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桂林市道路系统畅通化提升策略

2020-04-14

住宅科技 2020年3期
关键词:老城区桂林市路网

0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城市经济飞速发展,城市道路的供给功能已无法满足日常的交通需求,导致交通拥堵情况日益严重。城市道路系统是城市发展的象征,城市道路网的密度、道路等级和道路布局体现了一个城市道路体系的完善性。产生道路交通拥堵具有十分强烈的随机性,归因于不同个体出行时间的不同性、出行方式的多变性、出行路线的差异性等因素。除此之外,受气候环境、交通事故等因素的影响,不同道路的实际通行能力也会增加一定的可变性。因此,如何在这种随机多变的环境之下,解决目前城市所产生的道路交通拥堵问题已迫在眉睫。

1 城市道路系统概念

通常广义下的城市道路系统是指在城市范围内由一定密度和形式的道路组成的网状结构,根据不同等级、功能及区位的道路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城市道路系统对城市的用地发展布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影响着一个城市的用地布局,也体现着一个城市的发展方向[1]。狭义上的城市道路系统是指车行要素和人行要素共同组合而成的道路系统,包括城市高速公路、快速路,主次干道和支路,人行步道、健康绿道和绿色骑行道。本文通过对桂林市城市道路拥堵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提出相应的原则及畅通化计算方法,最后得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以缓解和改善城市拥堵问题。

2 桂林市城市道路拥堵的原因

桂林向来以旅游名城的形象著称,从古至今拥有着两千多年的城市发展历史。在考虑自身地貌结构特色和城市性质后,不断地探索与发展,提出了以“保护漓江水域,向西延续发展”的战略性发展规划(《桂林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通过建立临桂新区,将城市中心逐步向桂林市西面的临桂县城(即临桂区)转移,把桂林市划分成两个不同的功能区。老城区主要负责旅游、休闲、购物的功能,而新城区则担任政治、经济和科技为一体的城市综合职能。在未来的城市道路交通中,这样的城市规划布局可以起到缓解交通压力的作用[2],但随着桂林市人口的不断增长与旅游业的繁荣,老城区的人口密度越来越大,交通压力也在与日俱增。同时,桂林市老城区作为市区的主要功能区之一,近年来政府及相关部门已不断完善相关道路政策及有关法规,但其交通压力仍十分巨大,而造成桂林市城市道路拥堵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城市道路交通规划预见性低,交通规划弹性差。由于经济建设发展和不同领导人提出不同的建设理念等诸多因素,再经过长期城市演变发展,导致了桂林市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整体性不强、缺乏预见性,逐步形成了如今的桂林市老城区格局。近几年来,城市化进程在飞速增长,带来的是城区人口的快速增加,交通工具使用的水平也在不断上升,给原有的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带来巨大的挑战。主要体现在车站、医院、大型商场等公共聚集场所上,由于部分公共设施在空间上处于高度集中的情况,导致人车混杂,各种交通拥堵现象也不断凸显(图1)。除此之外,由于经济条件和科技水平等因素影响,老城区在发展过程中忽略了地下和高空空间的规划,许多公共建筑物没有建造地下停车场,部分道路交汇处也没有考虑设置紧急通道等原因(图2),从而导致了道路交通拥堵情况的发生。

图1 公共场所

图2 道路交汇点

图3 杂乱建筑

图4 占道经营

(2)局部旧城改造更新缓慢,影响城市道路发展规划。据有关部门统计,到 2018 年底,未进行改造的城中村有数十个,杂乱无序的老小区有上百个。这些城中村和老小区土地利用率低,杂乱建筑多(图3);道路狭窄,而且被各种小摊、私家车辆等霸占了部分公共空间(图4),如发生消防、急救等情况,车辆将很难进出,不仅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威胁小区内居民的人身安全,也使城市安全管理难度加大。这些问题既严重阻碍了桂林市城市道路用地的更新发展,也给桂林这一“旅游名城”形象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除此之外,由于过度考虑城中村和老小区居民的个人利益,导致现在老城区改造的难度在不断加大,改造的过程也是十分艰难,严重影响了老城区内部及其周边区域的路网建设,从而影响了整个城市的道路系统。

(3)慢行交通系统发展不均衡。目前,桂林市的慢行交通系统建设匮乏,只在局部地区建设相对完善,在其他边缘地区基本无建设或建设缓慢,城市布点不均衡。慢行交通系统布置较好的主要体现在各大景区、大型商业圈等中心地区慢行交通系统(图5),城区边缘地区相对较差(图6),在整个城市的,缺少整体性和连接性,导致现有的慢行交通系统无法满足居民的日常出行交通要求。而且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选择机动交通工具的数量也随之增多,导致道路资源变得更加紧张,原本狭窄的慢行空间被机动车道挤压,且有些道路路况较差、功能参差不齐,存在大量交通混行的现象,这也是导致交通拥堵的重要原因。

图5 商业区

图6 非核心地段

(4)待发展的城市公交系统。近年来,桂林市有关部门对于公共交通系统逐渐重视起来,对公共交通发展的投入资金也是逐年加大,公交路线在不断增加,公交车数量也在不断上升。桂林市市区常住人口超过100万,属于II 类大城市,公交出行占比应达到20%比较合理,但在2018 年桂林市居民出行优先选择出行方式的统计调查中,优先选择公共交通出行仅占13%,大部分桂林市居民出行的优先选择还是以电动车为主,占比约33%。桂林市公交发展还是存在着许多问题,集中体现在:公交车运行效率低、候车时间长、晚点率高、公交线路网覆盖率低,车厢内人员拥挤等,这些问题都会导致居民出行不选择公共交通。除此之外,在各个景点之间公交车的连接性不高,而且市区内景点分布较广,没有考虑公交车与其他交通工具之间的换乘,公交卡充值办理麻烦,这些原因都是居民不优先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影响因素。因此,构建完善的城市公交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交通拥堵的压力。

3 城市道路布置原则及畅通化计算方法

3.1 城市道路布置原则

基于以上道路拥堵产生的原因分析,城市道路系统的布局形式应该考虑城市用地现况、主要大型客货交通集散中心的区位,并结合地表情况、水域分布、铁路线路及现状道路系统,因地制宜规划最终的城市道路系统。不同职能的城市有着不同的地形条件,因此有着不同的城市道路交通网络形态。城市道路系统的布局原则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交通便利原则。在满足城市基本交通需求的前提下,城市道路系统布局应在城市整体发展空间规划下进行。城市道路系统首先应该满足的功能是交通功能,道路是联系城市和交通之间的经脉。

(2)建造经济原则。城市道路系统布局除了要满足其基本的交通功能外,还应当为未来市政工程及各种基础设施管线的布置留有余地,在不破坏城市现有的自然条件下,如山体、水系等,保证合理的道路网密度,城市各个分区之间要有合理数量的交通干道相连接,与城市用地规划相结合。

(3)环境保护原则。在环境保护方面,城市道路系统布局不能对生态格局造成破坏,应满足城市规划发展中对环境保护的要求。在保证不影响城市发展的前提下,要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这是促进高水平、高质量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必不可少的保障。

3.2 城市道路畅通化计算方法

针对有些路段较多、结构复杂的路网,一般的路网畅通度计算方法难以用计算的方法进而全面优化。但在保证畅通度标准明确的前提下,提出不同等级道路在整个路网中的影响值而得到的畅通度近似算法,并分析其影响因子——道路密度和道路饱和度,在有限的运算数据中,通过计算道路饱和度,即可得到路网畅通度[3]。

路网畅通度是基于路段统计的原理,计算一定范围内的道路畅通度加权平均值,以不同的道路在整个路网中贡献度得出权重比,计算公式如下:

公式中:Ru值代表范围内的路网畅通度;i表示道路等级,n表示路段总数;Lj中j为不同路段,L为总长度;Ruj为路段j的畅通可靠度;σi为i等级道路的权重比;i值从1~4分别表示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及支路。不同的道路对整个路网贡献值占比会导致道路交通量的变化,道路交通量可根据不同道路的机动车里程值占路网总机动车里程值的比例计算得出。

根据公式可总结出,在同样的路网配置基础下,交通需求没有发生变化,道路越多,路网的密度变大,整个路网的承载能力也就变大。因此得出结论,桂林市的道路交通系统要想提高整个路网的畅通度,在交通需求不变的条件下,可以加大路网内的道路密度,减少交通拥堵的现象。

4 桂林市城市道路通畅优化改造策略

4.1 增加道路网密度,优化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建设

正确处理现状道路交通的问题,并与未来道路发展规划相联系,使道路交通承载能力跟上城市建设发展的步伐。对现状不合理道路进行优化调整,从改造和整治两个角度入手,在道路改造方面,要以城市总体发展布局为基础。首先,通过明确道路功能,增加道路网密度,建立道路分流组织系统,强化市区与市域的道路衔接度和通畅度,把桂林市城市道路系统打造成一个功能明确、级配分明的网状结构;其次,在道路整治方面,以解决道路通畅度为总出发点,对于断头路等情况,务必加快规划改造方案,将断头路打通,融入连续的道路交通系统;除此之外,还应增加道路绿化基础设施建设,以道路形象设计为依据,展现桂林“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名城”的荣誉称号。

4.2 加速城市老城区和新城区建设

在桂林城市迅速发展的同时,要把老城区改造与新城区建设相结合。从发展历程角度上看,桂林市城区发展具有先后性,正是这种发展过程带来一定的城市交通拥堵,所以,解决桂林市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方法,在合理规划的前提下,将部分老城区大量人流聚集的设施向新城区搬迁,如学校、医院、工厂等,并置换各大景区周边的用地,在降低老城区交通需求的同时,也让新城区快速发展,更快起到分流与疏解老城区交通压力的作用。

4.3 积极推进慢行交通系统,大力提倡共享单车和步行相结合的发展

在旅游城市中,慢行交通必不可少。根据桂林市的特点,对不同功能区提出相应的慢行交通规划策略,如规划和建设各大景区和城市水系周边的人行道绿道和骑行绿道,构建协调的慢行交通体系。在推进慢行系统发展的同时,处理好慢行交通系统和机动车及公共交通系统的接驳和换乘问题(图7)。慢行交通和公共交通的结合属于低碳出行[4],不仅可以保护环境,还能有效地解决大部分道路交通拥堵问题。

图7 交通换乘意向图

4.4 加快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设

明确政府职能,建立高效管理机构;完善经营制度,规范运营管理;构建科学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编制合理的交通规划,增加公众参与度,提出公交出行理念[5],加快桂林市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设。为了改善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必须积极推进公共交通发展战略,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并融入桂林市快速公交系统,加强新城与老城之间的衔接,加快打造连接新老城区的云轨建设项目(图8),充分发挥公共交通优先的优势。

4.5 强化交通法制建设,建立交通社区管理体系

城市道路交通能否有序运行,不仅关系到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是否完善,还与交通参与者和执法部门有关,要高度重视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首先应加强交通法制宣传建设,其次要强化交通执法监督机制。要建立监督机制,加强执法监督,尤其加强社会监督。此外,应培养居民的交通安全意识,让居民积极参与交通安全宣传工作,同时增强企业与其他组织的协同作用,共同构建现代交通社区管理体系。

图8 比亚迪云轨

5 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每个城市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交通问题,城市交通拥堵现象越来越严重。本文通过分析造成桂林市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原因,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其中包括加强道路交通基础建设、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与慢行交通、打造交通社区管理体系等,可对其他城市的道路交通系统规划提供参考和借鉴。

猜你喜欢

老城区桂林市路网
六点一百分
杧果布丁
日出老城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桂林中学
百年辉煌擘画未来——2021桂林市主题美术作品展作品选登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老城区是夜经济的“灵魂”
九江市老城区住区空间形态演变原因研究
基于卫星遥感图像自动提取路网与公路路网的校核比对
高速公路路网复合通行卡(CPC)管理方案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