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下跨境电商“信任”鸿沟问题的解决机制
2020-04-14副教授副教授
刘 洋 副教授 邱 玲 副教授
(1、重庆广播电视大学 重庆 400052;2、重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重庆 400044)
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不断升级,产业链协同更是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而不断革新,全球范围内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成为挑战,如何在全球竞争格局取得供应链优势成为经济竞争力的重要衡量指标。随着现代物流体系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升级与迅速发展,数字产业链创新融合电子商务、物流体系、采购和快递等领域,实现不断创新发展。现代产业链在互联互通的商业场景下,建立起更加强大的生态链。目前,数字技术与供应链的融合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2017年,我国物流与供应链市场规模约265亿元,在未来五年内,我国供应链服务市场价值复合增长率有望保持10%左右,2023年我国物流和供应链服务市场价值将达到 378亿元。中国的供应链业态将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跨境电商在供应链体系中担任举足轻重的角色,各平台间的供应链差异化将决定企业竞争力与中国在整个跨境电商行业中的地位。
我国跨境电商的“信任”鸿沟问题
虽然跨境电商近几年得到快速发展,但是由于信息的真实性问题,“假货”问题凸显。国内跨境电商货源地质量把控难、物流过程不透明、快递信息被修改等问题,成为消费者对跨境电商的主要疑虑。跨境电商区别于一般电子商务,主要体现在货物跨境运输、产源地的特殊性、运输过程更长以及跨境支付等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目前,我国跨境电商企业仍面临着较为严峻的考验,市场环境、监管条件与多方企业经营情况等多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较多监管风险因素使得物流行业需要更为严密的质量监控与信任把控。图1显示了数字技术应用下跨境电商面临的“信任”软肋。
第一,信息孤岛增加了跨境电商的运行风险,不利于获取消费信任。全网层面上的供应链数据难以获取,存在较为严重的信息孤岛。供应链跨度随着跨境运输而增大,企业之间的交互成本变高。供应链中的企业信息都分散于各自供应商,企业之间很难有统一的ERP系统,导致企业之间的信息割裂,难以实现全供应链上的信息贯通。从生厂商、采购方、运输、销售到消费者之间很难有一个共同编码的平台来存储、处理、共享和分析数字信息资源,导致很难实现海量数据和信息的资源价值,无法访问的数据状态更无法实现信息核对,因此增加了“信任成本”,也无形中导致交易成本增加。
第二,供应链跨度之大,客观造成商品的真实性难以保障,从而形成信任鸿沟。跨境电商从产源地到消费者会经历一个较长的供应链,从境外采购货物更需要对产品本身进行把控,但是由于境外物流技术不能够保证,无法追溯产源地,导致无法保证真实可靠的商品信息。更长的供应链涉及更多利益相关者,信息被篡改的可能性更大。整个供应链信息存在诸多信用交接环节,系统对接工作十分繁重,增加了对接成本与“信任成本”,面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无法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性。
图1 数字技术应用下跨境电商面临的“信任”软肋
第三,目前跨境电商征信评级缺乏有效标准,不易凝聚信任基础。企业间由于信息孤岛的存在,很难与上一级之外的联系者保持“信用价值”的有效传递。没有有效的信用评级,投资者或将无法获得贷款与融资服务,生产商或将无法传递商品价值,导致供应链因信用缺失而断链。社会物流行业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不兼容与不通畅等问题,将导致社会化生产关系中的“信任成本”越来越高,社会资源不断被重复消耗,尤其是信任资本,这在很大程度上将降低整个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形成规模化的“信任信息”,成为产业界与学界急切关注的问题。万物互联的数据基础亟需技术来支撑与创新融合,最终在技术的基础上实现多方信任。
区块链技术有益于破解跨境电商的“信任”鸿沟问题
(一)区块链技术的特性
区块链技术可以用来存储数字交易记录,以确保业务流程中各参与方可以访问这些信息记录,并且保证信息记录的安全性。每一笔交易完成后,数字账本都会进行更新与验证,使其成为安全、永久的交易记录。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性、非实名、透明共享、平等以及不易更改等性质,因此赋予数据传输与记录可追溯、可关联验证与审计的功能。区块链的自身性质赋予万物互联、数据真实的低成本信任数据的解决方案,从而为数据基础设施构建带来了坚固的基础,实现买方、卖方和物流供应商等多参与方信任与快速互动。
区块链具有不可篡改的特性。通过数学原理建立的信用机构能够低成本的建立信用机制,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中心化信用创建方式。区块链改变了以往个人信用、制度信任的模式,转变为机器信任的模式。区块链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形成链式数据结构,运用密码学方式保证其不可篡改和仿造,存储在区块链的商品流通信息与交易信息对账户身份是高度加密的,授权情况下才可以对数据进行访问,保证了数据和个人隐私的安全性。
区块链的本质是分布式账本。作为分布式账本,商品流通信息被记录在多个节点上,访问节点时可以看到单个节点对应的完整账目,对于数字交易记录而言,可以确保业务网络中多参与方访问和查看记录,数据也可以在节点中被安全保存,理论上单个节点被修改并不会导致数据真实性的破坏,因此能够防止被人为贿赂与记录虚假信息。单独记录账目的节点还可以保证供应商、消费者和物流平台等参与方实现更快捷的审计。因此,区块链带来了新的交易共享与信息流通方式。这更有利于扩充既有的B2B集成技术,例如EDI、XML和基于API的B2B。区块链对于供应链而言最大优势是建立共享、安全的信息记录方式,整个供应链中的参与方能够了解商品流通整个流程与详细信息,因为详细的交易与流转信息会被共享给各参与方,以便信息无障碍流通与检查。这将有效提高供应链效率和改善多方协作,简化争议解决流程,极大提高流通效率。区块链作为一种对等的网络,即点对点传输,能够减少传统网络的传输节点,是非中心、依靠用户群而形成的信息交换互联网体系。透明化、可信规则的建立,带来可追溯的链式数据结构,提高了可信度与可靠性。
区块链为智能合约提供执行环境。智能合约加入区块链的作用过程中,确保了贸易行为参与方履行义务,更方便监督参与方行为,使贸易行为得到可靠保障。区块链作为一种机器信用,能够很好地提高交易双方信任程度,交易效率也随之得到保障,履约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区块链是交易制度上的创新,其开放共识的优秀性质使采购、生产、物流与销售能够在节点中得到更好记录,供应链中的信息记录真实性和透明性消除了对中介与第三方平台的依赖。这可以有效降低“信任成本”,也可以避免网络攻击带来的系统破坏。
区块链技术的特性如图2所示。
(二)区块链技术重新定义跨境电商的商业规则
区块链以其优秀的特性,在物联网和物流领域实现天然结合。区块链降低物流成本,追溯物品的生产与配送过程,必将提高供应链管理效率。通过在区块链上记录零售供应链上的全流程信息,实现产品材料、原料、起源和历史等信息的检索和追踪,提升供应链上信息的透明度和真实性。区块链自身技术逻辑将带来新一轮的社会网络、商业规则与数字经济的重新定义。
图2 区块链技术的特性
区块链重新定义社会网络。区块链带来最低成本的信任机制,使得在整个供应链乃至社会网络中能够依靠商品流通信息累积诚信度,第三方平台也可以借此不断积累被信任能力,打破仅维持上下链中的短暂信任链。人类将在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近乎零成本的超大型合作信任网络,必将带来商业模式与商业形式的巨大变化。
区块链重新定义商业规则。区块链通过避免人为干预数据信息,形成一套“智能合约”,即一套以数字形式定义的代码。区块链不易更改与透明共享的性质从根本上强化了参与主体之间的信任联系,按照既定规则在商业生态中行使自身权利与协同发展。通过不可逆转的智能合约能够有效规避人为干预,从而带来新的商业文明。传统意义上的基于熟人关系的供应网络已经不再适用于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基于透明规则的开放式合作,区块链技术塑造新的商业规则,创造一个完全可信与被完整执行的规则体系,使企业之间的商业信任差距缩小,使企业、机构、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更加扁平化。区块链真正将人类文明从“契约文明”社会过渡到“规则文明”社会。
区块链重新定义数字化商业生态。区块链催生新的数字经济生态,目前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区块链技术能够实现数据这一新的生产要素的功能最大化,让参与者从数据获取、存储、分析处理和共享的整个链条发生根本性变化。由于信任机制的介入,这一裂变式发展阶段能够催生数字经济新业态的潜力。
(三)区块链技术有效整合跨境电商供应链过程
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跨境电商供应链体系中,可以构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跨境电商领域应用的真实场景,破除横亘在跨境电商业务中品牌商、渠道商、零售商、消费者之间的“信任”鸿沟。图3显示了区块链技术应用下跨境电商供应链的有机整合,能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
图3 区块链技术整合跨境电商供应链示意图
区块链技术能够彻底追溯商品的真实性,从源头保障商品可信任。区块链的分布式特性能够完整保留每个节点上的账本信息,单个节点的修改操作并不会改变网络其他节点中的账本内容。区块链后续验证式的链式结构不断强化前面区块的内容,使账本内容具有更强的不可更改性。卖方的货物从产源地将会被记录信息,因此具有很强的可追溯性。当产品具有可追溯性,也就大大降低了假货风险,区块链技术在追溯与信息实时性上,从原材料到成品的每个环节都会被授权记录为数字签名,这些数据会被记录到电子档案中。一旦产品出现问题,客户或者海关可以通过数据库查询货物真实信息。由于区块链对信息具有不可篡改性,因此信息的真实性可以得到保障。
区块链技术能够全程监控商品物流过程,从过程上对商品信任程度进行把控。物流平台借助区块链技术,能够准确记录每件商品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运输流通直到销售的全过程。真正实现一物一码的正品追溯,这一过程是全流程的,能够细节还原到任意节点。商品在被写入区块链后,商品配送过程中的起始日期、地点、运输方式和入境报关单号等信息都会被记录,能够准确还原每一件物品的配送流程。
分布式记账实现物流过程实时监控。每一次的配送信息被写入节点,实时监控带来的追责售后更加便捷且责任明晰。由于赋予交易主体间的记账权限,商品从发货到收货都会被实时记录,因此一旦货品发生损坏,追责将会变得十分容易,管理机构根据信息数据做出决策。由于配送实现实时监控,沟通成本也随之降低,要求对物流公司进行整改也可以实现时效性,大大减少逆向物流成本。
分布式账本整合物流全过程信息跨越“信任”鸿沟。由于进行实时监控,因此区块链技术打通了品牌商、物流平台、政府(海关)和检测机构的信息追溯渠道,能够对供应链全过程,即采买、生产、流通到销售的全过程进行信息整合,这意味着跨越了横亘在多方参与者之间的信息追溯屏障,真正做到跨越“信任”鸿沟,多方参与者能够更好利用可信任数据。
区块链能够解决跨境支付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从交易终端保证供应链运作可信度。点对点传输技术使直接交易成为可能。区块链的点对点技术,简单来讲,就是用户之间可以直接进行转账和交易,不需要经过中间机构确认和授权。跨境支付收费高昂原因之一是层级代理结构,而区块链的分布式存储和点对点的传输方式消除中间层级代理,使双方直接交易。
分布式共识算法与智能合约建立起的数字货币,能够很好地提高效率。由于跨境电商面临货币多样性问题,较难实现统一口径,这也是导致跨境支付收费高昂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清算中心,每个国家需要不断转换直至对方国家的参与方接收。区块链运用分布式公式算法和智能合约建立了一套系统内部交易的数字货币,这将使交易双方避免繁琐的转换货币步骤,在结算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区块链技术在跨境电商中的现实应用困境与启示
(一)区块链技术在跨境电商中的现实应用困境
首先,由于黑客通过多重签名漏洞与算法攻击,使得加密数字货币存在威胁,区块链一直面临着安全性问题。安全问题集中在生成与保护私钥、中心化共识过程、防止智能合约代码漏洞等方面。量子计算将会是突破基于密码学构建的区块链所存在问题的主要途径。区块链自身成本、效率与安全性问题需要得到密切关注,打通区块链之间的脉络,实现跨链技术的突破,完成链与链之间的价值传递,成为重要的技术攻克方向。如果缺乏行之有效的跨链技术提供配套服务,每一条链将会形成独立的价值网络而不能相通,整个区块链网络价值无法达到最大化。在此基础上,仍需要对区块链的基础平台提出相对成熟的架构要求,以此作为技术支撑。
其次,底层平台操作系统相当复杂,因此亟需技术人才进行区块链的底层技术研究。区块链的重要性已经为整个社会所认知,但是依然缺乏相应的人才培养机制,整个区块链技术人才依然稀缺。推动与教育平台的合作,以实现更多的传统技术人员转化为区块链技术人才。区块链核心人才需要集合核心系统、影视、密码学、跨链协议、算法的混合型人才培养机制,将系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技术才可以拥有生命力。
(二)启示
区块链技术的植入,有益于促进跨境电商的“信任”鸿沟问题破冰,因此这种技术在我国跨境电商发展中的应用价值较为明显。但与此同时,当前区块链技术在跨境电商的应用也面临现实困境,由此本文最终得到以下启示:
首先,重视区块链的安全风险,形成系统性的安全评估。政府应当加强立法工作,建设国家安全风险预评估体系。及早对重点领域开展预评估,做好预防措施,实现对跨境数据流动、信息内容管理、网络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等领域的安全监控。在此基础上,更好发挥区块链去中心化和不可更改的特性。
其次,加强区块链技术的基础性研究。区块链技术虽然能够被广泛运用于各类行业,但是仍处于发展早期,风险和挑战仍不断演变。政府、企业和第三方中介机构应当建立战略合作联盟,形成共同开展区块链技术基础性研究的组合体,在重点安全领域开展试点项目以建立区块链研究基础,尽早开展基础性研究,实现区块链与跨境电商业务的有机融合,为跨境电商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最后,合理引导区块链技术向跨境电商以及关联行业渗透。区块链作为热点技术,成为国内许多主体应用的重要“工具”。受到羊群效应影响,不少主体存在盲目跟风行为,容易导致区块链技术形成较大“泡沫”。为此,政府必须采取有效对策,合理推动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尽量消除“泡沫”。政府应当加大宣传和引导,使社会大众更客观理性地看待区块链技术,避免盲目投资与使用。同时,也建议政府相关部门研究跨境电商等行业与区块链技术结合的有关指导意见,为区块链技术有效应用于跨境电商领域提供积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