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微课在学科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2020-04-14赵桂媛

中文信息 2020年3期
关键词:作用微课小学语文

赵桂媛

摘 要:新课程改革以来,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在教育教学的研究与设计中,越来越多的教师从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不单单是给学生传授丰富多彩的理论知识,还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全方位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所学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能力,让学生能快速、透彻的掌握已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看,微课在实践中的应用与研究至关重要,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关注,并运用于实践中。

关键词:小学语文 微课 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3-0-01

教育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在多媒体的制作中运用微课,能够创建灵活多样的教学情境,进而调动、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主性,拓展学生文学理解范围,帮助其降低学习难度,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真正构建出充满时代气息的语文教学课堂。

一、 微课内涵

一个教师的基本要求是上好每一节课,微课也不例外。微课主要是以视频为载体,针对教学重难点内容,做出更深层次的分析,以及新颖、精彩的讲解,并将整个教与学的过程录制下来。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采用微课的形式来带领学生对其中的重难点内容做出深入分析、探究,做出针对性讲解,通过恰当的重复与暂停,让学生准确避开自己的思维误区,真正认识到自身在思考、拓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使其可以更好的消化吸收相关知识,进一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二、微课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微课堂的运用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可以快速調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迅速进入教学活动中来,提升学习的效率。

而微课的科学运用就能够帮助学生构建出灵活多样,且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情景,通过融入生动、形象的动画来引导学生更好的思考、分析和探究所学新知识。

例如:课文《坐井观天》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微课堂导入学习,在多媒体上呈现动漫式的小鸟和青蛙的形象,生动有趣的语调展现出小鸟和青蛙对话的几个不同的场景,引发学生思考,它们的每次对话都会产生怎么的心里变化。通过它们的对话分析各自产生这些想法的原因,并总结出小鸟和青蛙的性格特征。通过不同的颜色展示出文中的重点词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幽默风趣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重点句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展开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更浓,记忆也会更加的深刻。

通过这样的微课导入,在满足学生好奇心的基础上,也能够帮助其快速调整良好学习状态,在对动画知识做出进一步思考中,来促进学生语文综合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

2.微课堂的运用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和认知水平的不同,所学知识的接受能力也就不同,如何能更好的掌握已学知识,不断地巩固学习就非常的重要。而微课就具有良好的重复性特点,在授课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具体掌握情况,实行恰当的回放、重复,对于一些重难点,或者是学生未理解、不会书写的环节,能够突破时间局限的进行不断回放,直到学生透彻理解、掌握为止。

例如:每个单元的积累运用,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记住大量的短语、谚语及名人名言。教师就可以运用不同的颜色,学生喜欢的形状来加深记忆,在通过反复的播放刺激学生的感官,久而久之形成条件反射性的记忆,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知识点,并能学以致用。

3.微课堂的运用能进一步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在知识的运用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就可以运用微课的暂停功能来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知识的学习,组织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等形式来分析、探究定格画面,发挥集体力量快速攻克思维障碍,进一步培养、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在“看图写话”相关内容的学习中,学生如何正确解读图画想要表达的意思,教师可以运用微课堂动漫形式帮助其解读。引导学生从一个词到一个句子的表达,通过绚丽多彩的背景图,启发学生用更优美的语言来表述。整合所学的知识,用最恰当的文字使语句流畅。随着思维的不断活跃,学生也能拥有更多独立思考、消化的时间,在实现思维创新的基础上,促进其语文综合素养的不断提升。

4.微课堂的运用能更好的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

教学活动中涉及到许多的字、词、句及对课文的综合理解,想要熟练掌握并自如运用,需要学生理解性的记忆,而不是死记硬背。对此,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课来为学生生动、详细的演示字词句的拓展过程,在加深学生理解的同时,进一步优化其知识体系。以此来不断优化学生的知识体系,使其更加全面科学。

结语

教师在运用微课的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不仅仅是注重其趣味性,还要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微课的优势在于声音、动画的播放,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聆听,所以往往约束性不强。而传统教学虽然经常会让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学生很少会获得独立思考、探究的空间,不利于培养、发展其创新思维,但却具有较强的约束性。在日常授课中,教师可以将其二者有机整合,这样 不仅能够克服其二者之间的矛盾,也能够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微课制作不仅是对某段课程的录制,也能够唤醒学生自主学习意识,鼓励学生坚持不懈的拓展语文知识。为此,在制作微课过程中,其教师应对学生的认知发展需求、特点做出综合考虑,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有机整合,吸引更多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讨论、探究当中,进而让学生能够真正实现对所学知识的长久记忆、灵活应用。

综上所述,广大教师应正确认识到,加强微课功能性研究,对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运用多媒体为学生设计微课,以此来呈现出更生动、有趣的语文知识,也通过融入一系列动画,声茂并存的展现各个方面的知识,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此,其教师应积极探索、创新出更好的微课,将其功能全部发挥出来,从而推动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玉平,刘静波,付彦军.微课程设计与案例赏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2]吴疆.微课程和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规范[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

[3]张一山.语文“微课程”设计的三个原则[J].语文知识,2014(4).

[4]徐炜霞.微课程:教师课程创生的知识栖息地[J].教育发展研究,2014(24).

[5]寻素华.浅析微课程开发在校内外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3(9).

[6]李小刚,王运武,马德俊,靳素丽.微型学习视野下的微课程设计及教学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10).

猜你喜欢

作用微课小学语文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