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阅读小策略,“体知式”读活人物

2020-04-14陈珊景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0年2期
关键词:名片杨绛文本

陈珊景

【案例背景】

对于语文教学这件事,很多时候我们还是在原有思维里固执地踱步,似乎选择性遗忘“统编教材”已翩然而至的事实,总会在这样的误区里回旋:统编教材是一个单元、一个单元地编,可我们还是一篇一篇地教,缺乏整体计划与责任分工,教学后留给学生更多的是课文内容的碎片,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提升,更不用说让其成为独立而成熟的阅读者了。

《温州市初中教学新常规》中有段关于单元整体教学的话是这样的:“依据教材编排,综合考量各文本之间、各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确定单元教学内容;把握各文本的教学价值,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选择不同课型教学;立足单元内容,补充相关课外资源,做到课内外融通。”圈画关键词,给我的触动是以往自己太不把“单元教学”一词当回事儿,更多的是穿行在单篇教学中,简直把单元语文给教散掉了。而现在重返单元教学,会有意识的把“单元整体教学”这一关键词满满地装在心中,在单元整体目标的关照下,关注不同课型以及不同的文本特质,融通课内外,遵循阅读教学的本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与阅读策略,尽最大努力践行从单篇备课到单元整体备课思维,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尽可能让单元内容主题以及语文要素更集中而丰富起来。

目光落到七下第三单元,我们会发现本单元的内容主题是平凡且有弱点但是却闪现着优秀品格光辉的小人物的故事,语文要素是注意从标题、详略安排、文中的反复及特别之处发现关键句,从而学会熟读精思。

其实读这个单元,读着读着,会发现每篇文本的主题真的都挺神似的,这些“小人物”没有传奇的经历、壮丽的事业,没有深湛的学识、精致的言语,但是他们仍然带给我们最本真、最恳挚的感动,那是一种平实、真切、直抵内心深处的感动。因为他们身上,有着朴素的爱与单纯的善,有着平凡的向往与坚定的追求,还有着自信与智慧。更重要的是读这些小人物时,也是审视我们自己、审视社会、审视心灵的过程,那种平淡却绵长的温暖,是生活里最弥足珍贵的光。

但是,如何让学生从小小的文字里真正读出这一份份闪光点与善意,如何让学生不是贴标签式的品读人物的品质,而是发现文中一些关键处甚至是看似不起眼的字缝里去体知小人物的种种温情,从“告知”到体知,需要我们给出一些小支架、小策略,助力学生徜徉在文字世界里,细细打捞出文本背后的千山万水,从而真正读厚文本、读活人物、读懂作者来。

接下来,我将结合《老王》一文的尝试,来浅浅地说一说如何借助阅读的小策略来带着学生从“告知”走向“体知”,真正告别贴标签式人物品读,从而真正读活人物。

【案例描述及反思】

一、于重复处推敲

文学创作中,大师们有时会有意为之,特别让一些字、词、句甚至标点反复出现在文本里,而第三单元的单元导语里,就很贴心地提示我们,学习本单元文本的方法是熟读精思,要特别留意开头、结尾、文中的反复及特别之处。倘若我们能像煲骨头汤一样,慢慢煨、细细炖,反复推敲和琢磨这些反复之处,就会发现深藏在这些反复之处背后的深情密码——或突出思想,或强调情感,或分清层次,或加强节奏。

镜头一:聚焦“只”字,尽显不幸

在导入环节,出示一张“老王”画像,这样进入课堂:我们来认识一个人,来,把目光聚焦在“老王画像”上,聊聊这个人给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这样设计是想未成曲调先有情,通过聊天的形式,循着最直观的画像,带着学生快速融入课堂情境,为亲近老王、读活老王蓄势。

导入环节之后,和学生一起来聊聊杨绛笔下的老王是什么模样呢?学生一般能快速捕捉“不幸”和“善良”两个关键词。为了深入体察老王的不幸,让学生有感觉、有温度地去发现老王的处境,我明晰了第一个任务:

任务一:为老王设计一张名片吧

请你筛选和概括文中词句,补全名片中的表格信息。

补全名片后思考:老王过着一种怎样的生活?

在补全名片的过程中,当学生找到老王的职业是三轮车夫时,适时追问学生,文中是怎么呈现老王的职业的?当学生找到“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这一处时,引导学生关注“只”字的魅力,一个“只”字道出老王的全部家当仅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贫穷之至不言而喻。继而再引导学生去发现文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只”,罗列出来,稍加重组:

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

他只有一只眼。

他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

开始几个月他还能扶病到我家来,以后只好托他同院的老李来代他传话了。

他只说:我不吃。

这样学生会发现“只”字在文中是反复出现的,老王生命当中除了这些“只”以外,可以说一无所有。在现代汉语当中,最走投无路、最孤苦无依的一个汉字就是这个“只”字了,上天无路,下地无门,别无选择,或许这就叫做活命吧。如此,细细推敲反复的“只”字,再将文中带“只”字的句子稍加重组,变成诗歌的形式,让学生在吟诵中,感受平實语言也有诗意,平实语言也饱含深情。

本单元的开篇之作——《阿长与〈山海经〉》中就有这种精妙的“重复处”,比如描绘阿长粗俗睡相的“摆”字以及对阿长“有伟大神力”的刻画,都让我们窥探到了鲁迅潜藏在反复描摹中的深意,引导学生学会关注反复处并发现其中的精神,确乎重要!

二、于别致处揣摩

“文字之所以佳胜,正在它们所含的思想。”特别是一些表达精巧别致的词句,最是能诠释作者的独特情思和语体风格。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用善于发现的眼光,去文本里发现一个个“别致”的地方,一个个隐秘的“角落”,甚至一个个小小的标点,用上放大镜去探究、去查询、去感悟。揣摩精巧别致的句子,可以让学生有惊喜地发现此处所蕴藏着的一个个美丽世界。

镜头二:透视短句,突显不幸

当学生在补全名片中的“家庭成员”一栏时,或许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这一看似平淡无奇却极为精巧别致的句子,当学生发现不了其中的精妙时,不妨采用“变一变”的方法,让学生读一读改文与原文,并聊一聊更喜欢哪个?

名片之“家庭成员”比读

原文: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改文:有个死了的哥哥,有两个没出息的侄儿,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生:我更喜欢原文,这样特别能感受到老王的孤苦和不幸。

师:能不能具体说说,为何能够特别感受到老王的孤苦和不幸呢?

生:因为他的侄子没出息,他的哥哥死了。

师:我还是有点糊涂哦,改文也是这个意思呀!能不能再观察看看,句式上有什么不同?

生:哦,原文把一个句子拆开来讲,似乎更强调后半句,比如“死了”“没出息”。

生:原文读起来更能触动心情,“有个哥哥”,感觉老王还有个伴儿,但是又说“死了”,让人觉得他很可怜。接着又有“两个侄儿”,感觉老王又有亲人了,却很遗憾,“没出息”。

师:哇,你的语言感悟力真强,就这样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让你读到了背后的旖旎风光和千山万水。的确,虽是一句简单的话,其实这里面的情感非常丰富。老王无依无靠,孤苦无依,“有个哥哥”让我们觉得高兴,原来还有伴,可惜“死了”。峰回路转,“有两个侄儿”,还有人依靠,也不错,可惜“没出息”,又再次把我们的情感打入绝望的深渊。这十四个字里,杨绛让我们的情感波折起伏、跌宕,这就是杨绛语言的精巧别致。

带着学生练就一双慧眼,潜入一些特别的角落,细细揣摩,或许就能及时、准确、独到地发现那一抹抹别致而又用意深刻的精彩。

三、于矛盾处质疑

作家的作品里,常常有一些看似矛盾的表达,但往往蕴含匠心和深意。如若我们引导学生大胆质疑这些看似不合常理之处,不仅能挖掘语言的情味,还能挖掘语言的理趣,走向言语深幽处。

镜头三:深思熟虑,体知善良

任务一:为老王设计一张名片吧

筛选和概括文中词句,补全名片中的表格信息。

补全名片后思考:老王过着一种怎样的生活?

当和学生一起补全老王的个人名片后,让学生再聚焦这张名片,老王的处境在表格的集中呈现下,怎一个“苦”字了得,在细读、品味、对比中,始终让学生穿行在文本中,以语言为核心推进,有血有肉深度体知老王的不幸,而不是一种简单的告知。

在此环节后,我问学生本文写于1984年,作者杨绛当时已是七十三岁高龄了,这么漫长的时间里,她一直记着老王,仅仅只是因为老王生活得很苦吗?在这里,我同样想用任务驱动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以此来带着学生细细去体知老王的善良。我的任务单是这样的:

任務二:为老王做一回朗读者吧

小组自由选择备选中的一件事儿,可以个人朗读,也可以小组合作动情朗读。

组员之间依次分享这件事中最触动你的细节,一人记录,一人汇报。

展示时,有朗读、有动情细节分享、有黑板记录员。

备选“关于老王的那些事儿”:

主动半价送冰,送钱先生看病,加高三轮平板,临终送香油鸡蛋……

当有学生找到老王送钱先生看病时,他们往往只是贴标签式的给出老王很善良,而从哪里体知的,却无法鲜活感知和具体言说,此时我适时引导:

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来,却坚决不肯拿钱。

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我笑着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

师:老王职业是三轮车夫且异常穷困,为何送钱先生看病却不收钱?拿了钱为何还不放心?有点矛盾哦!

生:因为他怕杨绛一家没钱,体现了他特别关心我们的生活。

师:哦?能不能试着结合文本具体说说你读到的这份关心?

生:“哑着嗓子”“悄悄”。

师:读出了什么?

(生支支吾吾)

师补充:没事儿,有点儿感觉已经很好了,其实杨绛一家此时在被批斗,他们被打为“反动学术权威”,被戴高帽、挂木板、剃成阴阳头,被赶到大街上游行,最后被发配去扫厕所。这时候别人对他们的态度是?

生:看不起他们。

生:老王却说你还有钱吗?后面还不大放心。

师:再次回读这个看似矛盾的句子,“收了钱却不大放心”“悄悄”“哑着嗓子”,或许还读到了什么?

生:牵挂,还有“悄悄”读出了顾及杨绛的面子,小声问,为杨绛着想。

生:他不要钱,可能是因为之前杨绛一家对他很好,他想要报恩。

师:原来从对方的角度去考虑,是一种善良;原来心里装着别人,也是一种善良;原来会感恩,更是一种善良。

阅读教学要带着学生读看不见的东西,要引导学生去关注那些矛盾却饱含深意的地方并大胆质疑,细细咀嚼。矛盾句看似平淡自然,实则饶有趣味,因为这些词句往往经过更深的锤炼。如此这般地品味语言,才能超越老王“善良”的标签式浅表认知,从而深入体知“悄悄”“哑着嗓子”所凝聚的老王式的为他人着想的善意及复杂情愫。

四、于留白处咀嚼

孙绍振老师在《名作细读》中的一句话很精彩:“一个称职的语文教师,要在学生忽略掉的,以为是不言而喻甚至是平淡无奇的地方,发现精彩,而且揪住不放,把问题提出来,把逻辑空白揭示出来。”一些经典文本的语言在字面、字里行间,常常会形成空白和反差。反复细读文本,会启发我们读出文本言语间的破绽,读出作者言语间的缝隙,让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通过想象推测,挖掘出文本深刻的意蕴,从而自动填充空白处来丰厚理解。

镜头四:寻找补白,拾掇感动

《老王》一文,细细读之,真的是一种沉郁之感纠结于胸,很是难受,难怪夏衍先生在评《阿Q正传》时说:“第一次读《阿Q正传》,我大笑不已;第二次读后,我沉默了;当读完第三遍时,我感觉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悲凉。”

任务三:为杨绛理一理心绪

老王去了,不是他的亲人的杨绛“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你來评价老王和杨绛交往的点点滴滴的那些小事,老王已去了,杨绛可不可以心安?

小组合作,潜入文本找出理由,组内交流,推选一位展示,一位记录,其他补充。

可以心安组:杨绛一家对老王的好:称呼、鱼肝油、“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坚持给钱

不可以心安组:在这组孩子的发言后,我想我得重点引导孩子们潜入文本,感知深透于“好”中的距离感,此时或许可以带着孩子们揣摩并演读老王送香油和鸡蛋时我与他的文字片段:

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

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自己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追问一:这里的语言都好简短,“我不吃”、“我不是要钱”,其实越简短的话,往往越有深意,能不能再试着读读,补充言外之意?

追问二:当时,“我”真的知道吗?老王不是要钱,老王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深入研读文本,你会发现文中老王送鸡蛋前后的文字很有意味,值得摘录和填充回味。这两组语句既揭示了《老王》行文的空白,又完成了对空白的填充。杨绛为什么心上不安?为什么要愧怍呢?

《老王》送鸡蛋前的文字片段:

①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

②后来我坐在老王的车和他闲聊的时候,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

③我问老王凭这位主顾,是否能维持生活。

送鸡蛋前后的两个片段,细细读之,你会发觉很有意味。送鸡蛋前,两人都是诸如“说闲话”“闲聊”和“问”这样的拉家常式的谈吐,而这恰是作为一个社会最底层三轮车夫的老王心底最盼望和渴求的,因为这使老王觉得和杨绛在心灵上很近,近得杨绛在心里把他当作朋友,杨绛似乎是老王的亲戚,而老王最缺的就是这样的亲情,因为他只有两个没出息的侄子。但是,我们又会发现,在老王临终前送鸡蛋给杨绛时,杨绛反而没有了之前和老王那般的亲密,少了“说着闲话”“闲聊”的拉家常,只有让老王难过失望的“吃惊”和“强笑”的表情和冰冷多余的“解释”和“谢”等。而这一切都让老王觉得杨绛只把自己当作普通的车夫和顾客,而不是朋友甚至是亲人,老王是多么希望杨绛把他当作心中真正的朋友甚至是亲人。可是,杨绛当时却没有在意,所以我们在解读“愧怍”时,或许可以明了,“这愧怍之意,大致源于情感收支的不对等”,于是就有了多年后,杨绛内心深深的愧怍和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自省和反思。

吕叔湘说:“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只有细读文本言语,牢牢抓住言语进行品味、感悟和体验,填充文本空白点,才能使文本这棵大树根深叶茂,才能使学生获得对文本意义的深度建构,才能让我们拾掇填充之后的深情。

歌德说:“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纸上的话,一只眼睛看纸的背面。”带着学生潜入文本,给予丰富实效的一个个支架,引着他们学会熟读精思,着力推敲文本反复之处、别致之处、矛盾之处、留白之处,细读、品味、对比、想象,始终以语言为核心,学生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完善对人物形象的理解,老王的那种“不幸”、那份“善意”,是学生从心灵深处逐渐积累形成的,是体知的,而不是老师告知的,也不是学生贴标签式地得到一个诸如概念的品质,学生不仅读到了老王的善意和闪光点,还明白了从哪里读到,这是一种深刻的思维印记。

猜你喜欢

名片杨绛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选择
最短的情书
最短的情书
杨绛守诺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会员名片
会展名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