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地的誓言》备课手记

2020-04-14陈剑华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0年2期
关键词:东北故乡土地

陈剑华

《土地的誓言》是一篇写于抗日战争年代的充满爱国情感的散文,对于七年级学生而言,是一篇难度较大的文章。如何化繁为简,突出要点,是教学的关键。

这个单元所选的文章都是表现家国情怀的作品,主题是“爱国爱家,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热爱家乡的土地人民,愿意为保卫家国奉献自己的一切”。因此,了解时代背景,是深入体会文章内涵的前提。

俗话说,“教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备课时,我先搜集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以增加对文本的理解。搜集的资料主要有: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的相关史实,东北沦陷后当地百姓流离失所的场景资料,还有《松花江上》这首传遍大江南北的抗日之歌的创作背景。

我是个喜爱音乐的人,第一次听《松花江上》这首歌时,我就被震惊了。我听到的仿佛不是一首歌,而是东北人民痛彻心扉的哭泣和呐喊: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

整日夹在关内,流浪

哪年,哪月

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哪月

才能够收回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爹娘啊

什么时候

才能欢聚一堂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军突然进攻东北三省,东北危在旦夕。为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张学良命令东北军收缴军械,不予抵抗。至1932年2月,短短4个多月,日军就占领了东北三省。东北官兵被迫携家带口,流亡关内,开始了漫长的流浪生活。当时,在西安省立二中任教的张寒晖目睹了街头几十万官兵和百姓流浪徘徊的惨景,悲愤不已。他怀着无比激愤的心情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歌曲《松花江上》。

他把这首歌教给学生唱,然后到街上教给群众唱,最后带领群众到西安城墙上唱。悲壮的歌声响彻街头,数万官兵和群众都留下了眼泪。

1941年,东北沦陷已经十年了,流浪在关内的无数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端木蕻良和萧军、萧红等东北青年作家依然过着流离失所的生活。面对这种局面,作者心中压抑已久的情感像火一样爆发了出来。他怀着对故土的无比眷恋,对日寇的无比愤怒之情,写下了这篇激情澎湃的散文。

保家衛国,回到故乡,不惜牺牲,驱逐日寇,这是端木蕻良的呐喊,也是东北人民发自心底的呐喊。

我对东北的印象,最初是源于上世纪80年代热映的一部电影——《白桦林中的哨所》。这部电影讲的是一位应征入伍的青年士兵陆星的故事。该剧以他和知青白如桦的爱情故事为主要内容,但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他养军犬的故事。陆星被部队安排养犬,他感到十分不满,甚至出现了丢失军犬的情况。在一次归来的途中,陆星迷了路,幸亏一只军犬双双救了他。后来,双双流产了,陆星把她生下来的一只小犬养大,并取名为陆陆。在一次抓捕坏人的战斗中,陆陆中弹倒下了,陆星手捧鲜花来到陆陆的墓前祭奠……

我清楚地记得,在看到这幕情景时,我流下了感动的泪水。我为狗的忠诚、勇敢而感动,为狗的牺牲而流泪,在那个情感相对单纯的年代,这样的电影让我心潮澎湃,让我久久不忘。从此,我便对东北,尤其是东北的白桦林有了极其深刻的印象。1988年,我考上了江西景德镇教育学院。入学不久,我们按要求要写一篇文章上交。我当时怀着激动的心情写了一篇很长的散文——《北方的梦》,描绘了我理想中的东北大地:广袤的白桦林,青翠的原野,皑皑的白雪,晶莹的雾凇,巍峨的长白山,清澈的松花江,还有东北三大宝(人参、貂皮、乌拉草)……中文系的张宇老师看后对我说:剑华对北方情有独钟,将来一定要去看看……我说:会的,一定会的。

2017年8月,我和一位好友冯老师来到了东北,第一次领略了东北的风光,目睹了东北大地的辽阔和丰饶。我们先后游历了呼伦贝尔大草原、太阳岛、镜泊湖、长白山,那里有辽阔的草原、成群的牛羊、明镜似的湖泊,还有参天的树木、碧蓝的天池。在东北西部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上,我们看到了洁白的羊群,湛蓝的呼伦湖,还有勤劳的蒙古人民。在哈尔滨,我们看到了繁华的中央大街,俄式风格的圣·索菲亚教堂,也看到了罪恶累累的日军“731”部队遗址。在太阳岛上,我们看到了川流而过的松花江,美丽的天鹅湖和奇特的太阳石,也参观了冰雪艺术馆;在镜泊湖,我们乘船游览了小北湖、钻心湖和鸳鸯池的风光,还看到了绵延的群山和珍奇的物种;在长白山,看到了神往已久的长白山天池。长白山天池海拔2100多米,最深处达373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火山湖,也是世界上最深的高山湖泊。它就像一面透明的镜子,镶嵌在长白山之巅。据说由于长年云雾的阻隔,看到天池的几率只有30%左右。所以,当长白山天池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的激动之情是难以形容的。同来的冯老师惊呼:我们太幸运了,看到了这么美丽的风景。

东北,地大物博,物华天宝。我们倘佯在东北辽阔的大地上,一路上树木葱郁,莽莽苍苍,满眼是青山白云,仿佛置身于绿色的海洋。那种感受,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看着窗外的风景,我又想起了八十多年前日本侵略军对我东北的残酷统治和疯狂掠夺的那段屈辱的历史,我的心情顿时沉重起来。“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瞬间在耳边回响起来。

从哈尔滨到大庆的路上,我们看到了一台台磕头机正从黑色的土地里挖掘石油,一片片农田里种满了庄稼;从牡丹江到长白山的路上,我们看到了成片成片的玉米地,漫山遍野的白桦林,还有遥远的村落,袅袅的炊烟……此时,一段熟悉的场景描写浮现在我眼前:

那里有碧绿的白桦林、奔流似的马群、蒙古狗、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煤块、赤色的足金、悠远的车铃……这熟悉的句子,不是出自端木蕻良写的《土地的誓言》吗?

可是,八十多年前,这片富饶的土地竟然遭受了日本鬼子的侵略,落入了敌人的手里。翻开历史,可以看到日寇占领东北后,对东北人民实施了极其残酷的镇压手段。日寇在黑龙江建立了臭名昭著的“731”细菌部队,把许多中国人当作活标本用于细菌武器试验。日寇公开斩杀抗日群众,以从心理上摧毁中国人民的抗日意志。这些血淋淋的史实,回想起来,无不令人怒火满腔。

日本侵占东北三省后,还在日本国内组织了许多“开拓团”,宣称东北土地肥沃,种田不交税等,前后鼓动了近三十万日本人到东北开荒种地。这些开拓团大多是日本社会底层的人民,在日本政府的鼓动下来到东北拓荒。日本战败投降后,大批日本人遭到日本政府抛弃,除了因饥寒交迫而死亡或自杀者外,其余的日本人大多留在了东北,或与当地人结婚,或被当地人收养。

在备《土地的誓言》这篇课文时,我想到的第一个核心便是:一定要把这段屈辱的历史告诉学生,把我所见到的东北风光告诉学生。我想,只有活生生的史实和活生生的见闻,才能让学生明白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为何如此之深,对日寇的仇恨为何如此强烈。只有明白了这些,才能明白什么是爱国,什么叫思念。

为此,我先设计了一个背景导入的环节,通过历史再现的形式让学生了解这段历史,以唤起学生的内心情感。主要采用PPT的形式展示“九·一八”之后东北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惨状,以及东北人民反抗侵略者的英雄事迹,让课堂气氛得到充分渲染,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其次,把握结构,从内容中体会情感。文章只有两段,两段的结构基本相同:都是先抒情,再回忆,再抒情。

以第一段为例。开篇即抒发对于家乡的强烈思念: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接着,作者转入对家乡的回忆: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手里握着一把泥土的时候,或者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深夜嗥鸣的蒙古狗,我听见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这些印在作者心灵深处的物产和景象,强烈地敲击着作者的内心,强烈地冲击着读者的心灵,让人为之动容。然后,作者再次抒发情感: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我总是被这种声音所缠绕,不管我走到哪里,即使我睡得很沉,或者在睡梦中突然惊醒的时候,我都会突然想到是我应该回去的时候了。我必须回去,我从来没想过离开她。这种声音是不可阻止的,是不能选择的。这种声音已经和我的心取得了永远的沟通。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我便能看见那大地的深层,在翻滚着一种红熟的浆液,这声音便是从那里来的。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这个我是知道的,我常常把手放在大地上,我会感到她在跳跃,和我的心的跳跃是一样的。它们从来没有停息,它们的热血一直在流,在热情的默契里彼此呼唤着,终有一天它们要汇合在一起。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越来越浓烈,却用“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这样的句式,说明作者的情感已经到了无法排解的境地。

第二段的开头仍然以抒情开头。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平静。我是土地的族系,我不能离开她。接着,作者转入回忆: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印下我无数的腳印。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颗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我吃过我自己种的白菜。故乡的土壤是香的。在春天,东风吹起的时候,土壤的香气便在田野里飘扬。河流浅浅地流过,柳条像一阵烟雨似的窜出来,空气里都有一种欢喜的声音。原野到处有一种鸣叫,天空清亮透明,劳动的声音从这头响到那头。秋天,银线似的蛛丝在牛角上挂着,粮车拉粮回来,麻雀吃厌了,这里那里到处飞。稻禾的香气是强烈的,辗着新谷的场院辘辘地响着,多么美丽,多么丰饶……作者对故乡的点点滴滴,记得那样清楚,其情其景,令人动容。最后,作者再次抒情: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夜夜我听见马蹄奔驰的声音,草原的儿子在黎明的天边呼唤。这时我起来,找寻天空中北方的大熊,在它金色的光芒之下,乃是我的家乡。我向那边注视着,注视着,直到天边破晓。我永远不能忘记,因为我答应过她,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以读为主,读中悟情,是我设计的出发点。怎么读?样式要多一点:范读、领读、齐读、个读等,都要上阵。只有反复诵读课文,才能让学生领悟课文的真正内涵,才能领悟到作者内心的强烈情感。

品读要领:依据内容读出作者的情感。“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这句要读出强烈的思念之情。“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深夜嗥鸣的蒙古狗,我听见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这一段要读出幸福的回忆之感;“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平静。我是土地的族系,我不能离开她。”这几句要读出与故土融为一体之感;“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这两句要读出坚定的意志感。“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这三句要读出悲壮感,读出作者愿意为解放家乡而献身的精神。

文章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人称的变换,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

排比:“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手里握着一把泥土的时候,或者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

反复:“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这句话不仅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而且用了寓情于物的写作方法,变主动为被动,把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写成了故乡对自己的召唤,更加深刻地体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厚之情。

拟人:“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

比喻:“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

呼告:“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增强了文章的气势与感染力。

文章的结尾,由第三人称变为第一人称,看似突兀,实则是作者情绪由平稳深沉到激越迫切的体现,这种人称的变换,更能体现作者强烈的情感,更能激发人们情感的共鸣。

在写作手法上,对比手法的运用十分明显。纵观全文,作者怀着强烈的情感,通过对东北故土的美好回忆和国土沦丧后的流亡生活的对比,抒发了对故乡的强烈思念,以及对日本侵略者的刻骨仇恨,字里行间充满了爱国爱家的情感。

如何理解文章的标题,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要点。单从句子上看,“土地的誓言”,应该是指“土地发出的誓言”,但从文章的内容来看,这种理解显然不对,应该是作者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什么誓言?文中有很多地方可以找到答案:“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到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这就是作者的誓言——为了家乡的解放,愿意付出一切。这种直白的呼告,蕴含着强烈的情感和坚定的决心。

由于这是作者在激情状态下写出来的文章,文中的一些词语需要联系当时的情景深入体会。例如,“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泛滥”一词常用于贬义,指江河湖泊的水溢出,造成灾害,也指坏的思想影响广泛。但在此处,却是“贬词褒用”——指的是作者的心情如决堤之水滔滔奔涌,不可阻挡。这个词更生动地写出了作者激愤狂放的心情,恰到好处。又如,“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这里的“洪流”,既指东北大地里丰富的油气资源,也指作者内心汹涌的情感。再如,“我是土地的族系,我不能离开她。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印下我无数的脚印。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颗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我吃过我自己种的白菜。故乡的土壤是香的”。这段话中“族系”一词,指的是“我”是故乡养育出来的人,故乡就是“我”的母亲;“埋葬过我的欢笑”,指的是作者对故园里曾经留下的欢乐时光的留恋和痛惜。这句话中的“埋葬”,用词很重,寄寓了作者深沉的情感。

学习本课,还离不开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要把对珍爱每一寸土地这个观念植入学生的心中。土地,是万物生长的基础,是人民生活的源泉。从小培养学生珍爱土地的意识,对于他们养成关爱家园和保家卫国的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如作者端木蕻良在《我的创作经验》一文中所说的:“土地传给我一种生命的固执。土地的沉郁的忧郁性,猛烈地传染了我,使我爱好沉厚和真实,使我也像土地一样负载了许多东西。当野草在西风里簌簌作响的时候,我踽踽地在路上走,感到土地泛溢出一种熟识的热度,在我们脚底。土地使我有一种力量,也使我有一种悲伤。我不能理解这是为什么,总之,我是负载了它。而且,我常常想,假如我死了,埋在土里了,这并不是一件可悲的事,我可以常常亲尝着。我活着好像是专门为了写出土地的历史而来……土地是一个巨大的影子,铺在我的眼前,使我的感情重添了一层辽阔。当感情的河流涨起来了,一个人就想起了声音和词句。夏天和秋天,积水和水沟一般平了。泪水和眼眶平潮了,泪珠就滚落了。”

讀了这段话,就不难理解作者为什么对故土的情感如此深厚,就不难理解作者跳动的心,喷涌的热血,还有泛滥的热情。此时,诗人艾青的诗歌《我爱这土地》回响在我的耳边: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首诗写于1938年11月,当时日寇入侵华中地区,武汉失守,艾青和很多青年文艺工作者撤退到桂林。在写作背景上,这首诗和《土地的誓言》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所以,学习《土地的誓言》一课时,很有必要联系这首诗来学习。艾青在诗中把自己比作一只鸟,写出了对土地的思念和热爱——到死也要把羽毛烂在土地里。诗中通过“被暴风雨所击打的土地”“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等意象来比喻正在遭受日寇摧残的祖国,用“温柔的黎明”来比喻对祖国解放的希望等,表达了对侵略者的无比愤恨和对祖国获得解放的强烈希望。诗歌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作结,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母亲的强烈的爱和依恋,升华了主旨,凝聚了情感,具有撼人心魄的力量。

我又想起了另一首值得比较阅读的诗——《我用残损的手掌》: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这首诗是戴望舒于1942年所写,当时抗日战争正处于相持阶段。诗人戴望舒在香港参加了抗日救国运动,后被捕入狱。在狱中,诗人怀着满腔悲愤写下了这首爱国诗篇。诗歌的上下两段结构相似,如双峰对峙,充满激情。诗人在第一节中将对祖国的强烈的爱集中到残损的手掌上,通过摸索,找寻祖国的大好河山;第二节,作者用热烈的语言想象祖国的可爱和未来的美好,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祖国的热爱和依恋。

深挖内涵,横向比较,是教学《土地的誓言》这篇课文时需要着重注意的方向。以读会意,读中悟情,读出作者内心不可遏止的激情,理解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和作品的主题,是教学本课时的重要方法。

猜你喜欢

东北故乡土地
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
Make ’Em Laugh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月之故乡
《故乡》同步练习
大东北的春节
故乡
土地流转信托模式分析
故乡常在我梦里
分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