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卡西平+左乙拉西坦方案在小儿癫痫临床治疗中的可靠性
2020-04-14黄国玲陈红兵
黄国玲 陈红兵
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妇儿分院 1 儿童神经内科 2 儿童消化内科,重庆市 404100
癫痫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多见的神经科疾病,小儿时期极易发生癫痫。小儿癫痫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并且时常不定期发作,将对小儿的身体健康、认知功能等造成极大影响[1]。临床上对于小儿癫痫的治疗,通常采用抗癫痫药物以改善病情,并对脑电图痫样放电加以有效控制。所以,科学选用抗癫痫药物,在小儿癫痫疾病治疗与控制方面意义重大。现为了解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在小儿癫痫治疗中的临床运用价值,选取我院所收治的120例癫痫患儿予以分组治疗探讨,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19年4月所收治的小儿癫痫患儿120例,所选患儿皆满足小儿癫痫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按治疗方案不同,将研究对象分成参照组与联合组。参照组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3~9岁,平均年龄(5.16±1.36)岁;病程5~15个月,平均病程(9.65±1.59)个月;癫痫类型:19例简单局限性发作,16例单纯部分性发作,14例复杂部分性发作,11例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强直痉挛性发作。联合组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3~10岁,平均年龄(5.39±1.45)岁;病程6~14个月,平均病程(9.74±1.68)个月;癫痫类型:21例简单局限性发作,18例单纯部分性发作,13例复杂部分性发作,8例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强直痉挛性发作。对比以上两组患儿的临床基础性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本次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儿皆满足癫痫诊断标准与分类标准;皆存在程度不等的口唇抽动、单侧面肌抽动、咽肌阵挛性抽动等症状;癫痫发作4次/月以上;脑电图检查显示脑部有尖波、尖棘波等;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且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患儿存在心肝肾等疾病、重度感染性疾病、遗传代谢病;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占位性疾病;对本次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近期内服用其他抗癫痫药物治疗。
1.3 方法 参照组:对该组患儿予以奥卡西平(Novartis Farma S.p.A生产,批准文号:H20171032)治疗,具体用法为:初始剂量8~10mg·kg-1·d-1,分2次服用;之后依据患儿病情,增加药物剂量,每次增加量控制在5~10mg·kg-1·d-1,最大用量应控制在48mg·kg-1·d-1以内,持续用药半年。联合组:对该组患儿予以奥拉西平与左乙拉西坦治疗,具体用法为:其中奥拉西平用法同上,左乙拉西坦[UCB Pharma S.A.(比利时)生产,批准文号:J20160085]用法为:初始剂量5~10mg·kg-1·d-1,分2次服用;7d后增加药物剂量,每次增加量控制在5~10mg·kg-1·d-1,最大用量应控制在60mg·kg-1·d-1以内,持续用药半年。
1.4 观察指标 采取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LSC-CR)对两组患儿的认知功能情况加以判定,主要包含3个方面,即操作智商、语言智商、总智商,分别简称PIQ、VIQ、FIQ。其中前两者总分在0~50分之间,后者分值在0~100分之间,得分越高,说明患儿认知功能越理想,得分越差,说明患者认知功能越差[2]。另外,对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与统计,且进行组间对比。
1.5 疗效判定标准 (1)临床疗效判定标准[3]:经治疗后,患儿的癫痫症状基本消失,治疗期间癫痫发作次数明显下降,下降幅度为90%~100%,为基本治愈;经治疗后,患儿的癫痫症状显著改善,治疗期间癫痫发作次数下降,下降幅度为75%~90%,为显效;经治疗后,患儿的癫痫症状有所缓解,治疗期间癫痫发作次数有所下降,下降幅度为50%~75%,为有效;经治疗后,患儿的癫痫症状并未改善,治疗期间癫痫发作次数下降幅度在50%以内,为无效。总有效率等于基本治愈率、显效率与有效率三者之和。(2)脑电图改善情况判定:脑电图检查显示癫痫放电完全消退,为控制;癫痫放电下降>50%,为显著好转;癫痫放电下降<50%,为好转;较治疗前,脑电图并无改变,或癫痫放电增加,为无效。总有效率等于控制率、显著好转率、好转率之和。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情况比较 联合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参照组的78.3%;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212,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情况比较[n(%)]
2.2 脑电图改善情况比较 参照组患儿治疗后脑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63.3%,联合组为88.3%;组间脑电图改善总有效率相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31,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脑电图改善情况比较[n(%)]
2.3 治疗前后WLSC-CR评分情况比较 两组患儿治疗前PIQ、VIQ、FIQ相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的PIQ、VIQ、FIQ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PIQ、VIQ、FIQ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WLSC-CR评分情况比较分)
2.4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参照组中有18例发生不良反应,3例轻微皮疹、4例消化不良、6例嗜睡、5例意识功能障碍,其发生率为30.0%(18/60);联合组中有5例发生不良反应,2例轻微皮疹、2例嗜睡、1例意识功能障碍,其发生率为8.3%(5/60)。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90,P<0.05)。
3 讨论
相较于成年人,小儿癫痫的发病率更高;而一旦患病,诸多因素会对患儿的认知功能造成不良影响,如因疾病所导致的脑结构损伤、药物治疗等。因此,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对保证患儿的身体健康及家庭生活,具有重大意义。临床上通常采取抗癫痫药物治疗小儿癫痫,奥克西平就是较为常用的一种。但临床实践表明单用奥拉西平治疗小儿癫痫,虽可获得一定的效果,但并不理想,且极易引起不良反应[4]。鉴于此,临床上提出采取联合用药的方式加以治疗,如奥卡西平与左乙拉西坦联合治疗小儿癫痫,效果理想[5]。左乙拉西坦属于新型抗癫痫药物,其可与突触囊泡蛋白结合,调整神经递质的释放,继而达到治疗癫痫的目的。该药物在小儿癫痫疾病治疗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如起效迅速、药效长、生物利用度高、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等,且药物动力学平稳,能避免对机体肝功能的损伤,因此,该药物在临床上得到了极为广泛的运用,且获得了好评[6]。
本文结果显示,联合组治疗后总有效率、脑电图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参照组,这表示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在小儿癫痫疾病治疗上,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且能改善患儿的脑电图。联合组患儿治疗后的PIQ、VIQ、FIQ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参照组治疗后,这意味着对小儿癫痫患者采取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儿的认知功能。另外,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这意味着上述两种药物联合治疗,不良反应少,更为可靠。
综上所述,对癫痫患儿予以奥卡西平与左乙拉西坦联合治疗,不但能取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改善患儿的脑电图,提升患儿认知功能,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