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千水库施工导流规划与导流建筑物设计
2020-04-14金宏洲
金宏洲
(遵义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贵州 遵义 563002)
沙千水库位于贵州省赤水市长沙镇境内沙千河上,水库总库容为642×104m3,正常蓄水位为452.00 m,死水位为425.50 m。水库枢纽主要由挡水大坝、泄洪表孔、取水建筑物和放空兼冲沙建筑物等组成。水库规模为小(1)型,工程等别为Ⅳ等。大坝为堆石混凝土拱坝,主要建筑物大坝、坝顶溢流表孔、取水兼放空建筑物级别为4级,导流建筑物为5级建筑物。由于沙千水库坝址处河谷狭窄、两岸山高坡陡,所属沙千河属典型山区雨源性河流,坝址以上流域面积较大,洪水来势凶猛、峰高量大且汇流集中,加上河床部位坝体浇筑仓面较小,汛前浇筑量大且不具备分期导流布置场地条件[1-2]。因此,结合坝址两岸的地形、地质条件,研究优选与工程实际相匹配的施工导流方案及各项技术措施,是确保水库枢纽顺利施工建设的技术关键[3]。
1 工程水文地质条件
1.1 地形地质条件
坝址处河谷为对称性较好的“V”型斜向谷,河床平缓顺直。两岸以陡峻坡地为主,局部为陡坡或陡崖,综合坡度48~52°,近坝冲沟不发育,山体整体结构稳定。两岸山体高出河床200 m以上,坝区出露岩层主要为砂岩夹粉砂质泥岩、泥岩等,岩层产状为N35°~55°W/SW∠4°~6°,岩层总体倾上游偏左岸。坝址河床覆盖有0.3~1.0 m冲洪积砂卵砾石及碎块石,两岸缓坡多为残坡积粘土夹碎石及崩塌积块石覆盖。
1.2 水文气象条件
水库坝址处以上流域面积为55.6 km2,主河道长为13.3 km,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 740×104m3。水库所处沙千河流域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降水较丰沛。降雨多发生在5—10月,尤以5—7月最为集中。多年平均气温为18.0℃,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 228.7 mm,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 145.2 h,平均相对湿度为83%,平均无霜期为354 d,多年平均风速为1.5 m/s。
2 施工导流规划
沙千水库为小(1)型水库,挡水建筑物为堆石混凝土拱坝,最大坝高为66.0 m,坝顶长为190.4 m。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 303—2017)相关指标确定,沙千水库导流建筑物为5级建筑物,施工导流标准采用5年一遇(P=20%)的洪水标准[4]。沙千水库第二和第三施工年度汛期之前可浇筑到412.00 m和458.00 m高程,相应拦洪库容为9.06×104m3和642×104m3,两个汛期拦洪库容均小于1 000×104m3;临时度汛洪水标准取10年一遇(P=10%)洪水,相应入库洪峰流量Q10%=254.0 m3/s。水库施工分期设计洪水成果如表1所示。
表1 沙千水库大坝施工分期设计洪水成果
根据表1中4个时段的分期设计洪水分析成果,结合大坝汛前浇筑量较大、施工场地狭小等特点,应尽量延长枯季施工时间。11月—次年4月洪水流量与12月—次年4月相差较小,相比枯季施工期较长,与大坝汛前浇筑目标所需时间较长匹配。因此,沙千水库施工导流时段优选在11月—次年4月,相应5年一遇导流流量为Q=29.4 m3/s。
3 施工导流方案比较
坝址处为基本对称的“V”型河谷结构,枯水期河水面宽6~25 m,河水深0.2~1.5 m。由于坝址处河床非常狭窄,坝体浇筑仓面较小,根据坝体结构特点及堆石混凝土施工工艺要求,采用明渠导流不利于坝基开挖,施工干扰较大,影响坝体堆筑速度[5]。隧洞导流虽投资较高,但其作为峡谷地区首选的导流方式,其施工安全和施工干扰等方面均较明渠导流优。结合沙千水库坝址处河谷狭窄、地形条件不利于布置导流明渠等特点,设计优选全段围堰挡水+导流隧洞过水的导流方式[6]。导流隧洞有两种方案:①改建左岸已有电站引水隧洞作为导流洞,②右岸新建导流隧洞。导流隧洞比选方案如图1所示。
方案一:改建坝址左岸电站已有引水隧洞作为导流洞。引水隧洞总长为593 m,断面约为b×h=1.5 m×3.0 m,隧洞进口高程为412.00 m,出口高程为408.00 m。经复核计算,已成引水隧洞,其断面尺寸无法满足施工导流及度汛需求,需将隧洞进行全段拓
图1 导流隧洞比选方案示意
宽改造或设置支洞并对隧洞进行局部拓宽。但由于已成引水隧洞高程较高,在坝址上游设置支洞连接已成引水隧洞时,上游围堰需高达15 m,上游围堰工程量巨大。因此,方案一采用全段拓宽改造引水隧洞较为经济合理,设置上游围堰并对隧洞出口明渠进行拓宽处理。
方案二:在河床右岸新建导流隧洞,总长为295 m,并设置上下游围堰。
经分析,两种方案均能满足施工导流及度汛要求,但改造扩挖已成隧洞工程投资为837.2万元,较新建隧洞方案753.7万元高83.5万元,且隧洞较长(长为593 m),拓宽改造难度大、施工工期相对较长。另外,沙千水库枢纽上坝公路布置在左岸,左岸改造已成隧洞施工过程中,会严重影响进场公路及库区出行的交通需求。新建导流隧洞施工复杂度略低、综合造价经济效益较高,且相对工期较短,对工程成本和进度控制有利。因此,经技术、经济等方面综合比选后,优选全段围堰挡水+右岸新建导流隧洞的导流方式。
4 导流方式及程序
沙千水库堆石混凝土拱坝其汛前主体工程浇筑量大,且水库坝址处河谷狭窄、所属沙千河流域洪水来势凶猛,不适宜采用明渠导流或分期导流方式。根据拟定的导流方案,结合施工进度安排。大坝施工导流方式如表2所示。
表2 水库枢纽施工分期导流方式(汛期Q10%=254 m3/s,枯期Q20%=29.4 m3/s)
5 施工导流建筑物设计
5.1 导流隧洞
图2 导流隧洞平面布置示意
隧洞洞身段顶拱,根据开挖地质情况挂网喷C20混凝土(厚为10 cm),设置随机锚杆,并在隧洞进、出口20 m范围以及地质较差洞段设置I14型钢支撑,间距为0.75 m。导流隧洞进口段、出口段、封堵段以及不良地质段(Ⅳ、Ⅴ类围岩)采用0.4m厚C25钢筋混凝土衬砌,并在顶拱范围内回填灌浆。其余围岩较为稳定洞段采用挂网喷混凝土方式支护。进出口引渠底板及侧墙采用C20混凝土衬砌,厚为30 cm;土质边坡段侧墙浇筑C20混凝土挡墙,墙底厚为1.0 m。
5.2 围堰设计
根据选用的导流方案和大坝施工进度安排,拟采用拦蓄枯季导流时段5年一遇洪水的上、下游不过水围堰。经分析比较,上、下游围堰均采用土工布防渗土石围堰。
1) 上游围堰
上游围堰堰脚距大坝上游开挖边界约26 m,堰前水位取导流隧洞宣泄Q=29.8 m3/s(P=20%,11—4月)时的上游水位为406.58 m。堰顶高程取408.00 m,最大堰高为6.5 m。堰顶宽取6.0 m,堰顶长为60.0 m,上下游坡比均为1:1.5。围堰基础清挖至强风化层后,堰体迎水面采用砂垫层整平后铺设土工布防渗,并采用0.6 m宽的均质土装编织袋护坡,围堰填筑完毕,进行充填灌浆。
2) 下游围堰
下游围堰堰脚距大坝下游开挖边界约36 m,堰前水位取导流隧洞宣泄Q=29.8 m3/s(P=20%,11—4月)时的下游水位为396.80 m,堰顶高程取398.00 m,最大堰高为3.0 m。堰顶宽取4.5 m,堰顶长为25.0 m,上下游坡比均为1:1.5。堰体迎水面铺设土工布防渗,采用均质土装编织袋护坡。堰体利用坝基开挖土石渣填筑,因水库坝址河段枯水期常年流量很小,堰基渗水量也较小,下游围堰基础不考虑防渗灌浆处理。
5.3 施工度汛
沙千水库为小(1)型水库,最大坝高为66.0 m。由于大坝为堆石混凝土拱坝,施工度汛洪水标准取10年一遇(P=10%)洪水,相应入库洪峰流量Q10%=254.0 m3/s。坝址河床较窄,堆石料运输入仓强度较小,经对浇筑强度估算,大坝在第1个枯季4个月内全坝段可浇筑至410.00 m高程(高于坝址段河床约10 m),浇筑混凝土量约为3.75万m3。若只由右岸导流隧洞泄洪度汛,则导流隧洞断面较大,投资较高,因此,须在坝面预留缺口参与度汛分流。根据施工进度计划,沙千水库第2施工年度汛期之前全坝段浇筑至408.00 m高程(高于坝址段河床约8 m),两侧坝段浇筑至412.00 m高程,在溢流坝段预留宽30 m缺口,深为4.0 m,以满足安全度汛要求。
6 结语
充分研究大坝枢纽布置、堆石混凝土拱坝施工工艺特点,对施工导流和度汛方案进行了详细对比分析和论证,得到如下结论:
1) 从技术、经济等方面,对改建已成隧洞和新建导流隧洞方案进行对比论证,表明:新建导流隧洞+上下游围堰一次性拦断河床的导流方案,能有效解决坝址区河床狭窄、施工场地布置紧张问题,施工安全性高、干扰小,满足导流及度汛要求,且有利于工程成本、工期等控制。
2) 选择11月—次年4月的导流时段,洪水流量Q=29.8 m3/s,尽量延长枯季施工时间,相对导流流量差异不大,有效兼顾了大坝浇筑时间及度汛安全。
3) 汛期采用大坝断面缺口+导流隧洞联合泄洪方案,通过分流泄洪既不影响大坝整体浇筑,同时也缩小了导流隧洞尺寸,工程投资经济效益得到较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