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融入党校教育的路径思考

2020-04-14凌莉

中文信息 2020年3期
关键词:党校教育传统文化

凌莉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党校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必要性,接着提出了传统文化融入党校教育的路径思考,包括建立完备的党校传统文化教育体系,结合需求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教育资源,创新党校传统文化教育载体,提升党校教师传统文化素养。

关键词:传统文化 党校教育 路径

中图分类号:TM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3-00-01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能够深入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包括思想观念、人文精神等,结合实际在传承中创新,让中华传统文化永葆生机和活力,展现时代的风采和魅力。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主要源自于五千年古来文明的孕育,在党校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自身当作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与发扬者、践行者,是落实并推动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工作的要求,也是新形势下干部培训工作的必由之路,是时代赋予党校教育工作者的使命,认真研究传统文化人融入党校教育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

意义。

一、党校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作为中华民族文明的结晶,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不言而喻。党校作为培育党员干部的主要阵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提升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也能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弘扬,实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

1.提高党员干部自身素质的需要

在党组织发展中,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决定着其战斗力与凝聚力,同时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全球化、网络化已经是不可逆的发展趋势,我们党面临着长期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以及外部环境考验,同时也面临着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以及消极腐败危险,这“四大考验”以及“四种危险”,这些问题的存在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集中强化学习,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党员教育中加入传统文化知识,让党员干部从优秀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对提高综合素质起到了很强的推动作用。

2.提高党员干部爱国主义精神的需要

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爱国主义生生不息,是推动我们前进的强大驱动力。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长河中,伟大的中华民族正是靠着爱国主义精神才能够闯过层层险关、历经层层磨难才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前我们改革到了攻坚克难期,也到了发展的关键期, 部分党员干部存在信念不坚定思想有所懈怠的现象,加上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在思想领域的“侵蚀”,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势在必行。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对党员 干部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提升传统文化素养,增加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

3.加强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需要

党校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提升了对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重视度。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干部的培养必须 要抓住党性教育这个核心。”纵观那些落马的“老虎”,多少都存在腐败堕落、价值观混乱的问题。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党员干部党性教育提供营养成分。“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的人生理想、“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治国道路、“一粥一饭当思来自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勤俭之道、“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的为官之理……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为党员 干部提供“正衣冠”的镜子,也能够修复部分党员 干部身上的问题,提升了党员的党性修养。

二、传统文化融入党校教育的路径

1.建立完备的党校传统文化教育体系

要在党校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就要明确党校教育的特殊性,把握党员干部的成长规律,积极完善党校传统文化教育体制。就当前情况来看,大部分党校的党员干部培训中已经加入了传统文化教育,教育形式已经从最初的单一授课制度,发展为多元化教育模式,包括课堂教学、讲学讲座、开展实践活动等。但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与资源还可以深入挖掘,要不断丰富与党员干部成长契合的时代内涵,不断完善传统文化融入党校教育的体系,避免出现“零散”的现象,加强系统性与完整性,统筹安排教学方式可课程,创新教育载体,提升教育教学的感染力。随着党员干部成长需求可能发生的变化,要建立與之相呼应的传统文化教育体系,要分为不同的层次。比如,在新任干部培训方面,可以在基础知识中加入传统文化,并融入学员的人生规划,积极引导青年党员干部能够脚踏实地、结合自身实际来规划未来,用传统文化的精华当作推动自身前进的内生动力。在这个教育过程中,主要坚持的是诵读与札记的方式,通过这些方式把传统文化输入到党员干部学员的脑海中,让这些学员能够内化于心。再比如,高一级的培训阶段,可以深入的围绕传统文化中的理想信念、责任担当等方面的知识,引导党员干部把个人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的统一,跟伟大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相连,可以以血缘辩论、专题讲座等为主要教学方式,增加学员的思想认同感。

2.结合需求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教育资源

在党校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要能够结合干部培训的需求,结合党员干部教育方面的规律,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教育资源,要能够让传统文化展示新的精神内涵,从而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在党校教育中生根发芽。要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比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的厚德载物的精神等,这些传统文化的精髓凝结着中国人的智慧,通过凝练与升华可以化为党校教育的风骨与底蕴,也能够形成求真务实、政治坚定、理论精准的党校教育风格,彰显着个性鲜明的党校校园文化,为党员培训提供动力源泉。在新时期,要能够强化过党史、国情以及校风等方面的研究,让党员干部能够理解传统文化蕴含的精髓,通过多样化的形式把传统文化精神植入到学员的文化基因中。可以选择鲜明的校训为校内建筑物、校内道路命名,通过环境力量潜移默化的影响广大学员,塑造全新的精神

气质。

3.创新党校传统文化教育载体

要提升党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吸引力,就要从坚持创新教育载体上下功夫。要坚持与时俱进,用现代化的方式去表达传统文化。积极发挥课堂的主渠道的作用,不断的优化课程体系,选择优秀的教材,要能够从价值层面以及学问层面上同步发力,坚持基础性普及与专业性强化的原则。可以结合当前的一些时政热点问题来策划讲课的主题,也可以邀请在传统文化领域有所建树的专家和学者为学员进行讲座,从而整合优质的教育资源。可以以教师精品工程为载体开展传统文化主题教育,挖掘党员干部中能够践行优秀文化传统的先进个人,打造党校版本的“诗词大会”,让学员能够真正的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形成崇尚传统文化的良好党校校风。此外,还可以开展网上网下结合的干部培训教育,为传统文化的融入提供新的方式,系统化设计符合党员干部实际的传统文化培训内容,综合运用新媒体等平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比如,可以结合党员干部关心的问题,在微信公众号上设置传统文化专栏,此来展示党校教育新型传统文化教育模式的专业性与科学性。再比如,把传统文化资源通过网络技术发送到微信平台上,让党员干部能够随时随地开展阅读活动,这些都需要认真制定方案,带给学员不一样的 学习体验。

4.提升党校教师传统文化素养

要把传统文化融入到党校教育中,需要进行一线教师队伍建设。党校教师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直接影响到传统文化的教育成效。作为党校教师,要能够博览群书,强化对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党校管理人员要积极鼓励教师参与进修,促进教学相长。还可以适当提高党校教师的薪酬待遇吸引高素质人才加盟进来作为专业传统文化教师,提升党校传统文化教育的专业化水准。并对现有的人员进行培训,并把学习培训当作一项常态化机制执行到位。在培训中特别是在传统文化这一块要尤其注意,把传统文化融入教学的成效纳入到年终考核、职称评聘的范围,强化教师对传统文化融入教学的重视度,提高教学成效。此外,有条件的党校可以组建相应的传统文化教研室,增加在这个方面的资金投入,鼓励教师能够静下心来研究与运用传统文化,提升党校教师传统文化素养。

结论

总之,党校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与政策的主要阵地,传承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党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现阶段,要明确党校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建立完备的党校传统文化教育体系,结合需求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教育资源,创新党校传统文化教育载体,提升党校教师传统文化素养,为党校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小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的党校干部培训研究[J].智库时代,2019(05):02-03.

[2]魏开宏,令小雄.党校党性教育课的多维创新——基于党校教师的研究视角[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8(08):45-46.

[3]楊恋.传承文化基因,重建文化自信——关于党校干部培训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思考[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7(05):78-79.

[4]辛越.传统文化在党校文学教学中的继承与发展分析[J].才智,2017(12):123-124.

猜你喜欢

党校教育传统文化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高校教学学院党委党校培育党员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加强党的纯洁性教育应当成为党校教育的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