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考化学备考教学课堂实践探讨

2020-04-15姚泽灵

考试周刊 2020年20期
关键词:教学课堂

摘 要:高中化学学科素养主要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责任与社会责任”这5个维度。高中化学是门总结性较强的科目,高考考的就是学生对本门课程知识的综合理解,因其涉及的知识概念以及方程式较多,没有一套良好的知识体系构建,很难应对高考变化多端的考题。核心素养背景下高考化学备考教学,需要高中化学教师以这5个维度为基础,结合课堂知识,整合梳理,为学生構建一套良好的复习方式,达到为高考冲刺的目的。

关键词:核心素养背景下;高考化学备考;教学课堂

高考是决定学生人生第一阶段的重要指标,化学作为理科主要课程之一,在备考复习中,因涉及知识点众多,学生的备考压力难免加大,高考化学备考教学课堂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对学过的化学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归类、整合、总结。使琐碎的知识点变得系统化、规律化,从而让学生在分析化学问题和运用理论方程式上更加顺手,如此一来,才能够高效备考。因而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考化学备考教学课堂实践上,需要教师对相关备考点熟稔于心,帮助学生找到化学相关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做到对症复习,从而保证备考复习的效率。

一、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考化学备考教学课堂实践探讨

(一)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高考化学备考教学课堂实践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作为化学核心素养的核心,在进行备考教学课堂中,教师要通过“宏观—微观”来形成科学的方法论,从宏观现象出发,从微观角度探析,提高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点的掌握。例如《分子结构与性质》这一章节涉及的就有宏观微观的理念,其考纲要求是:①理解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比较。②理解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判断依据。③了解极性键与非极性键,能根据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来进行解题。④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类型、形成,学会σ键与π键的判断方法,了解配位键的含义。⑤了解范德华力、氢键。为此教师在化学备考教学实践上,可以以考纲要求高考考查重难点来进行课堂实践,从而提高学生高考备考的复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实践试题:①范德华力为akJ·mol-1,化学键为bkJ·mol-1,氢键为ckJ·mol-1,则a、b、c的大小关系是 ()

解题指导:氢键键能、范德华力、化学键之间的比较。

②甲、乙两种化合物都含X、Y两种元素,甲、乙中X元素的百分含量分别为30.4%和25.9%,若已知甲的分子式是XY2,则乙的分子式只能是()

A. XY

B. X2Y

C. X2Y3

D. X2Y5

解题指导:主要考查对分子的极性等知识点的理解。

(二)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高考化学备考教学课堂实践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是化学核心素养中的第二关键点,能从多角度、多动态分析化学反应,应用化学反应原理解决实际问题。高中化学知识点中,涉及的变化平衡思想知识点也比较多,教师在进行实践课堂上,可围绕“变化—平衡”来构建试题。高考对本部分的考查重难点主要以三方面为主:①利用电离平衡进行考查。②化学平衡的重点考查。③化学反应速率。

实践试题:

①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气)+3B(气)2C(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 C的生成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

B. 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 A同时生成3nmol B

C. 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D. A、B、C的分子数比为1∶3∶2

解题指导:通过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但不为0)来进行判断。

②下列说法中,可以证明反应N2+3H22NH3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3v(H2)=2v(NH3)

B. 3v正(H2)=2v逆(NH3)

C. 3v(N2)=v(H2)

D. 2v正(N2)=v逆(NH3)

解题指导:通过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但不为0)来进行判断。

③物质的量之比为2∶3的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并达到平衡。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建立平衡的过程中,N2和H2的物质的量之比始终是2∶3

B. N2的转化率始终为H2转化率的2倍

C. N2的转化率始终为H2转化率的1/2

D. 达到平衡时,平衡体系的总物质的量与起始时的总物质的量之比可为1∶2

解题指导:从化学平衡等知识点来判断。

(三)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高考化学备考教学课堂实践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高考化学备考中非常重要的认知思想,本身高中化学需要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学生通过对图表、模型、图形的识别与整合,从而提取关键信息进行推敲,从而揭示化学的现象和本质。教师在进行实践课堂上,可围绕结构模型及理论知识点来构建试题。高考对本部分的考查重难点主要以三方面为主:①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②化学键与分子结构。③晶体结构与性质。

实践试题:①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Y

(1)写出这几个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X元素的单质与Z、Y所形成的化合物反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3)W、X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为_______<_______。

(4)这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指导: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进行分析。

②下列各组晶体物质中,化学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

①SiO2和SO3 ②晶体硼和HCl ③CO2和SO2 ④晶体硅和金刚石 ⑤晶体氖和晶体氮 ⑥硫黄和碘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③④⑥

D. ①③⑤

解题指导:从分子间不存在化学键判断。

(四)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高考化学备考教学课堂实践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的熟练掌握过程,高考方向:考查学生对常见仪器的使用和基本实验操作的情况。教师可以通过以实验探究的试题来进行出题。

实践试题:①体积相同,浓度不同的盐酸和醋酸与等量镁条反应,测量溶液的pH值。

1mol/L HCl

1mol/L CH3COOH

与镁条反应的现象

剧烈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气泡

反应缓慢,产生少量气泡

溶液的pH

pH=0(小)

pH=2.4(大)

讨论:

(1)镁条和酸的反应的实质是什么?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什么?

(2)影响其反应的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什么?

现象分析:

(1)镁无论是与盐酸还是与醋酸反应,其实质都是与溶液中的________反应。

(2)镁与盐酸反应比镁与醋酸反应剧烈,说明________。

(3)反应剧烈程度的不同,是由于溶液中的________引起的。

pH(盐酸)

解题指导:从电解质的综合知识点分析。

②根据以下图示回答以下实验题。

图1 醋酸亚铬制备

实践问题:

(1)气密性的检查方法_______ 。实验中最困难的步骤是晶体的过滤和洗涤,洗涤产品时,最好选_______ ,写出a、b、c、d仪器名称_______ 。

(2)本实验中锌粒必须过量,原因是_______ 。

(3)在c装置中放入过量锌粒和氯化铬,之后关闭K3,打开K1、K2,发现c装置溶液从绿色慢慢变成亮蓝色,原因是

________。

解题指导:从醋酸亚铬反应的实验综合分析。

(五)科学责任与社会责任的高考化学备考教学课堂实践

科学责任与社会责任主要考查的是资源的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化学观念,安全意识,循环经济,与化学有关的社会话题。因而高中化学教师可围绕这几个方面进行出题。

实践试题:①新版人民币的发行,包括了不少化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印制钞票的油墨主要是采用了氧化铁(Fe3O4)等磁性物质的特殊油墨,它在磁码识读器上有磁性信号反应,藉此可辨识真伪。

B. 它是由多种具有荧光的化合物颜料与高分子树脂连接料、溶剂和助剂复合,再经研磨后得到的油墨。

C. 钞票纸选用的则是棉花、棉短绒和优质针叶木等材质,遇水不易破损。

D. 这种验钞笔中含有碘酒溶液,遇到真钞会呈现蓝黑色。而当其遇到假钞则不会有变色现象发生。

解题指导:主要结合化学知识与社会热点的考查。

二、 结束语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每年的高考命题的方向都在不断变化,这对学生的挑战极大,备考复习把握不好不利于他们后期的高考,核心素养背景下高考化学备考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内容很多,需要教师对高考考点进行研究探讨,预测高考命题的方向,抓住重难点,将其作为备考复习的重点,通过不断训练,提高学生的理解力,提高备考信心和效率,从而为高考冲刺。

参考文献:

[1]宋庆丽,梁林生,黄惠清.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下思维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以硫元素及其化合物片段教学为例[J].明日风尚,2018(17):262.

[2]郑昆明.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三化学复习备考策略[J].高考,2019(5):214.

[3]瞿德明.基于化學学科核心素养的高考真题的使用思考[J].新课程导学,2019(5):3.

[4]姜晓冬.高考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谈高中化学教学初探[J].高考,2019(2):201.

作者简介:姚泽灵,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会宁县第二中学。

本文为2019年白银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新高考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考查的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批准号是:BY[2019]G366。

猜你喜欢

教学课堂
妙用情境教学激活高中数学教学课堂
浅析如何使小学数学课堂充满活力和兴趣
关于提高数学教学课堂有效性的思考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打造高效中职体育课堂研究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构建中学课堂和谐管理的具体办法
试论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
用课堂留白创新语文教学
生活化教学走进职校会计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