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学生手机依赖的心理调控策略

2020-04-15钟映玲

知识文库 2020年3期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心理

钟映玲

在现代科技水平日益提高,人们的经济能力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手机普及率大幅上升,而手机在中学生群体当中的使用率极高,甚至有很多学生出现了手机依赖的心理问题。通过对手机进行恰当的应用,能够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诸多便利,比如丰富学习资料,扩大交际范围,提高交际能力;但是如果对手机进行不恰当利用,甚至是形成严重手机依赖心理的话,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甚至是带来不可逆转的后果,制约学生成长与成才。对此,教师要加大对学生手机心理依赖情况的研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调控中学生手机依赖心理的策略,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手机依赖也可以叫做手机成瘾,指的是个体由于手机使用出现行为失控,身心情况以及社会功能都明显受到损害的一种不良的心理状态。手机依赖并非单纯的依赖手机本身,而是因为反复应用手机诸多功能的异常行为方式,这不仅会让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受到不良影响,还会让学生丧失正确的人生发展与规划方向,甚至让不少学生误入歧途。考虑到手机依赖的严重危害性,作为心理健康课程教师必须增强自觉意识,对中学生进行科学指导与恰当干预,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完整性,帮助学生摆脱手机依赖,通过恰当运用手机来满足自己的生活和学习需要。

1 手機依赖表现及危害

手机依赖是一种不良的心理问题,通常表现为三方面:滥用手机,在不该使用的场合仍旧频繁使用手机;手机已经过多,且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工作与学习;手机无法正常使用或没有携带时,身体会呈现系列不适反应,不良反应涉及到生理以及心理两个方面。在对中学生手机依赖情况进行综合调查,并总结分析手机依赖给中学生带来的危害,得到手机依赖的危害主要表现为:第一,心理危害。手机依赖本身就是一个心理方面的问题,所以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严重危害是毋庸置疑的。中学生过度依赖手机电话与短信,会导致他们本身的人际与沟通互动能力大幅度减弱,甚至不知如何和他人进行面对面交流,出现社交恐惧等不良心理障碍;中学生过度依赖手机网络等渠道获得一定的知识和学习资料,会限制学生自主思维能力的发展,影响中学生自主学习技能的发展,甚至会导致学生无法利用独立思考的方式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第二,生理危害。依赖并且长时间使用手机设备,手机的电磁波和身体机械重复的活动会引发身体不同部位的不适感。手机依赖所导致的心理焦虑、紧张等问题还会引发学生头晕、心悸、失眠等不良症状。第三,学业危害。毫无疑问,中学生当前的主要职责就是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素养和技能技巧,为今后步入社会打好基础。但是对手机的过度依赖会让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进度和学习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导致学生成绩下降,各方面的能力发展受到影响。

2 中学生手机依赖心理调控策略

2.1 构建优良群体氛围,塑造学生独立个性

大量调查结果表明,从众心理的存在是导致学生出现手机依赖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而群体氛围就是影响学生从众行为的一个关键性要素,要让学生更加独立,彻底消除从众心理,不会因为他人的表现而影响自己的独立思考与决断,就必须给学生提供一个团结向上、互帮互助、扬长避短的集体,形成优良的群体氛围,让群体的正确舆论发挥积极导向作用。教师先要引导学生认清手机依赖给自己的身心以及学业带来的危害,然后积极组织和摆脱手机依赖有关的宣传活动和知识讲座活动,提倡文明健康的手机应用观念,指导学生健康应用手机,让手机回归原本的健康功能。教师还要积极倡导整个班级形成科学适度应用手机的良好风尚,克服从众心理的消极影响,消除学生群体当中存在的手机依赖和攀比风气,让学生形成自己的独立个性,不再盲从他人,不再荒废学业和自己的人生。对于班级和学生群体当中显现出来的良好风尚,教师要积极给予鼓励,同时让学生彼此监督,消除手机依赖的生存土壤,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为心理健康课程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保障与必要支持。

2.2 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拓展学生课余生活

不少中学生出现手机依赖心理的原因是课余生活比较单调,没有感受到和谐、丰富的校园文化。于是教师要认清当前学生的实际特征,加大对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力度,发挥自身专业作用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人,主动融入到和谐健康的校园环境当中,体验更加丰富和有意义的课余生活,而不会在手机上耗费过多的时间与精力。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当中,一方面可以组织开展学生喜闻乐见,同时又迎合他们兴趣爱好的文体实践活动,比如校园歌手大赛、美文朗诵比赛、田径运动会、社团活动等,给学生提供展示特长和发挥才华的机会,为学生打造个性化的发展空间,同时满足学生社交需要,促使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可以组织人文讲堂、安全知识竞赛、科技竞赛等带有知识性和教育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对知识与信息的渴求得到满足,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科技素养,从而在学生群体当中形成优良学风和健康风尚。在这样的环境和氛围之下,即使是存在手机依赖症的学生,也会有强烈的意愿参与其中,并在潜移默化当中接受教育与指导,不断纠正不良的手机依赖心理,成为学习的主人和自己人生的主人。

2.3 强化学生人文关怀,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除了要讲好课程,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质量之外,还必须把着眼点和关注点放在学生身上,做好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工作,利用自身专业方面的优势,给予学生针对性和专业化的帮助。中学生的心理不够成熟,还处在青春期阶段,情绪波动较大,特别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以及帮助,也希望找到不良情绪的宣泄口。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这其中发挥的作用就显而易见了,是中学生心理素质发展和人生成长道路上的引导者。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给他们提供一个宣泄情绪和表达情感的突破口,让他们大胆说出自己的苦闷与困惑,帮助他们调控和消除手机依赖心理,学会正确运用手机。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指导时,要善于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合起来,不断提升中学生的思想觉悟,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选取针对性和个性化的心理辅导方法,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2.4 加强教师科学引导,激励学生自我教育

要帮助中学生调控手机依赖心理,获得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除了要有学校的支持和教师的不懈努力之外,还必须有中学生的主动配合与全面参与。首先中学生要在思想观念上进行转变,正确认识手机在生活、学习当中的位置,消除盲目依赖的情况,维持自身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发挥主观能动性。其次,中学生要为自己制定恰当的手机应用规则,除了日常学习、生活必不可少的应用之外,尽可能减少和消除不必要的手机使用,培养坚强的意志力,努力抵制手机诱惑。再次,中学生要积极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主动投入到有益身心的实践活动当中,调整生活与学习重心,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最后,中学生要善于监控自己的行为,如果发现自己的手机依赖过重的话,就要主动寻求心理老师或心理医生的帮助。

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手机依靠其方便携带、无线移动、功能丰富、富有吸引力等特征得到了广大中学生的青睐,也成为中学生学习和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满足了他们的学习、通讯、娱乐等方面的要求。不过纵观中学生的手机应用情况,整体情况是不容乐观的,主要表现为学生的手机依赖度逐年上升。手机依赖实际上是一种心理疾病,是威胁学生身心发展和正常学习、生活的不良心理障碍,所以必须得到教师的重视,通过安排恰当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来指导学生摆脱手机依赖,获得健康积极的心理,让手机为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

(作者单位:惠州市第七中学)

猜你喜欢

中学生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心理小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