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班级微信群实现家校共育的途径研究

2020-04-14向吉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12期
关键词:家校共育沟通

向吉

摘  要:当下的中国已经全面进入到了信息化的时代,新媒体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也影响到了教育行业。教育工作并不是完全由教师承担,借助微信平台增进家长和教师间的交流能够更好的实现家校共育的目标。通过班级微信群,为教师、学生和家长提供了高效交流的空间,更好的应对教育、学习过程中的难题。小学生是国家和社会未来的建设者,推进家校共育能够为学生营造更健康的成长环境。本文对如何通过微信平台,实现家校共育进行了探究,希望能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班级微信群,家校共育,教学管理模式,沟通

引言

近些年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影响也逐渐受到社会大众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但是在过去的教育工作中,家庭教育几乎无法发挥作用。电子移动终端的普及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通过微信平台开展教育与管理工作已经十分常见。通过微信平台,增进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有效的推动家校共育目标的实现。本文从家庭教育的影响,及班级微信群在实现家校共育中的作用及措施进行了研究。

一、推进家校共育的重要意义

根据长久以来的教学经验发现,教育的效果不完全依赖于学校的教育,家庭环境对学生的成长的影响也十分明显。如果只注重学校教育忽视家庭教育,往往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近些年来,互联网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发现并重视家庭教育。需要注意的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应当是相辅相成的,并不是在家庭环境中重复学校教育的过程。换句话说,信息技术的变化是为家校共育提供了更便捷的途径,想要推动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学校、家庭与社会的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

二、微信平台对推进家校共育的影响

借助微信平台推进家校共育的优势是非常直观的,相比于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通过微信平台与家长进行沟通更加便捷、迅速,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信息的时效性和有效性也能够得到充分的保障。通过班级微信群,班主任与各科教师能够实现与家长的高效沟通,家长也能够更及时的了解学生在校期间的状态和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能够更早的发现家庭对学生的不良影响,联合家长为学生营造更好的成长环境。家长也可以借助班级微信群向教师“取经”,改进自己的育儿观念和教育方法,为学生之后的学习和发展做好铺垫。将家庭、学校与社会进行有机的结合,才能够为学生打造完善的发展体系。

三、班级微信群在家校共育中的应用策略

(一)维护群体的情绪状态

网络上的信息相对驳杂,会夹杂着不少负面情绪,影响使用者的心理和情绪。班级微信群作为一个相对公众的平台,如果不能实施有效的管理,很有可能成为一个负面情绪的集中地。通过微信群散播正能量和积极情绪,能够推动班级微信群的良好运行,对家校共育工作的推进也有良好的作用。严格的管理能够真正做到联合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充分发挥教师引导作用

班级微信群提高了信息传递的便捷性,教师可以借助微信平台表扬在校期间表现良好的学生,给学生鼓励的同时也调节微信群里的氛围。同时学校也可以借助这个平台,积极开展校园活动发扬传统文化,组织学生建立朗读组,朗读传统文化再配上合适的背景音乐,编辑制作后通过微信群分享。这些活动能够为家长提供参与教育的途径,活跃微信群的氛围同时建立了良好的学校形象,实现推进家校共育和学生健康发展的目标。

(三)提升家长的教学能力

传统的教育工作以应对考试为主,因此在过去很长时间中家庭教育都被严重忽视。但是在孩子年龄不大的阶段,家庭教育往往会对学生造成更深远的影响。不同学生的家庭状况不尽相同,不少家长虽然事业有成但并不具备良好的教育能力和教育方式。为了更好的推进家校共育,学校或教师可以通过班级微信群为家长科普正确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等。科普的方式也非常多样,有教育意义的文章、故事、先进的教育理念、励志的教育案例等。开设的专栏中应当为家长预留反馈的途径,高素质或者教育效果好的家长可以在专栏中进行反馈或发表言论,为其他家长提供更多的參考和借鉴。微信平台为家长和学校提供了高效沟通的途径,不仅仅是实现家校共育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也是改进家长教育理念,为学生营造健康成长环境的重要助力。科学利用班级微信群,调动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势必会更健康。

总结

综上所述,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和教育的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微信平台为实现家校共育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建立班级微信群,能够实现家长和教师间快捷、高效的沟通,为改变家长教育观念,为学生营造健康良好的成长环境提供了助力。家长和学校都应当了解并重视家校共育的重要作用,更好的提升教育工作的效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和未来的建设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萌.管理规范 彰显价值——静安区中小学班级微信群建设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35(11):58-62.

[2]  李娜.拓宽渠道 助力成长——浅谈“互联网+”背景下的家校共育[J].甘肃教育,2019(11):21.

[3]  景富忠.运用班级微信群实现家校共育的途径刍探[J].成才之路,2019(06):99.

猜你喜欢

家校共育沟通
影响小学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决策略初探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浅议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对寄宿制学校学生养成教育的几点看法
家校共育势在必行
高职高专班主任与学生教育沟通问题探讨
决策咨询活动中的沟通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