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2020-04-14文/安奇
文/安 奇
我国对中小企业的界定
2003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第二条中指出,本法所称的中小企业,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增加就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由国务院负责企业工作的部门根据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报国务院批准。
2011年6月18日,我国出台《中小企业划行标准规定》,该规定明确了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的企业划分规模。以工业企业为例,参照国际惯例,确定了以从业人数、销售额和资产总额三项指标共同作为划分企业规模的依据。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者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京津冀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内源融资是融资渠道首选
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初创期主要靠自有资金创业,以向亲友借款或民间集资、拆借等方式筹集,很难通过银行贷款筹措资金。即使是步入发展期,内源融资仍然是小微企业的首选融资方式。与外源融资相比,小微企业内源融资可以减轻信息不对称,降低融资成本。
银行贷款是融资主渠道
外源融资是指企业通过一定方式向企业之外的其它经济主体筹集资金,吸收其他经济主体的储蓄,以转化为自己投资的过程。伴随中小企业自身发展需求带来的技术进步和生产规模的扩大,依靠内源融资这一单一的渠道获取资金,很难满足中小企业发展需求,外源融资成为中小企业获得大量资金的主要方式。主要包括:银行贷款、发行股票、企业债券等,此外,企业之间的商业信用、融资租赁在一定意义上也属于外源融资。近年来四大国有银行已逐步探索出为广大中小企业客户提供融资服务的有效模式,并建立了相对完整的中小企业融资产品体系。
在一定程度上依赖非正规金融借贷渠道
由于信息相对封闭、资产抵押能力弱等局限,中小企业从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融资面临较大的约束。因此,民间金融无疑成为企业的重要融资渠道之一。民间借贷的利率基本都在央行规定的贷款利率的4倍以上。一般来说,民间借贷的年利率是贷款额度的三成到五成,有的甚至高达六成以上,这往往取决于当地民间借贷的市场情况以及资金需求的紧迫程度。尽管民间借贷的利率较高,但民间金融的借贷过程简便迅速,能更好地适应中小企业经营灵活性和满足其应急资金需求。
京津冀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原因
企业管理水平落后,人才短缺
大部分中小企业自身条件不足,管理模式一般选择粗放式经营,存在管理不够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经营透明度较低、信用等级不高等问题,以至于无法通过银行的资信审核。商业银行追求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中小企业的规模较小,可作为抵押的资产不足,又缺乏担保机构,商业银行为了规避高昂的成本以及潜在的风险,宁可放弃为企业提供贷款。中小企业起步较晚,内部高层管理人员一般由家族成员组成,管理技能和管理水平不高。中小企业缺乏必要的人力资源规划和培训,员工的就业发展和福利待遇得不到保障和提升,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抵押式担保能力不足
现行的不动产抵押担保贷款方式存在诸多不合理性,银行发放贷款要求企业须提供相应的抵押式担保。大部分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因陋就简,有限的资金主要用于维持正常运转,厂房、设备方面投入并不多,不能提供有效的抵押式担保。尤其一些民营高科技企业受到了更严重的约束,这类企业在物业方面比重很小,抵押贷款方式无疑是一道高门槛。也有不少中小企业因其土地、厂房所有权证不全,不符合抵押贷款条件,因此不能获得银行贷款。另外,许多银行在不动产抵押评估、登记、公证等环节收费标准高,且标准不一,加重了企业负担,而且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抵押率较低,使得中小企业通过抵押实际得到的贷款数额相对较小。在贷款趋势增长缓慢的背景下,数量剧增的中小企业想要先一步获取更多满足自身发展经营的中长期贷款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甚至承担更高的贷款利率。京津冀中小企业为满足中长期投资而付出高额的融资成本,轻则导致企业现金流在一定时间内缩水,重则面临着资金链断裂而破产倒闭的风险。
证券市场门槛较高
在现代金融市场中,准入门槛较高的证券市场是企业自有资本的主要来源。以深交所举例,其对上市公司的盈利要求实际上与主板市场趋同,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多数中小企业。深交创业板相对前者上市条件门槛较低,但是对发行股本数和公司盈利状况的要求对中小企业来说仍然压力重重。即使是最发达的北京市中小企业大多数也难以达到发债的标准。通过对比近几年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上市条件,证券上市对主体资格与财务状况进行了严格的要求。其中,以中小板与创业板上市为主要融资方式的中小企业在证券上市方面仍然面临较大的压力。在净利润方面,中小企业需要连续两至三年盈利,对一些创业型的小企业来说,净利润仍需达到每年不少于 1000 万元,这使很多初始投资就较少的小企业很难达到发行要求;在收入方面大部分中小企业很同时很难达到千万甚至亿的规模要求。京津冀地区中小企业在严苛的证券上市条件下,同样很难获取充足的资金融资,这也是其融资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较少
目前我国尚未形成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我国金融体制始终保持着国有经济导向,将贷款更多地的投向国有大型企业。现行的融资体制主要是为了适应国有企业外源融资需要而建立的,改革过程中的金融资源的配置结构都被锁定在国有银行与国有企业的链条上。对中小企业而言,这种在政策支配下成长起来的金融机构难以提供与其匹配的金融服务。
走出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
加强主体建设,提升融资能力
京津冀中小企业要优化资金管理制度,要在不断尝试中形成一整套适合自身发展的科学的资金管理制度,而且京津冀中小企业需要明确自身融资目标,只有明确了自身的融资需求,才能找到最为合理的融资渠道。同时,要加强培养高素质、高水平、高水准的专业型财务管理人员,对企业自身管理和未来发展出谋划策。最后,需要明确员工的考察制度,中小型企业发展初期容易形成“任人唯亲”或由于员工稀缺所以忽视考察的情况,在发展初期并不会出现明显问题,但在中期就会集中爆发影响企业发展,所以需要有专门的负责人员以及完善的考核制度,做到“权责分明”,以能力进行考核,同时对各个部门的人员的工作责任和义务进行明确的划分,为企业规范化发展打造一个牢固的基础。
加强金融服务创新融资功能
2018年2月25日,天津首家融资超市——北辰融资超市正式挂牌运营。该超市是天津市首家集金融、担保、租赁、股权交易等众多金融行业机构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同时不同于传统金融行业,该超市的门户网站实行了全天候服务功能。超市里销售的商品,即入驻了该机构的金融产品。这个约800平方米的融资超市,汇集了10 类金融服务机构,分别对应着不同的4个服务区以及5类中介服务机构。融资超市以服务为主,为该区2200余家中小型企业对接了不同类型的60余家金融服务机构,实现了高效的电子化对接,实现企业与机构间的双向选择,同时通过大数据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提高了合作成功率,从而有效的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途径单一等问题,京津冀地区应进一步开展这种金融创新融资服务,从而为中小企业和金融机构都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知识产权是他们拥有的最强有力的支撑,也是最大的财富,通过对知识产权保护,进行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的质押,银行和政府也要加强知识产权评估的对接,从而解决这一类型企业的融资问题。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由于中小企业融资难、税负重,政府办事难,种种环境因素导致公司盈利状况很差,不得不采取一些财务上的处理,如制作多本账簿应对不同部门或者利用财税制度漏洞等。这样企业的财务报表就缺乏可信性。而银行对这类企业的信用评价低,出于风险控制的考虑,就缺乏向这样的企业发放贷款的动机,导致企业融资难,从而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这对于商业银行开展关系型贷款融资服务无疑是非常不利的。
俗话说得好,“打铁还需身自硬”,建议政府财税部门研究制定针对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的税费减免政策,减轻中小企业的税费负担,以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此外,京津冀地区由于经济水平、资源禀赋不尽相同,在协同发展过程中很可能造成发展不均衡的情况,三者内部也要做好合作交流,优势互补,推进京津冀三地产业对接,加快三地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