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评“抄作业”抄袭背后有利益输送?

2020-04-15仇广宇

中国新闻周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深圳湾利益输送航道

仇广宇

最近,一份名为《深圳湾航道疏浚工程(一期)環评报告》、长达379页的文件彻底火了一把:明明是一份关于深圳项目的环评报告,文中竟然有35处将地名写为了湛江。网友戏称,这是“抄作业连别人的名字都抄上去了”。

3月27日,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官微回应称,将终止上述项目的环评公示,责成原环评单位——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重新组织开展环评。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则回应,报告出现湛江地名的原因是“用了以前完成的报告作为模板”,并称将处理相关责任人。

本应经过层层审核再公示的环评报告居然出现低级错误,不可思议。更不可思议的是,表面看上去是模板抄袭,是科研灌水,但细读环评报告的核心内容会发现,内文中的漏洞更是数不胜数。深圳湾航道疏浚工程,是为了实现“海上看深圳”,让游轮顺利通航,而向深圳湾大桥内侧延伸航线建设的,整体投资过亿元。部分观鸟爱好者、环保机构对该项目表示反对,他们认为,深圳湾沿岸有福田红树林保护区、香港米浦湿地,更有大量候鸟栖息,该项目可能会对深圳湾的生态产生破坏作用。而上述这些生态问题在环评报告中并未认真体现。

微博认证科普作家@三蝶纪指出了这份环评报告中的不少专业问题。比如,文中提到项目所用海区不存在国家重点生态区,但明明周边全是生态保护区红线,最近的地方甚至只相距120米;报告对周边生态环境的评估只有鱼类,没有底栖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另有研究者指出,报告引用的底栖动物数据与之前的研究相差极大。这些都让人高度怀疑,环评单位到底通过什么方式做了调研?

而该项目的环评还不是第一次上马。据《南方都市报》报道,前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林业高级工程师王勇军透露,2019年北大研究生院曾做过该项目的环评,“基本上是把这个项目枪毙了,没想到他们又做了环评”。

此次环评的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同样是“正规军”,还是近60年来取得科研成果近800项,获国家、部委和省市级成果奖260项的“优秀机构”,敢于拿出这样的环评报告也是令人惊诧。

环评报告出问题,该归咎于谁?2019年《环境影响评价法》修改后,环评的责任主体不再是环境机构,而是建设单位,目的就是为了改变部分单位只重视环评审批,不关心环评内容和落实的风气。也就是说在这件事上,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虽然责任不小,但建设机构深圳市航道事务中心才是责任主体。

如今环评报告被退回,除了责成环境机构改正,建设单位的责任人也不能轻易被放过。错漏百出的环评报告能否重做,如何重做,后续结果是否真实,有没有利益输送,这都是未来需要追问和彻查的。抄袭事小,就怕抄袭变成了利益输送的遮羞布。

猜你喜欢

深圳湾利益输送航道
《航道养护管理规定》解读
深圳湾体育中心
2019年广东省航道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
长江九江段海轮航线于4月1日起开放
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中盈余管理问题的实证研究
鼎华商业股份应收账款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