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参数、多序列MR 成像在前列腺中央腺体良恶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2020-04-15李学军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7期
关键词:腺体前列腺癌良性

李学军,蔡 玉,崔 平

(北京丰台医院放射科 北京 100071)

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是中老年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疾患。目前MRI 检查是前列腺疾病的主要检查手段之一。75%的前列腺癌发生于外周带[1],少部分前列腺癌发生在中央腺体。良性前列腺增生好发在中央腺体,部分增生结节的MR 影像特征与发生在中央腺体的前列腺癌相似,为影像诊断带来困扰。本文以此展开课题分析,通过对我院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20 例)与中央腺体前列腺癌(15例)患者影像学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对多参数、多序列MR 成像对于中央腺体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的诊断意义进行评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择2017 年5 月至2019 年7 月期间于我院进行MRI 检查并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确诊的35 例男性前列腺中央腺体癌及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其中前列腺癌患者15 例(部分患者合并前列腺增生),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20 例,其年龄为59 ~81 岁,平均年龄为(71.32±12.06)岁,35 例病例均有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进行确诊。

1.2 检查方法及图像分析

采用美国GE 公司Signa1.5T MR 扫描仪对患者进行MRI 检查。配备腹部相控阵8 通道线圈,检查前患者需多饮水,充盈膀胱,检查时采取仰卧位。扫描序列包括横断位T1WI、T2WI、T2 压脂序列、DWI 及矢状位T2WI。DWI 序列完成扫描后利用系统处理软件生成ADC 图像。动态增强检查在T1W1 轴位进行MR 动态增强成像扫描,扫描序列为LAVA,扫描层厚度为2mm。为进行对比,在患者注射对比剂前先扫描一次,在注射后扫描5 期。

所获得图像由3 名影像科资深医师进行分析,得到影像诊断结果,然后将病理检查结果作为诊断标准对影像诊断结果进行分析、评估。

1.3 观察项目及判断标准

T1WI 可显示出前列腺的形态、边缘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T2WI 可清晰的显示出前列腺外周带、中央腺体的结构。因此本研究主要以T2WI、DWI、动态增强图像视为主要观察对象。T2WI 序列:中央腺体边缘清晰、有包膜的结节视为良性;边缘模糊、不规则的低信号结节视为恶性指征。DWI 序列:病灶信号高于周围腺体,且ADC 值减低视为恶性。动态增强扫描:根据增强信号-时间表现分为流入型、平台型、流出型。流入型提示正常腺体组织或良性增生腺体组织,平台型提示可疑恶性,流出型提示恶性病变可能大[2]。

以病理诊断结果为参照,比较常规T2WI、DWI、动态增强扫描联合应用对前列腺中央腺体病变性质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灵敏度=真恶性/(真恶性+假良性)×100%,特异度=真良性/(真良性+假恶性)×100%,准确率=(真恶性+真良性)/总例数×100%。

2 结果

T2WI+DWI、2WI+DWI+动态增强扫描对前列腺中央腺体病变良恶性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明显高于单纯常规序列检查(表2)。

表1 常规T2WI、T2WI+DWI、T2WI+DWI+动态增强扫描对前列腺中央腺体病变性质的诊断结果分析(n)

表2 常规T2WI、T2WI+DWI、T2WI+DWI+DCE 对前列腺中央腺体病变性质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比较(n,%)

3 讨论

3.1 T2WI 在前列腺中央腺体良恶性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前列腺腺体包括外周带、中央带、移行带及尿道周围区。中央带、移行带及尿道周围带统称为移行带或中央腺体。正常前列腺外周带因含腺体组织较多在T2WI 呈较均匀的高信号,出现前列腺癌时,典型的病灶在T2WI 上呈现明显的局限性低信号[2]。因此T2WI 对于外周带癌的检出具有一定的价值。良性前列腺增生主要表现为移行带的前列腺基质及上皮细胞的增生。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结节在T2WI 可呈高信号、等信号、低信号。高信号是因为增生结节富含充满分泌液的腺体,与前列腺癌可明显鉴别诊断。基质较多的前列腺增生结节因为其内含有纤维及肌肉组织可在T2WI 表现为等信号、低信号,在磁共振成像T2WI 往往与移行区前列腺癌信号难以鉴别。前列腺癌的低信号较均匀、边缘不规整、可侵犯尿道等特征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3]。前列腺增生结节多表现为不均匀肿瘤样结节边缘清晰,周围伴有低信号包膜。

本研究结果显示,单纯依据T2WI 前列腺增生病例较易诊断,部分前列腺癌病例会被误诊,且这部分病例多合并前列腺增生。因为当前列腺增生症合并前列腺癌时,部分低信号前列腺增生结节与前列腺癌信号变化相似,会将肿瘤信号掩盖。值得引起高度重视的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逐渐加重,前列腺增生症合并前列腺癌的患者数量正在呈上升趋势。

3.2 DWI 序列在中央腺体良恶性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扩散加权成像(DWI)可以间接反映组织细胞内微观结构的变化。水分子扩散受限制的程度决定了信号增高的程度,表面扩散系数(ADC)是反映水分子扩散运动的定量参数,值越小,说明水分子扩散运动受限制程度越高。研究表明前列腺DWI 成像作为T2WI 的有力补充能提高前列腺病变诊断的准确性[4]。ADC 值的大小在前列腺中央腺体癌与前列腺良性增生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

本研究结果显示,T2WI 联合DWI 影像,对于鉴别中央腺体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有明显优势。特别是前列腺中央带增生合并小癌灶时,T2WI 较难检出病灶,DWI 序列的作用尤为明显。但部分前列腺增生病例也会存在DWI 信号轻度增高、ADC 值减低现象,部分良、恶性病灶ADC 值存在一定的重叠部分,主要存在于间质型前列腺增生与低度恶性前列腺癌之间。

3.3 动态增强扫描对中央腺体良恶性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目前动态增强扫描对于肿瘤的良恶性诊断已有很多文献报道。普遍认为前列腺癌相对于正常组织的强化特点是早期强化、廓清迅速。但是,正常前列腺中央腺体较周围带强化明显。中央腺体的增生结节可表现为上升型或平台型强化,部分中央腺体前列腺癌的强化也呈平台型,给我们的影像诊断带来困扰。部分前列腺癌表现出延迟期信号略低于周围腺体组织,有一定诊断价值。

综上所述,发生在中央腺体的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的早期MR 诊断仍存在一定困难。尤其是前列腺癌合并前列腺增生的病例。T2WI 与DWI、动态增强扫描的影像综合分析,可明显提高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另外,MR影像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肿瘤标记物检查,并相互印证,也是非常重要的。

猜你喜欢

腺体前列腺癌良性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尿液检测可能会发现侵袭性前列腺癌
基于深度学习的腺体病理图像分割
基于nnU-Net的乳腺DCE-MR图像中乳房和腺体自动分割
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筛选并验证前列腺癌诊断或预后标志物
良性胆肠吻合口狭窄球囊扩张与再手术治疗的疗效比较
Bp-MRI灰度直方图在鉴别移行带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中的应用价值
经会阴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春蚕吐丝
胃黏膜活检病理与临床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