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客至》课堂教学实录

2020-04-14陈海峰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0年2期
关键词:花径杜甫诗人

陈海峰

师:今天这节课,这么多的领导、老师莅临我们的课堂,来指导我们的教学。我提议,我们班同学站起来,试着转过身,向领导、老师们致以诚挚的谢意!

师生(齐):感谢你们的莅临,谢谢!

师:最近我们班一直在尝试“批注”式学习,之前老师布置了预习任务,现在,就我们同学的预习情况做一个测试。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喜崔明府相过”这句话?

生(齐):看到了,在书下注释。

师:这句话是诗题下诗人的自注。老师在读这段话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问题。杜甫母亲姓崔,出自名门,有不少舅舅散居各地。杜甫曾写诗颂扬“贤良归盛族,吾舅尽知名”,有人据此认为崔明府是杜甫娘家人,你同意吗?为什么?

生(窃窃私语):……同意……

生(窃窃私语):……不同意……

师:请这位举手的同学说一下,你同意吗?

生:我不同意,因为崔明府这个称呼比较生分,生疏,不够亲切。

师:我们假设崔明府是杜甫的娘家人,诗歌题目最好叫什么?

生(笑):……舅至……

师(追问):怎么就能确定是舅舅呢?万一是舅舅家孩子呢?

生:……亲至……

生(纠正):戚至。

师:是“亲至”精准,还是“戚至”精准?

生(齐):戚至。

生:内亲外戚。

师:是的,用戚至更符合娘家人的身份。据此,我们有理由认定,崔明府是不是杜甫娘家人?

生(齐):不是。

师:这次的预习测验说明大家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失之浅表,不够深入。下面,我们一起再深入研读这首《客至》。请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的批注,推荐同学展示批注成果。

(生讨论交流)

师:我们推荐三位同学来展示,哪个小组先来?

生:课代表。

师:好的,下面就请翟琪同学给我们解读小组的批注成果。

生:(展示课本批注)我给大家说一下首联和颔联。“舍南舍北皆春水”点出了家的位置,“春水”给人感觉环境有清幽的特点。“但见群鸥日日”诗人应该是孤独的,“群鸥”有热闹的样子,感觉是反衬的手法。“日日来”用了叠词,韵律感很强。“花径不曾缘客扫”中“花径”是用典,没有因为客人来而扫地,说明之前就没客人来过,很可能这是诗人家的第一个客人。“蓬门今始为君开”“蓬门”看出诗人家境不是特别好,今天才为你打开门,显示了对客人来访很高兴,很喜欢。这一句呼应了标题,承上还启下,有一点感觉下文要写自己如何招待这个客人,谢谢大家!

师:翟琪同学的批注,抓住了很多重要的点:比如叠词、反衬、用典。除了手法,还能从结构的角度研读诗句,很好!下面我们推荐哪一位同学呢?

生:(展示课本批注)我们组重点批注的是尾联。“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此句诗歌抒情句,大意是,你如果愿意和我的邻居面对面的喝酒,那么我就把他喊过来,咱一块喝。一个“肯”字表现了对友人的尊敬,“相对饮”看出主客间的关系非常好。最后的“尽余杯”是把杯中剩余的酒全部喝掉,可见诗人至此非常高兴,尽兴。谢谢大家!

师:大家有没发觉,王鹏展同学的声音好听啊?

生(鼓掌):是的,磁性!

师:难怪王鹏展同学在最近的两次演讲比赛中分获一二等奖!王鹏展同学演讲实力雄厚,诗词研读能力同样深厚,他在解读“尽余杯”时用了“高兴”“尽兴”两个词,很有层次感。接下来是哪位同学给我们展示呢?

生:我想先给大家朗诵一下这首诗歌。

生:(朗诵)《客至》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师生鼓掌)

生:(展示课本批注)我试做赏析的是颈联。“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盘飧”“家贫”写出了诗人家境贫寒,离市集遥远,无法用丰盛的佳肴美酒去招待客人,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一个歉意。诗人如此坦诚的表达,可以看出他与友人友情深厚。“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肯”字是征询友人的意见。“隔篱呼取”表达了诗人与友人诚挚真率的友情。我的赏析完毕,谢谢大家!

(師生鼓掌)

师:感谢孙丽楠同学的朗诵和赏析,我还记得上次孙丽楠同学主持了我们班的“唐诗品诵会”,这是我们班级唐诗学习的一个重要活动,后期我们还将继续开展类似活动,共同体验唐诗美好,再次感谢孙丽楠同学(鼓掌)。我发觉,三位同学的批注有不少共性:都用了不同颜色的笔进行批注,都出现了反衬的手法,都看出了“喜悦”这一情感,都针对诗题《客至》进行了批注。那么诗歌中哪一联看出客人至杜甫家呢?

生(齐):颔联。

师生齐读: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师:我们可以用一个简短的话来概括这一联的内容吗?

师(提示):客至……

生(齐):门开。

师:客至门开,很精炼了,就是感觉少了些情感。

生(齐):喜,客至喜开门。

师:客至喜开门,很好,概括得有内容与情感。那其他三联该如何概括呢?请大家思考讨论一下,准备好了就自主上黑板书写。记得,要有内容有情感。

(生小组讨论)

(生自主板书)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同学的板书。有三位同学选择了概括尾联,可见尾联给了大家深刻的印象!三位同学的尾联概括大家最喜欢哪一个?

生:我喜欢“畅饮显乐情”。

生:我喜欢“邀邻相尽欢”。

生:我喜欢“邀邻尽余欢”。

师:我们发觉这三条概括都十分精彩,我建议大家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条、两条写到自己的课堂笔记上。颈联的板书是“远市家贫”,大家对这一联的概括,作何评价?

生:“远市家贫”有内容,没有情感。

师(追问):嗯,那请你试着完善一下呢?

生:愧疚,可以改为远市家贫有愧。

师:很好,这样颈联的概括就完美了。首联只有一位同学写了,是“等客意孤独”。老师觉得这则概括挺玄妙的。大家觉着哪一个字最为玄妙?

生(齐):“意”字挺玄妙。

师:老师也这么看,“意”字挺玄妙……

师:经过同学们课前的批注和现在的概括,这首诗歌的诗境就慢慢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了。诗境的营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情感等等。其中核心之核心是什么?

生(齐):情感。

师:赞同!诗歌是抒情的,正所谓“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对于首联情感的把握,大家似乎形成了一个共识——忧伤、孤独。在之前的批注展示环节,两位同学也批注了“反衬”这一手法。如果老师说,首联表达了诗人快乐、喜悦的情感。大家同意吗?

(生沉默)

师:大家可以讨论一下,再回答。

(生讨论)

师:有同学同意老师的观点吗?

(生沉默,迟疑)

师(引导):我们还是回归首联选取的景物吧!“春水”“群鸥”都是什么景呢?

生(齐):乐景。

师:对的,乐景可以反衬愁情,也有可能烘托乐情。

生(点头):嗯。

师(引导):首联写的是等客这件事。我们可以设身处地、身临其境的想象一下……学业繁重的你,难得放一次假,约了挚友,早上五点就起床,在家等……什么心情?

生(齐):期待。

师:会不会忧伤?我难过死了,要和两年未见的初中挚友见面,我太难过了!

生(笑):不会!

师:我们继续身临其境啊。早上五点就起床,等了一个小时,还没来,什么心情?

生(齐):焦急。

师:又等了一个小时,还没来,什么心情?

生(齐):担心。

师:我们发觉这等待中,有孤独,有期待,有喜悦,有焦急,有担心……这份情感很丰富。

师:我们学习的杜甫诗的专题叫“沉郁顿挫的杜甫诗”,我们习惯用“沉郁”来概括杜甫的诗歌风格,你是如何认识“沉郁”的?

生:消极的。

生:郁闷的。

生:抑郁的。

生:孤独的。

师:我把大家的认识概括一下:普遍认为“沉郁”是情感趋向于低徊惆怅。老师发觉大家对“沉郁”的认知失之浅表了。我们还是来看看诗词鉴赏大家是如何解读“沉郁”的。

师(PPT):叶嘉莹在《杜甫诗浅讲》中说:杜甫所写的不再是一个事件,不再是一项苦难,一份欣喜,是平生经历和感情的整体融汇,就是“沉郁”。如果给这段话找一个关键词的话?你会选择哪一个?

生(齐):整体融汇。

师:叶嘉莹先生告诉我们,杜甫的“沉郁”是诗人平生经历和感情的整体融汇,远比我们目前认识的“沉郁”要复杂、丰富。我们再回到文字的本身,来看看《说文解字》是如何解释“沉郁”的。

师(PPT):郁yù形声。字从邑,从有,有亦声。“有”为“以手持肉”之形,意为“肉食”。“有”与“邑”联合起来表示“鱼肉之乡”。本义:膏腴之地,富庶之乡。引申义:茂盛,浓郁;愁苦,忧郁……

(生恍然状)

师:以手持肉,富庶状,你手里老是拿着肉,别人会来抢,就会愁苦;你身处富庶之乡,就担心富庶不长久,而心生忧郁。所以这“沉郁”远比我们知道的要复杂,我们更应该将其解释为茂盛,浓郁,而不单单是愁苦,忧郁。

师:我们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生成的,我们的认识也许有不足、有瑕疵,但我们可以借助学者大家的观点来完善我们的认识,这样我们就会形成自己新的、更好的观点。就如这“沉郁”。我们现在知道了,这“沉郁”可能是低徊徘徊的忧伤,也可能是平平淡淡的喜乐……“沉郁”的核心应该是茂盛、浓郁、丰富、充沛……随着将来学习的深入,我们会对“沉郁”的内涵生成更为完善的认识。

师:至此,我们终于可以完善一下,刚才那个玄妙的首联的概括了。“等客意孤独”如何完善呢?

生:用几个字太难了!

师:那我们还是回归诗歌本身吧。什么是诗歌?钟嵘在《诗品·序》中写道:“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行诸舞咏。”钟嵘用了一个特别好的词“摇荡”。杜甫看到了舍南舍北的“春水”,和院子前的“群鸥”,院子里的“花径”开始摇荡性情,写出了这么好的诗歌。但是,我们会写诗吗?

生:不会啊!

师:我们是读诗的人,叶嘉莹先生用了“激荡”这个词来描述读诗的感受。今天大家都看出了邀邻相尽欢的欢愉,家贫市远的愧疚和客至家门的喜悦。这些是一对一的感动。而本诗的首联给了我们丰富,荡漾心灵的感动,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感动。既然是无穷,我们不如勇敢的留白。本诗首联的概括就用一个省略号吧!

生:同意!点赞!!

师:像杜甫这样的诗人我們称为大诗人,用英语说就是great。中西方都认为一个伟大的诗人,不仅需要艺术水平高超,还要给我们塑造一个理想的人格,给后世提供一个理想人生境界的范式。我们今天读杜甫的诗歌,我们可以深切的感受到其浓郁真挚的情感,既言客至之喜,又谈地偏市远的孤寂;坦言家贫有愧,又能隔篱呼取尽馀杯。如此好的诗歌,不读不足以激荡性情!我们在刚才孙丽楠同学朗诵的基础上,试着读出“沉郁”的感觉来。

(生齐读)

师:我没有听出诗歌情感的变化。客至的喜悦应该是什么样的语调?

生:上扬。

师:对的,家贫有愧,应该读出什么语调?

生:低徊。

师:点赞。那么首联的情感丰盈充沛,老师建议个人根据自身体悟,可高扬,可低徊。咱齐读之后,一准能产生沉郁之感!

(生再次齐读)

师:这次的诵读进步了许多,还有一个问题,老师跟大家商量一下。客至的喜悦和尽余杯的喜悦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哪里不一样?

生:尾联更喜悦。

师:我们如何读出这种更喜悦呢?

生:声音更欢快高扬些。

师:老师听了那些朗诵名家的朗诵,发觉他们喜欢把意蕴丰富的尾联读两遍,这种连读特别能体现出言尽意远的特点。下面我们再努力一次,读出诗人摇荡其中的丰富情感。

(生齐读)

师:掌声送给大家。同学们的朗诵让我们又一次走入诗境,又一次激荡了感动。我们内心的感动就是感悟诗歌的开始。杜甫的心是不死的,他心中永远有着一份博大、深厚的情感,宇宙万物的形象都能引起他内心的关切和感动。我们今天读诗,读大诗人的诗,就是要让人心不死,永远心怀感动!谢谢大家!下课。

猜你喜欢

花径杜甫诗人
登高
风声,穿过一片花径
村前古树
与诸吟长访杏花村
“诗人”老爸
愤怒
客至
绝句
想当诗人的小老鼠
No.3 最佳小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