗词中的情感美。

2.意境美

古诗词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主要是因为诗词的意境足够美,给我们营造了一个美好、充满想象的意境。小学语文教师在古诗词吟诵教学中,可以从诗词的声音着手,通过声调强弱与高低的变化感受作者的情感,体会诗词的意境美。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从古到今,不管是民间百姓所创作的诗词,还是圣贤学者所创作的诗词,有很多都成为经典,流传百世。这些古诗词将我国传统思想与文化呈现出来,解释了儒家、法家等众多思想。如儒家的“利益仁义”,是最基本的道德标准,是对世人为人处世以及言行举止的约束。而小学生在吟诵的过程中,既理解了古诗词的含义,又提升了学生的文化修养。《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古诗词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把握诗词大意,体会诗词情感,还要促进学生阅读个性化的发展。而吟诵则是实现要求的有效方法。学生通过吟诵与诗人对话,感受其情感,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感需要在长期的文化积淀与素养培养中形成。汉语将音、形、义集合在一起,学生通过不断的吟诵,可以深刻感受古诗词的平仄交替,感受古诗词的魅力。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吟诵的时候,对探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吟诵就是让古诗词变得更“透明”,将其所蕴含的情感彻底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学生在吟诵古诗词的时候,不仅可以感受诗词优美的语言,还可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提高其语感。

二、小学古诗词吟诵教学的方法

(一)明确曲调:因声入境,展开想象

1.吟诵曲调的选择

(1)传统吟诵,仿古人之调。在古代私塾教学中,先生和弟子对古诗词都是吟诵,口口相传。但是在现代教育中,吟诵很少出现在课堂上。随着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实施,吟诵被再次提出来。我国一些年老的教育学者,如戴君仁、陈少松等,他们在吟诵的时候所采用的曲调也是古人之调。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认真聆听这些学者吟诵的视频或音频,模仿他们的腔调,慢慢走进古诗词的世界,理解、感悟诗词。

(2)新吟诵,仿今人之调

虽然古人之调的吟诵十分珍贵,但是所存留的声像却十分少,只能靠人们的口口相传,但是在传递的过程中逐渐发生了流失。而在现代教育中,很多学者也创作了新的吟诵曲调,如徐顺健教授吟诵的《爱莲说》《将进酒》,陈琴老师吟诵的《诗经木瓜》,等等。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学习现代学者的吟诵曲调。由于这些曲调与学生的生活相贴近,学生的吟诵兴趣也可以快速调动起来。

2.因声入境,展开想象

所谓因声入境,就是指通过声音引起人们的想象,使得人们因吟诵自然而然地进入作品中,感受古诗词的意境。语文教师开展吟诵教学的时候,既要让学生掌握吟诵的方法,又要让学生通过吟诵理解诗词,感受其韵味。在学生掌握一定的吟诵曲调以后,教师要引导其自主进行吟诵,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古诗词所描述的景物与场景在脑海中构建出来,感受诗人创作诗词的情绪,了解创作的背景,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做到感同身受。

如教授《送元二使安西》一课时,在上课之初,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播放一段吟诵音频,然后教師再吟诵一遍。学生在听完以后感觉十分新奇,因为他们很少接触吟诵,只觉得像唱戏一样,再加上学生的模仿意识与能力比较强,在教师吟诵完以后他们都争先恐后地进行模仿。之后,教师向学生提问:“你们在吟诵这首古诗的过程中,有什么样的感觉?体会到哪些情绪?”接下来,学生闭上眼睛,在听教师吟诵的过程中进行想象,将古诗的画面构建出来。古诗中主要的景物为微雨、客舍、柳树、阳关。感受诗的韵味,体会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落实人文核心素养。

(二)字正腔圆:掌握字词,感受韵味

字正腔圆就是指读音准确,腔调圆润。语文教师在吟诵古诗词的时候,首先,要保证字词的读音准确,掌握字词的前后鼻音与声调;其次,在吟诵的时候有些声腔要拖长,通过腔音,将字饱满地读出来。具体教学步骤如下:

1.吟准音节,吐字清晰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字词的掌握十分重要。因此,语文教师在对古诗词进行吟诵的时候,一定要准确地发音,这样学生对字词的读音也有准确的掌握。教师要尽量避免使用方言吟诵,最好使用普通话,否则会对学生的字词学习造成一定的阻碍,并且也会对普通话的推广造成不良的影响。另外,教师还要做到字正腔圆,将汉字饱满、清晰地读出来,让学生产生更多美的感受。如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一诗中有很多生字词,如恃(shì)、喑(yīn),教师在吟诵的时候一定要将其准确地读出来。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字词的前后鼻音以及多音字,如“重”,这个字既念chóng,又念zhòng,这个时候就要注意在该诗中该字的含义,给学生做出正确的示范。

2.运用腔音,感受韵味

古诗词不仅具有良好的节奏,还十分押韵。也就是说大部分古诗词中每句诗最后一个字词的韵母不是相同就是相似,这样在吟诵的时候会更加有节奏感。韵味就是指读字词的时候,鼻腔与胸腔会互通,有一种荡气回肠的感觉产生。声韵主要有平声韵、入声韵、赏声韵、去声韵,如《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的声韵是去声韵,“黄河入海流”的声韵是平声韵,“欲穷千里目”的声韵是去声韵,“更上一层楼”的声韵是平声韵。在吟诵的时候,要注意语气与声腔,通过声韵与腔音将诗的情感表达出来,感受古诗词的韵味。

(三)明确节奏:把握规律,培养语感

节奏就是指在诗词中出现有规律的长短现象。而吟诵,就是指有节奏地读。因为音节具有不同的音调,所以节奏也各不相同,有长短,有轻重,也有高低。诗人在创作诗词的时候,特别注意节奏。情感不同的诗词在节奏上也各不相同,有的抑扬顿挫,有的轻盈舒缓。因此,在吟诵教学中,教师要有节奏、有停顿地进行范读。古代将四个声调称为平、上、去、入,现代将四个声调称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也就是小学阶段学习的一声、二声、三声、四声。平声为平调,上声为升调,去声为降调,入声为短调。如《石灰吟》第一句“千锤万凿出深山”中,“千”字是升調短音,“锤”字是降调长音,“万”字是降调短音,“凿”字是入声,“出”字是降调短音,“深”字是升调短音,“山”字是升调长音……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学会了如何区分平调、升调、降调、短调,掌握了吟诵的规律,提高了语感。

(四)反复吟诵:领悟诗意,体验情感

在吟诵教学的过程中,反复吟诵至关重要。学生通过多次吟诵,可以将古诗词所描绘的画面想象出来,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感受诗词的韵尾与节奏。另外,通过反复多次的吟诵,学生一方面可以找到古诗词吟诵的基本腔调,另一方面可以感受诗词音节和节奏的抑扬顿挫与铿锵,体会诗词的韵尾,领悟诗词的含意,感受诗人的情感。

如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前四句从表面上来看是对夏天山道夜景的描述,但是其核心表述了今年是个丰收年,其中表达的感情不仅是诗人自身的情感,还有丰收带给人们的幸福。下阕开头,词人就树立了一座峭拔挺峻的奇峰,以加强稳定的音势。在吟诵的过程中,要着重注意“片”和“见”,音调要加重。对此,学生在吟诵前四句诗的时候要舒缓、激动,在吟诵后四句诗的时候要惊喜,将诗人的情感与意图充分表现出来。并且在吟诵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渗透期盼丰收的人文精神,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进一步提高。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要有效地运用吟诵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吟诵感受古诗词的含意、韵味以及作者的情感;另外,通过吟诵教学,赋予诗词新的生命,促进古诗词的传承与发展,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德娴.对小学古诗文吟诵的几点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7(5):36-37.

[2]陈月英.经典浸润心灵智慧点亮人生——浅谈引导小学生古诗文吟诵[J].新课程(上旬刊),2018(10):232-233.

猜你喜欢

古诗词实践小学语文
踏青古诗词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