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省初中生标点符号使用调查研究

2020-04-15陶科序惠静海钟舒婷

知识文库 2020年3期
关键词:引号标点符号用法

陶科序 惠静海 钟舒婷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用来表示停顿、语气,或用来强调字、词语、句子以及标明它们的性质、作用、相互之间的关系,在文章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了解学生的标点符号使用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1 测试及访谈的设计与实施

本次测试从江苏省靖江外国语学校初中部43个班中随机抽取了三个班,每个年级各一个班,其中七年级62人,八年级53人,九年级60人,共计175名学生。每个班的学生素质在年级中处于平均水平,男女比例维持在5:5,具有普遍性,增强了测试的客观性以及测试结果的可借鉴性。

笔者共口头采访了三位教师,都有教授七年级、八年级和九年级的经历,对整个初中的教学都比较熟悉。通过这三位老师,能获得比较全面的标点符号的教学现状,能从他们的回答中了解教学的不足之处,从而对症下药。

测试卷一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标题、基本信息和测试内容。此次测试采用不记名的方式,基本信息仅用来统计年级。测试卷共分为12题,主要考察逗号、顿号、问号、引号、冒号和书名号的用法。测试卷中的每个题目不是仅为了考察某个单一的标点符号,其中也会涉及到其他的标点,只是重点考察此标点。

访谈一共设计了六个问题,六个问题均是围绕标点符号的教学情况展开的。访谈问题涉及了标点符号教学的开始时间、在教学过程中所占的比重、在最后升学考察中所占分值以及对作文中出现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态度等方面。因为现在的教育很大程度上还只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所教的内容都是为考试做准备,所以访谈中也涉及了标点符号在考试中所处的地位等情况。通过这几个简短的问题,也能涵盖有关标点符号教学现状以及标点符号在教学中所处位置的基本信息,对分析问卷,提出建议都有巨大的帮助。

2 调查情况分析

本次测试共发放了175份测试小卷,共回收有效问卷175份,包括七年级62份,八年级53份,九年级60份。根据问卷填写情况,笔者仔细分析学生的错误,将学生错误原因总结如下。

2.1 学生对句子的理解不准确

因为问卷是以让学生填标点符号的形式出现的,学生填对标点的基础是要正确断句,对句子的停顿把握不正确就会导致错误,这又增加了对学生的要求。例如测试第2题:“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厂长严肃地说。学生只将第一个小分句理解为厂长说的话,将引号提前,却忽视了这是一个倒装句,后面的“同志们”也是厂长所说的内容。学生断句能力的强弱对这道题目的正确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这种情况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接触语料的增多而逐渐改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透过文章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内部情感,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感。更重要的是,教学中,所有目标要齐头并进,不可顾此失彼。

2.2 学生没有掌握使用方法

书名号作为学生较为熟悉的标点符号,使用规则也简单易懂,本应该掌握得比较扎实,但结果却并非如此。在平常的练习中,需要使用书名号的均是学生很熟悉的作品名称,如《红楼梦》《骆驼祥子》《狂人日记》等等,这些著作是学生耳熟能详的,自然知道该用书名号。但是这份问卷第12题:他从报上看到某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文化》编委会联合主办“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的招生启事,立刻写信去报名。《中国文化》这个杂志是学生从来没有听到过的,尽管后面有“编委会”作为提示,但学生短时间内仍然没有反应过来。因此,出现了书名号的漏加现象。这一情况也提醒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将学生原本就熟悉的知识反复呈现,还要经常变通,不可以只是单纯地教授特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他们方法,明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要防止思维定势的情况出现,要找出不同练习之间微妙的差别,做出正确的判断。

2.3 学生的课外练习较为单一

引号的整体答题情况不令人满意,通过分析数据和例题,笔者发现这样的情况:在用引号表示所引用的话或者他人所说的话时,同学们对这种类型的题目判断比较正确,能获得比较高的正确率。在引号表强调和表特定称谓这两种用法上,学生们的掌握情况十分糟糕。和上一种用法相比,这两种用法不太常見,学生们在平时的练习、写作中都不常用,所以正确率自然会低一点。将这三种用法对比,我们便能发现,只要是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使用到的,学生的掌握情况总是比不常见、不常用的情况可观。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们要能够提前预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难点、易错点,在教学过程中就要突出这些难点和易错点,不断地提醒学生注意,加强学生在这些方面的练习,就能熟能生巧,极大地降低错误率了。

2.4 教师的教学未循序渐进

关于标点符号的使用问题,除了以上与学生层面有关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教师层面的原因不容忽视。根据学校所印发的标点符号专项练习讲义,笔者发现,学校老师在讲引号的用法时,关注点不在引号本身的用法上,而是在引号与其他点号连用时的位置上。虽然这一用法是引号使用时的难点所在,教师多加强这方面的练习自然是正确的,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的安排不能只侧重于一点,而应当面面俱到。教学过程要循序渐进,要在打下坚实的基础上再进行提高,不能揠苗助长。

3 对中学标点符号教学的建议

根据对教师的访谈,笔者了解到,在升学考试中,标点符号的考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只有2分,所占比重非常小。尽管如此,教师会特地编写教案,用2-3个课时去讲解教案,让学生掌握用法,并编写相关的练习进行巩固。可见,虽然在考试中,标点符号的考察所占比重非常小,但教师也会用心地去教授,力求让学生掌握熟练。

3.1 教学语言要准确无歧义

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因措辞不当而产生歧义,让学生的理解出现偏差,这也是导致学生掌握情况不令人满意的一个重要原因。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时,要注意用词准确无歧义,表达清晰明了,让学生能直截了当地明白教师所要表达的意思。如果学生刚开始就接触到错误的知识,就容易产生思维定式,错误就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并且想要纠正也十分困难。因此,在教授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语句的表达,不能一味地自顾自地讲授,也要关注学生的反馈,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教学,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消化、输出知识。课后要及时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作业,作业的难度要与学生的水平相当,也可以考虑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布置比学生原有水平难度略高一点的作业,不断提高学生能力水平。教师也要根据学生作业反馈,进行强化训练,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牢固地掌握知识。

3.2 教学方法要明晰

有的时候,教师也从基础用法讲起,也注意自己的表达,学生也听懂了,遇到一些题目时也能做对,但当改变另一种提问方式或题目中所提到的内容学生不太熟悉时,就容易发生错误。因此,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时,不能仅仅局限于知识本身,而要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这样以后遇到其他问题也能够判断正确。同时,在设置课后练习时,要注意练习类型的多样化,内容要贴合所讲知识,能让学生及时得到巩固强化。在收到学生的反馈后,要根据反馈情况调整教学方法,逐渐摸索出既适合教师又适合学生的方法,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状态。

3.3 标点符号教学要循序渐进

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忽略了标点符号本身的用法规则,直接将此标点符号与别的标点符号的用法相比较,有点本末倒置了。例如上文中提到的引号的用法。教案没有写明引号的基本用法,而是直接区分它在与别的标点连用时,该如何使用。学生在学习时,没有掌握引号本身的用法规则,就进行更高难度的区分,是很容易出现差错的。因此,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应当要循序渐进,注意学生的认知水平,将基础知识掌握扎实,进而教授较难的知识。

基金项目:苏州大学大学生课外学术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KY2019188B。

猜你喜欢

引号标点符号用法
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的争吵
“how many和how much”的用法知多少
“咕咚”为什么加引号?
标点符号们的争吵
特殊用法
白噪音的三种用法
标点符号的来历
点击“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
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