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

2020-04-14张晶晶

中文信息 2020年3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高职院校

摘 要:文章由四部分内容组成,首先简单地介绍了传统文化的含义和特点,其次分析了传统文化对思政教育的作用,再次围绕思政教育对传统文化的价值展开了讨论,最后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提出了在思政教育中应用传统文化的策略,例如,调整教学模式、提高教师认知等,希望可以给高职教师以帮助。

关键词:传统文化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3-0-02

前言

众所周知,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政教育的作用,主要是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在开展相关教育活动时,高职教师应当引入传统文化,鼓励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解,在提高自我品格的基础上修正认知,使学生在走出校园后,能够尽快适应社会。由此可见,本文所讨论内容具有十分突出的现实意义。

一、传统文化的概述

传统文化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包括国家、民族的观念、思想、特质和风貌。存在数千年的传统文化,既具有稳定性,又具有传承性,由此可见,传统文化既可以被称作“稳定的文化”,又可以被称作“一脉相承的遗产”。流传至今的传统文化,普遍具有以下特点:

1.兼容性

传统文化是融合生活在不同地域的多个民族的文化所得,具有海纳百川的特点。实现“中国梦”的前提是增强综合国力,可以说,以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文化软实力,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我国的综合国力,兼容并蓄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2.实用性

作为上层建筑,文化的主要作用是为社会生产力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儒家文化所强调的重点是“学以致用”,由此而衍生出的价值观,将国家的价值、社会的价值和公民的价值囊括在内,这既符合社会主义的要求,又具有继承传统文化的作用,另外,还体现了世界文明成果。

3.凝聚力

仍旧以儒家文化为例,这是因为儒家思想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家思想所强调核心为“和”,由此可见,传统文化的凝聚力十分突出,正是因为如此,才使得传统文化在经过多次变迁后,仍旧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二、传统文化对思政教育的作用

文化是由多方面、多层次内容组成的统一体系,传统文化可以被视为中华文化的精髓。深深根植在中华民族的土壤中的传统文化,不仅是劳动人民通过劳作所获得的智慧结晶,还是世界文化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充分诠释了我国作为文化大国、礼仪之邦的内涵。在开展思政教育活动时,对传统文化加以应用,有助于文化认同感的形成。另外,作为在培养学生道德修养、人文素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因素,傳统文化所蕴含的资源十分丰富,对传统文化加以应用,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其成长为具备良好道德修养、人文素养的专业人才。

三、思政教育对传统文化的价值

1.学校的价值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持。肩负文化研究、人才培育职责的高职院校,在开展思政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应当对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深入挖掘,通过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深化学生的爱国情感,使其具有更加高尚的人格理念。由此可见,学校既是开展思政教育的平台,又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将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可以使传统文化得到有效的继承和传播。

2.校园文化的价值

校园文化可以对学校历史、文化氛围、规章制度、校风建设加以体现。某种程度上来说,校园环境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决定作用。要想具有端正的文化传承态度,关键是具有良好的校园环境。大力建设校园文化的目的,主要是为传统文化内涵的挖掘提供帮助,使传统文化焕发出全新的活力和生机。

3.学生的价值

国家间愈发密切的交往,加快了文化渗透的速度,学生思想意识改变的情况难以避免。如果学生对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认知有误,往往更容易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这就要求高职教师在思政教育活动中,有意识地加入传统文化的内容,使学生成为欣赏、传承传统文化的主体,这样做既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发展,又有利于民族的复兴。

四、高职思政教育中传统文化的应用

高职院校基于传统文化所开展思政教育活动,主要具有两方面作用,其一,为学生提供了解传统文化的途径,其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奋斗目标的树立提供帮助。传统文化蕴含大量有待挖掘的思政教育资源,要想提高思政教育的有效性,高职教师应对传统文化的应用引起重视。

1.将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学

劳动人民数千年的智慧,经过历史的打磨,最终形成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而传统文化的存在,又为社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例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强调自强、自立的观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调爱国情怀。有选择性地应用传统文化开展思政教学,既能够使学生人格更加完善,又可以使学生的道德素养得到提高。

2.提高教师认识

教师的素质,对思政教育所取得成效具有决定作用。多数高职教师表示,只有对传统文化的作用具有准确认知,才会将其应用到思政教育的活动中。因此,高职院校可对教师提出以下要求:其一,思政教师应提高自身素养;其二,思政教师应不断完善自身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3.调整教学模式

高职学生获取思政知识的途径,主要是教师讲述。因此,教师应以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依据,整合并分析学生所遇到问题,应用传统文化,对问题本质与要素进行完善,优化课程体系。例如,高职学生的文化素质、学习能力相对薄弱,但是,普遍具有良好的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教师可以根据上述特点,对合作教学模式加以应用,选择符合教学内容的传统文化,通过开展实践活动的方式,使“寓教于乐”的目标成为现实。例如,先将班级内学生划分成不同小组,再要求每个小组选择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讨论,通过微视频、小论文等方式,在班级内部对小组讨论成果加以展示,由教师、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补充或评价,以此来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后续教学活动,往往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4.充分利用现有文化资源

高职院校所肩负使命,不仅是向社会输送专业人才,还包括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具体来说,就是提高学生探索、学习传统文化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加强学生使命感与责任感。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促使越来越多高职院校,开始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基于此,教师可以选择在互联网平台上,对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实际需求的传统文化进行收集,丰富思政教育、传统文化学习的形式。例如,某高职院校周边的教育基地,经常举办以《中庸》《大学》为主要内容的读书会,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前往教育基地参加相关活动,这样做可以使学生拥有更加丰富的知识储备,后续教学活动的效率,自然可以得到提高。

5.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化加以应用,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一,高职院校可在校园内大量应用传统文化元素,例如,图片、文化标语,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其二,根据传统文化的内容,对思政教育的内容进行扩展,将传统文化的渊源、走向和发展脉络,视为思政教育的一部分,通过深入挖掘传统文化所表现出审美意识、价值理念的方式,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加深学生对国家、民族具有的认同感;其三,将传统文化与精神文化建设相结合,将学校活动视为传统文化的载体,以端午节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开展相关活动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端午节的认识;其四,在社团活动中融入传统文化,为学生组建戏曲、诗词等社团提供支持,定期举办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例如,成语大赛、朗诵大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专题讲座的方式,增加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渠道,例如,在课堂上播放《百家讲坛》,带领学生跟随于丹、易中天等老师的思路,深入了解论语、三国等传统文化,借助电台、网站等媒介,加大对传统文化所具有价值、作用进行宣传的力度,增强学生归

属感。

6.开展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实践活动

无论是思政教育还是其他课程,要想取得良好的成果,均需要做到理论结合实践。因此,高职教师应对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引起重视,而非仅仅对理论知识进行传授。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提供给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平台和机会。例如,定期组织學生前往话剧院,对传统文化艺术进行观看,通过身临其境的方式,真切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再以此为主题,召开班会或故事会,鼓励学生向他人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真正接受传统文化、接受思政教育。

7.形成多方合力

家庭美德是组成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家庭氛围是影响学生思想道德情操的主要因素。当然,社会环境带来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良好的家庭氛围,有助于正确人生观的树立,良好的社会环境,则有助于正确观念的形成。由此可见,形成多方合力,可以为思政教育的高效开展奠定基础。

结论

综上所述,文化可以代表民族、国家的软实力,对其进行继承与传播很有必要。因此,高职教师应对传统文化引起重视,挖掘符合思政教育特征和需求的内容,将二者进行结合,使思政教育理念及方法得到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既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又丰富学生知识储备,从而使其成长为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梁卉.中国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15):214-215.

[2]杨霜.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智库时代,2019(14):71-72.

作者简介:张晶晶,(1989—)女,汉族,河南洛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高职院校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