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时期小学语文多元化阅读教学的探究与反思
2020-04-14刘肇娟
刘肇娟
摘 要:随着教育的发展,传统的教育模式形式单一,难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越来越受到教师的关注。在新课改的推动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以及综合能力成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本文根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列举出了一些课堂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期望对今后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元化,阅读教学
多元化教学法可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发展成为课堂的主人,收获更大的学习效益,更有助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在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中,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审美素养。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满堂灌”教育模式已经为时代所淘汰,必须要把教育中的主体从教师转移到学生身上来。通过多元的教学方法探求有助于小学生提升语文阅读能力之合理有效的方法。
一、对当前阅读教学的思考
当前因应试教育的桎梏阅读教学偏重繁杂的“阅读”训练,而让阅读教学失去了本身的意义。学生面对多彩的文章却提不起兴趣。原因之一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分析、讲解过多,学生感知、感悟太少。学生运用语言文字时也就词不达意,文理不通。二是,教师把阅读教学的着眼点放到了阅读的结果上,而结果的得出,大都是在教师细细的分析讲解后,引导学生“归纳”出来,甚至为求标准,将参考书上的答案照抄照搬,学生鹦鹉学舌地再现罢了,有的甚至还会死记硬背下来。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本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更别说提高阅读水平了。
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多元化的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思维发展
小学阅读教学过程中思维训练的规律与其他学科有根本的不同,其他学科的思维训练只是把语言作为媒介,通过对本学科的概念、公式、定理或理论、观点的分析、比较、综合、归纳、抽象、概括等活动来实现的,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训练则是直接通过语言训练来实现的。用语言教语言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表现形式,语言本身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媒介或凭借,更主要的又是教学内容。学生接受、理解课文语言所传达的情感信息,不论是感性的还是理性的,首先需要通过感知、体验、联想、想象等思维活动方式,进入情境,才能真正领会和理解。阅读教学的这一特殊规律要求阅读教学,尤其是记叙文和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必须贯彻情境熏陶,激励思维的原则,同时也赋予了阅读教学过程中思维训练的特定内容和形式,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激励学生思维,使其产生思维乐趣。由于小学生的阅读经历有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直接将抽象的学习方法硬性塞给学生,要他们去死记硬背,更不能以让学生学会读书为借口而放任自流,讓其“暗中摸索”。本人认为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抓住训练时机,巧设情境,激励思维,渗透学法指导,让学生主动而又生动活泼地学习,积极发挥其主体作用,使“教材”变成学生的“学材”,在师生共同实践探索中使学生领悟学习方法。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正确引导学生展开思维,指导学生读书要翻前看后,读后想前,上下联系,整体感知,使他们在理解课文的同时,逐步掌握一种重要的阅读方法。
2、设置趣味性的课文内容导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年龄的限制,缺乏丰富的生活经验,而小学语文课本中,会出现很多描绘壮观景色的情境,对于这些情景,很多小学生无法真正感受,更不会说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小学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设置趣味性的导入,巧妙地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学习,通过为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在激起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提高阅读能力。比如,在学习《桂林山水》的时候,文本中有描绘这样的情景:“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没见过漓江这样的水。”作者从静、清、绿三个方面描绘漓江水的美。同时,作者还从奇、秀和险三个方面描绘了桂林山的壮观。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对于这些壮观景色是很难想象的,从而无法真正体会到“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感受。为了促进学生的理解,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从网上收集大海、泰山、漓江水、西湖、香山和桂林山的图片,通过多媒体等教学器材展现给学生,给予学生视觉上的享受,同时,引导学生将其他景色同桂林的山水进行对比,从而使学生从心底里赞叹桂林山水的美丽。通过这样的导入,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有利于学生在阅读学习中认识和理解文本所描绘的桂林山水画卷,从而提升阅读学习效果。
3、小组合作学习调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小组合作学习法打破了教师在课堂上的“垄断”地位,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养成了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利于发挥群体积极性。小学生的知识体系浅薄,相应的理解能力欠缺,接受新事物、新知识的能力较为薄弱。如果在课堂上直接由教师进行新知识的传授,只会事倍功半,收效甚微。所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所要讲授的教学内容提出一些探究性的、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结成小组进行讨论。我们把学生分成小组后,提出若干相关问题,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并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同时让学生记录自己在学习阅读中所遇到的问题。其次,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以及自己遇到的问题。最后,进行小组展示,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加深理解,拓宽知识
结语:
多元化教学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方法。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要避免传统“板书”模式,以及“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运用多元化教学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换位思考的能力,以及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做课堂的小主人,培养学生课堂的主人翁精神,并利用网络多媒体立体全面的帮助学生拓展知识,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探析[J]. 钱亚军. 中国校外教育. 2015(16)
[2] 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现状与教学策略研究[J]. 陶文清. 华夏教师. 20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