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探索

2020-04-15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会展双创专业

金 晗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商务系,广东 广州 510507)

一、研究背景

自2014年9月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势态以来,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国务院常务会议和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等场合中频频阐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关键词。

2018年9月18日,国务院下发《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第四点“持续推进创业带动就业能力升级”,第十一条指出“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在全国高校推广创业导师制,把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课程纳入高校必修课体系,允许大学生用创业成果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支持高校、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深化产教融合,引入企业开展生产性实习实训。”第五点“深入推动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升级”,第十七条指出“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创新创业深度融合。健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机制,鼓励科研人员面向企业开展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等,促进科技创新与创业深度融合。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共同建立概念验证、孵化育成等面向基础研究成果转化的服务平台。”

为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号召,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各大高等院校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开展创新创业教学研究。创新创业教育已经上升到了国家重要战略层面,与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联系在一起,其研究受到专家学者的普遍重视。

二、双创教育在高职院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创新创业与实践教学脱节

在国务院发布双创教育改革意见后,高职院校纷纷开设创新创业相关课程,甚至开设创新创业学院。但是大多数的双创课程是由院校不分专业统一开设或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部分院校则以双创讲座的形式替代双创课程,这些形式仅停留在培养学生的双创意识,却很难真正帮助到学生去实地创新,更别说创业。双创课程与专业教育脱节,并没有融入到人才培养目标中去。

其次,在高职院校开设的双创课程、双创讲座中,多数以课堂讲授、智能训练为主,实践教学偏少,甚至为零[1]。院校组织学生参加的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也主要以专业竞赛的方式为主,鲜有进一步孵化、落地的项目。创新创业与实践教学严重脱节,并没有达到国务院双创教育改革意见中“双创课程与专业教育进行有机融合”的要求。

(二) 创新创业师资队伍薄弱

创新创业课程比一般的专业课程对任课教师的要求更高,它要求任课老师既具备涵盖生产、运营、营销、财务等学科的理论知识,又拥有丰富的创业实践经验。

而目前高职院校开设的双创课程大多由就业指导部门、学生工作部门及行政管理部门的人员兼任,无论在理论知识还是创业实践经验方面,都很难满足双创课程的教学要求。另一方面,即使在专任教师队伍中也缺乏能够胜任创新创业的优秀教师[2]。高职院校的专任教师队伍中多数是从高校到高校,缺乏企业实践经验的理论型教学工作者,而任教后繁重的授课任务也少有集中的时间参与到企业的挂职锻炼中去[3]。因此,专任教师虽有较强的理论知识,但缺乏创业实践经验,对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也很难形成有效的指导。

(三) 创新创业实践场所限制

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是一个实操性很强的专业,实训对于学生而言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建立与时俱进的会展实践场所对于会展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基本保证和孵化平台。而目前的状况是:虽然高职院校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都建有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但硬件设施和人员设备都缺乏持续投入和更新,使得课堂实践教学缺乏系统性、过于固化,难以支撑创新创业项目[4]。其次,目前各职业院校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校内实践场所数量有限、形式单一,不但不能满足课时量的安排,也不能满足各科实践需求。尤其是操作性项目,由于实践场所的限制只能分大组完成,导致学生的动手实操能力培养不足。另外,校内实践场所仍以高校自身投入和维护为主,缺乏企业、行业资源的融入和支持,存在教师操作技术不过硬、校企合作难以开展的现象。

(四) 学生创新创业实战不足

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创业实战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缺乏创新创业实战动力。创新创业教法仍以传统的讲授为主,教师单向灌输,学生照单接受,放松对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缺乏探索性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实战动力。其次,缺乏创新创业实战意识。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仍停留在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缺乏实施和落地的想法,创新创业项目也因此缺乏长远的规划和技术支撑。再次,缺乏创新创业实战项目。课堂中的实践项目多数由教师指定,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却脱离实际工作,缺乏专业能力导向和系统引导,导致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差,在实际创新创业过程中无从下手,遇到问题不知所措,落后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要求。最后,缺乏创新创业实战能力。由于知识结构和专业水平的限制,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停留在传统项目和低技术含量领域,创新创业成果主要以策划案和效果图为主[5]。

三、基于双创能力培养的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一) 资源整合,搭建创新实践平台

1.完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面向区域产业经济发展需求,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要求,“学校—企业—学生”三主体深度融合,“知识—能力—素养”三目标协同发展,“训练—实践—竞赛—项目”四层次梯级提升,统筹管理校内实践教学设施与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实现整体实训活动齐头并进、有效协作,构建和完善会展专业人才创新实践教学体系[6],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见图1)。

2.强化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高职院校无论专业课程还是双创课程仍以校内课堂教学为主,因此要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实践教学就要求高校强化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实践教学营造真实的企业岗位情境,培养学生的实操技能,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以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为例,展馆设计与布置实训室的建设,可以让大一学生在没有走出校园走进展馆的情况下,更加直观地了解标准展位的组件构成、功能划分、设计搭建,并能利用标准展位进行实地的设计、布置。会议综合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以让学生根据不同的需求、不同的规模布置各种类型的会议现场、摆放会议用品、模拟会议议程、规范实操技能、养成工作能力,在实践中加深对项目的把控和理解。平面设计工坊,承担各类宣传海报的设计与制作、实训室展示设计与布置、各类大赛展板设计与制作等工作,并在校内外提供会展软硬件的租借服务,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图1 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 协同共育,遴选创业实践导师

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师资建设仍应以现有的在职专业教师队伍为主,在此基础上兼顾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形成了教师资源的校内循环和校外循环的良性互动,确保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1.提升高校教师创业实践能力

教师专业教学能力和创业实践能力的提升不仅是办好每一个专业的根本,也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关键。高职院校应将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作为长期的工作。第一,对双创课程任课教师进行培训、外派学习、开放课示范教学,通过多种方式提高教师创新创业能力,改变教师的传统思维习惯和教学模式。第二,选派专业教师去相关企业挂职,参与一线工作,学习企业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理念,丰富实践经验,提升业务能力[7]。第三,从政策上支持和鼓励教师与企业合作,开展横向课题的研究,将实践经验升华至理论高度,提升实践指导能力。

2.引进企业专家担任创业导师

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教师队伍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解决当前双创课程师资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聘请企业专家、技术骨干担任创业导师。第一,聘请企业专家、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或与教师共讲一门课,以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为例,将《展馆设计与布置》这门课程交由会展设计公司的设计师来担任,一方面参与课程开发、课程教学,将当下的新技术和新理念引入课堂,另一方面将项目带进课堂,实现项目来源全真、学习素材全真、展示设计全真,不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二,开展专家讲堂,不定期邀请企业专家、技术骨干、创业校友以讲座、现场连线、案例分享的形式,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企业运营模式,通过职业引导和岗位感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学生更快适应会展企业。

(三) 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践基地

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共建校外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实践平台,充分发挥平台建设的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开展专业见习、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学生参与项目的能力,增强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提升就业创业的整体核心竞争力。以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按照巩固、拓展、新建、多元化建设理念,建成一个依托广东会展企业、广东省会展行业协会等面向广东区域经济和区域产业,拥有多项功能的校企合作综合性实习基地群,承担学生实践教学、顶岗实习、订单培养、教师挂职及顶岗实践任务。对于刚刚接触专业学习的大一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参加会议、参观展览、参与节事活动,对于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产生感性认识和初步了解;继而安排参观会展企业,由企业专家介绍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增强岗位认知和职业认同,为后续的专业学习引桥铺路。对于有一定专业认识的大二学生,在全面开展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安排前往校外实践基地顶岗实习,了解企业运营流程、管理模式以及技术特点,实现岗位任务与专业理论的对接和过渡,帮助学生建立基于工作流程的专业知识体系。对于面临就业和创业的大三学生,在完成所有专业课程学习后由校外实践基地统一安排前往实习企业完成较长时间的现场工作,全面熟悉会展行业和企业的专业设施和工作流程,积累独立工作的经验和能力。

在共建校外实践基地的过程中,要保证校外实践基地的数量及稳定性,健全校外实践基地管理机制,加强制度建设和质量监控,并将校外实践基地努力打造成能够实体运作的创新创业孵化中心。

(四) 以赛代训,转化实践教学成果

以赛代训的实践教学模式,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还能将实践教学成果转化、落地。以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为例,在会展策划类大赛的备赛过程中,比如当学生在选择展馆时遇到困难,就引导学生去查阅展馆信息,如展馆规模、租用费用、档期安排、展区分布等,进行筛选比较,最终确定展馆;在会展设计类大赛的备赛过程中,比如当学生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瓶颈,可以引导学生参考借鉴类似案例,或邀请会展企业设计师加以指导。因此在备赛训练的过程中,学生会更主动、更有效的去巩固和扩展专业知识,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更快的融入会展行业。另外,参赛的项目方案或设计方案,通过各级各类专业大赛以及“挑战杯”、“互联网+”等创新创业大赛的平台[8],不仅能够有效转化课堂教学成果,也为创新创业方案的落地提供了发展空间[9]。

(五) 实战演练,孵化创新创业项目

1.举办校园自办展

将工作流程引入教学环节,将真实工作现场与教学情境相融合,依托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支持并指导学生在校园甚至更大的范围举办自办展,让学生体验办展全流程,形成系统性的岗位认知,最大限度挖掘激发了学生潜能。以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为例,鼓励学生将专业理论知识与操作实践相结合,通过“一年双展”的形式举办“营销嘉年华”和“系列文化展”,从文化和创业两方面提高同学们对传承弘扬优秀文化和创新创业的认知性、主动性,培养其创新创造能力。“一年双展”项目作为专业实践教学的重头戏,由会展专业学生承办,以一学期一展会的形式展开,上学期开展系列文化展,下学期开展营销嘉年华,实践活动从组织策划、展品征集、LOGO与海报设计、资金筹措、新闻发布、招商招展招观、展台设计与布置、开幕式、现场服务、展品评奖、展后评估等各项工作,都完全参照专业展会实际操作流程运作。其中营销嘉年华是由历届的小商品展销会随着规模扩大及形式更加多样、更具创新而进化而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营销嘉年华如火如荼进行,颇受大学生欢迎,既提供了创业机遇,也给予了学生实践的好平台。系列文化展则秉承弘扬优秀文化为宗旨,为全体师生提供精神粮食。自办展实践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消化专业知识,并达到融会贯通,使学生形成理论到实践,知识到能力到素质的提高。

2.创办会展工作室

在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基础上,辅导优秀毕业生创业,创办会展工作室,提供一个在实践中体验、探究、交流、创新、创业的平台,系统地认识自身技能价值,探知社会市场环境,尝试挖掘实际用户需求,培养学生成为会业务、懂设计、能搭建的会展人,并有准备、有计划地投入到创业过程中去[10]。以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整合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中的展馆设计与布置实训室、会议模拟实训室、平面设计工坊,组织会展专业学生尝试成立会展服务工作室,在校内外提供会展软硬件的租借服务,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目前,会展工作室承担各类宣传海报的设计与制作、实训室展示设计与布置、各类大赛展板设计与制作等工作。另外,工作室还可以承接企业实际项目和教师科研项目,由专业教师或企业专家担任项目总监,学生作为项目执行,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科研能力、交流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会展双创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会展列名
会展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