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整合视角下区域农产品流通效率评价
2020-04-14董晔卉
董晔卉
(湖南交通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湖南衡阳 421009)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稳步提升,我国农产品生产加工业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就,但就目前来看,我国农产品的供需关系还处在失衡状态。结合我国现阶段农产品的供求现状能够看出,农产品流通作为供求双方的中间环节,农产品流通效率对供求双方维持平衡关系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如何保障农产品顺利流通,合理减少流通环节,提高农产品市场整合程度,便成为了如今国家和消费者共同关注的重点。近年来,我国众多专家学者就农产品流通效率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同时得出了较多富有价值的结论,为我国农产品流通业提供了大量技术支持。但是结合我国现阶段农产品实际供求状况来看,有必要通过市场整合视角来进一步对农产品流通效率进行分析,提高农产品的流通效率,为我国农产品供求关系的长期稳定提供保障。鉴于此,本文以我国31个省份在2009-2018年间的食品零售价格作为数据样本,借助方差分析法对市场整合视角下的区域农产品流通效率开展评价分析,旨在为我国农产品供求关系的长期平衡提供理论支持。
理论基础
(一)市场整合与农产品市场整合
市场整合也被称之为市场一体化发展,强调的是不同市场之间所具有的价格均衡关系,确切而言,是不同产业市场之间商品价格的相互约束与促进,同时也是在商品价值和消费者消费水平不断变化的环境下的一种必然行为。
农产品市场整合是指市场整合大环境下农产品市场的改革,农产品价格的变动趋势和市场格局的调整与市场整合趋势相一致,即不同农产品市场之间也存在着产品价格的约束和促进,其可以参照市场整合方式从空间、时间层面对农产品市场进行分析。
(二)流通效率与农产品流通效率
流通效率体现了商品流通时商品产出和投入的对比。商品流通产出体现的是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各项产出,主要有商品产出数量、发生总额和售后服务质量等。因此,对农产品流通效率的评价也可以通过宏观、微观两个层面进行。
市场整合视角下区域农产品流通效率评价
(一)农产品流通效率的评价方法及其选择
对农产品流通效率的评价大致可以分为定性评价法和定量评价法。结合我国现阶段农产品流通市场的发展趋势,本文选择市场整合法和DEA法对农产品流通效率进行评价。本文首先根据农产品市场整合情况来对其流通效率进行评价,进而再通过DEA模型对农产品流通效率做最终评价。
(二)农产品市场整合的评价方法及其选择
方差分析法较其他评价方法更加适合对商品价格进行评价,其能够将复杂的外界影响因素纳入到评价范围内,进而使得评价结果与真实情况更加贴近。因此,基于方差分析法的以上优点,本文选该种方法来对农产品流通效率进行评价。
(三)基于方差分析法评价农产品市场整合的步骤
本文以各省份相对价格指数方差分析作为研究方法,以对全国农产品流通效率进行分析,具体分析方法如下:
构建三维面板数据。在借助相对价格方差开展分析工作时,应当建立时间、地区与商品三维面板数据。设时间跨度为t,地区数量为m,商品种类为k,进而建立t×m×k的三维面板数据。构建三维面板数据要求所选取原始数据具有连续性和可获取性。
计算相对价格差异。基于“冰川成本模型”理论,本文构建一阶差分模型对i地区和j地区第t年的第k种商品价格指数进行分析,具体公式为:
计算价格差异残差。引起商品价格变化的主要原因包括商品自身的异质性和市场环境两类因素。考虑到两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本文选取均值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具体公式如下:
计算相对价格方差及市场分割指数(IMS)。本文首先对k种商品之间的相对价格方差(Var(qijt) )进行计算,进而通过IMS计算出两地区相对价格方差的立方根,表达形式如下:
如若计算某地区商品市场分割指数平均值,则可求出该地区和相关地区市场分割指数平均值。
方差分析及检验。可以根据IMS指数来直接评价某地区的商品市场分割情况,但为了验证价格方差的稳定性,本文进一步选取Im-Pesaran &Shin W-stat(IPShin)检验法对农产品市场分割指数进行检验。
实证评价
(一)数据处理与检验
样本选择与来源。本文选取我国在2009-2018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食品零售价格作为数据样本。同时,考虑到我国各省份数据样本的差异性和连续性,本文将我国各省份划分为四个区域,即东部、中部、东北和西部。食品种类包括粮食、油类、肉类、蛋、水产品、蔬菜和水果七种。所有数据样本均为我国农业部官方网站所发布数据。
数据计算结果。本文首先通过市场整合法计算出我国31个省份在2009-2018年的市场分割指数,进而再求出各省份每年的市场分割指数算术平均值,根据平均值对各省份进行排名,结果如表1所示。
通过表1计算结果可以得出,我国各个省份农产品市场分割指数均呈现出逐年降低的趋势,其中辽宁、西藏等省份变化趋势不显著。通过分析各省份排名可知,内蒙古、河南、湖北分别排列在前三位,北京和天津分别排列在第5位和第11位,湖南排列在26位,说明我国各个区域内部省份之间的市场分割情况差异明显。
表1 31个省份农产品市场分割指数
表2 四个区域整体农产品市场分割指数
本文接着对我国各个区域的整体农产品市场分割情况进行分析,如表2所示,可以得出,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之间的农产品市场分割情况差异并不明显,各个区域整体的农产品市场分割指数与全国农产品的发展趋势相符,也是呈现出在动态中逐年下降的趋势。
单位根检验。为了进一步检验表2分析结果与我国各省份市场分割指数的真实变化趋势是否相同,本文借助Eview 6.0中的IPShin检验法对各省份的农产品市场分割指数进行面板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携带截距项和同时携带截距项、趋势项的IPShin检验结果均显示,我国四个区域在1%显著水平上均拒绝含有单位根的原假设。表明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的农产品市场分割指数的逐年变化趋势稳定且显著,农产品流通效率也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二)实证结果分析
从表4可以看出,在考察时间内,全国及四大地区市场分割指数的波动降低态势较为明显。从全国层面来看,2011年的农产品市场分割指数最高,为0.176,2017年农产品分割指数最低,为0.1;我国东部地区农产品市场分割指数最高和最低的年份同样为2011年和2017年。通过划分时间段来分析,我国2014-2018年农产品市场分割指数平均值低于2009-2013年。同时,我国东部、中部和东北地区农产品市场分割指数平均值均低于全国水平,且中部地区最为显著。
表3 我国四个区域农产品市场分割指数的IPShin检验结果
表4 四个区域农产品市场分割指数
(三)对农产品流通效率的评价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我国在2009-2018年间农产品市场的整体整合效果比较乐观,各省份农产品流通效率逐渐提升,这主要得益于我国现阶段农产品市场的合理管理机制,同时随着我国农产品市场开放力度的逐年增大,使得农产品市场化程度不断提升。虽然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整体呈现出东高西低的情况,但我国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农产品市场整合程度并不低于东部地区,甚至中部地区近些年的市场整合程度高于东部地区。通过我国不同地区农产品市场的发展情况能够看出,我国各省份农产品流通效率均处于较高水平,且各地区农产品流通水平差异较小,说明我国农产品市场正处于稳定的整合时期。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我国各省份农产品市场分割指数均呈现出逐年降低的态势,辽宁、西藏等区域变化幅度较小。根据各区域农产品流通效率排名,内蒙古、河南、湖北三个区域分别排列在前三位,北京和天津排名分别为第5位和第11位,湖南排列在第26位,表明我国各区域内省份之间的市场分割情况差异较大。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之间的农产品市场分割情况差异相对较小,各个区域整体的农产品市场分割指数同样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在全国层面上,2011年我国农产品市场分割指数最高,为0.176,2017年的农产品市场分割指数最低,为0.1;同时我国东部和中部地区农产品市场分割指数最高和最低的年份同样为2011年和2017年。在2014-2018年间,我国农产品市场分割指数平均值低于2009-2013年间。同时,东部、中部和东北地区农产品市场分割指数平均值低于全国水平。
(二)建议
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提高农产品物流效率。我国现阶段农产品流通渠道仍旧比较单一,大部分农产品都是通过合作社、商户自营等方式流通的,这显然已经难以满足消费者对高质量农产品的需求。政府应该积极引导农商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增设农产品流通营销合作社,鼓励投资者在城镇创建农产品营销网点;增加农产品广告发放数量,进而将各个农产品的特色、优势清晰地呈现出来,激发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购买欲望,进而实现流通效率的持续提升。
提高农产品种植和加工的机械化程度,增加农产品生产效率。农产品流通效率的高低直接受到农产品生产效率的影响,因此应该提高农产品的机械化程度,减少低效率的人工生产,实现产品加工一体化,进而保证农产品的持续货源。
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构建合理的运输安全管理体系。我国部分地区的交通设施尚不完善,尤其在农村地区的道路设施较差,车辆运输效率较低,这不仅使得农产品的流通效率大大下降,还增加了农产品在运输途中损坏、变质的可能性。所以政府应该进一步完善我国各个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同时完善相关运输管理体系,改善物流环境,为农产品的运输提供设施和政策便利。
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来进行农产品营销。我国应该大力开设农产品专属的电子商务平台,通过该种方式不仅可以让更多消费者通过线上了解相关农产品信息,还能够使得更多商户进一步宣传农产品,为商户和消费者搭建一个快捷的沟通平台。这样商户和消费者就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及时跟踪商品的物流信息,进而提高农产品的流通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