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非遗保护模式研究
2020-04-14胡庆瑞刘文
胡庆瑞 刘文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逐步成为世界的焦点。在此环境下,保护非遗、传承非遗成了文化工作者的主要任务。越来越多的文化工作者在研究非遗文化的基础上,运用了现代科技,将非遗文化进行归纳整理,进一步宣传非遗文化并使其融入人们的生活。这对嘉兴蚕桑非遗的保护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嘉兴是中国蚕桑的主要发源地,蚕桑文化是蚕乡特有的文化,它们记录着过去蚕农们的生活习俗,这对于历史研究、考古工作都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非遗保护;嘉兴蚕桑;创新模式;非遗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下,这些非遗文化逐渐被提炼,更具有传承的意义。嘉兴的蚕桑非遗文化是极具特色的地方名片,它不仅体现了物质上的文化特性,还体现了精神上的文化特性。
一、非遗的特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将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并且是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表现了该地区的民族色彩和地方特色。其产生与该民族的生活习俗、民间信仰及气候环境等有着较大的联系,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简称“非遗”。
(一)民族性
非遗文化是一个地域的代表,它们通常会以当地语言或者符号来表达,是该民族人们在劳作中即兴产生并口口相传而形成的。例如有关嘉兴蚕桑文化的蚕歌、蚕桑劳作方式等,同时,民族生活所在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结构以及文化传承方式等都是产生和影响当地非遗文化的重要因素。非遗文化的传承与运用也基本是在本民族中进行,他们会通过文化教育、商品交换以及物质传播等来传承、发展本民族的非遗文化。
(二)寓意性
非遗文化往往具有一定寓意,人们常通过非遗文化来托物寓意。同时,非遗的文化创作种类也是丰富多样的,通常是通过口头传播的形式来表达人们内心的想法,例如蚕歌的传唱等。此外,也可在经济生产中对非遗文化进行归类、概括、描述,从而形成代代相传的技巧及方法,蚕桑文化中的一些蚕桑养殖技术就是这样被传承下来的,蚕农们按照祖辈流传下来的经验及方法进行蚕桑养殖。在蚕歌中,对蚕神的崇拜体现出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
(三)历史性
文化是人类文明的象征,非遗文化则是人类历史的沉淀。在非遗文化中,我们可以看到过去人们对待事物的方式,同时,人类科技的发展也在其中有所体现。时代不同,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有所不同,非遗文化所展现的过去人们的生活是历史工作研究者们的珍贵史料,它使我们的历史有迹可循,也能使我们了解事物的发展。
(四)传承性
民族文化传承中最为突出的莫过于非遗文化的传承。例如嘉兴的蚕桑文化,人们会对其进行宣传发展,并将其运用在各个方面。例如由蚕桑文化发展来的耕读精神、将蚕桑文化运用于丝绸产业以及在休闲时传唱的嘉兴蚕歌。
二、嘉兴蚕桑非遗保护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一)必要性
蚕桑文化无疑是嘉兴的代名词。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盲目追求经济效益,社会变迁的加速使社会结构发生巨大改变,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国际上,文化输出也成了国家发展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带来的不仅是经济效益,也带来了国外文化的输入和国内传统文化失传的隐患。因此,重视传统文化、非遗文化是提高国家文化自信的重要方式,只有认同本民族的文化,才能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并将其进一步发展,使本民族文化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推崇,这不仅能增强本民族的文化基础,同时也不会使其失去本真。对嘉兴蚕桑非遗文化的保护也会深化嘉兴文化的底蕴和符号性。
(二)合理性
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非遗文化的发展需要人们的传承和保护,对于嘉兴蚕桑文化,人们保护的是蚕农们智慧的结晶,具有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也是人们追溯蠶乡本源的重要途径。在如今社会的教育中,有关蚕桑文化的宣传与教育是非常欠缺的,导致这一代的青年人大部分都不了解蚕桑文化,也没有一定的非遗文化知识,缺少对本土文化内涵的认知。
三、嘉兴蚕桑非遗保护的主要模式及建议
如今,嘉兴蚕桑非遗保护主要通过整理归纳文献完成。政府颁布的相关文件例如《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等,也有利于蚕桑文化的保护。此外,通过科学技术的支持,蚕桑非遗文化也被网络收录和整理,人们可以利用科技来查取信息,也能更加方便快捷地获取资料。通过影视摄像来提高嘉兴蚕桑非遗文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存在感,激起人们学习蚕桑文化的兴趣。还有以口口相传、实践体验等方式传承嘉兴蚕桑文化。
对于嘉兴蚕桑非遗文化,可采用现代科技与交互系统来保护。例如可以利用AR增强现实、VR全景交互技术来提高人们对嘉兴蚕桑文化的体验感。同时也可以采用AI智能、3D打印技术等科学技术来传播嘉兴蚕桑非遗文化。运用全息投影、三维动画及虚拟现实等技术,不仅能让人们沉浸式地感受非遗文化,还能吸引人们主动学习。科技的推动能够实现非遗文化多维度的展示,实现资源共享,同时也能融入当今社会的多元文化,从而创新非遗文化的保护模式,进一步发展非遗文化。
基金项目
2020年度嘉兴学院大学生SRT创新训练项目(CD8517201084)
作者简介
胡庆瑞,1999年生,女,浙江绍兴人,本科生,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
刘文,1976年生,女,吉林通化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服饰文化研究及设计。
参考文献
[1]杜思慧.内外合力:科技和文化相结合的非遗保护模式院[J].文化产业,2020(12):70-73.
[2]潘桂秀.嘉兴蚕桑民俗文化及其形成渊源[J].青年文学家,2015(18):172-173.
[3]刘文,凌冬梅.嘉兴蚕桑史[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3.
[4]周艳,燕朝西.论中国非遗知识产权保护模式的构建[J].技术与市场,2012(11):106-107.
[5]齐莹.非遗传承与创新:高校音乐非遗项目静态保护模式初探[J].鸭绿江,2020(1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