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零售业规模发展的内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2020-04-14邵运川副教授教授

商业经济研究 2020年7期
关键词:零售业城市化门店

邵运川 副教授 方 海 教授

(1、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财贸学院 江苏淮安 223003;2、西安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西安 710021)

引言

随着社会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新的零售行业越来越注重采用线上、线下、物流紧密结合的发展模式,这为传统零售行业带来了全新变革与转型机会。采用线上数据智能分析、线下消费者体验以及智慧物流相结合的新零售业,可以为消费者带来更好体验,满足消费者多方面需求,同时也为零售行业增长提供了新的突破口。总的来说,零售业规模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弭元英通过对影响我国零售业规模的诸多因素进行全面分析,认为人力成本、物流发展水平与物流成本、地方经济发展程度等是影响零售业规模的根本因素,并且还建立相关数学模型进行更加细致的分析。张武康和郭立宏等从企业运营和发展的视角,对影响零售业规模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认为零售企业规模、销售能力、资金流、人才储备与应用、零售企业领导人的管理能力等是影响零售业规模的关键。焦石和李晓东等从城镇化和城市空间发展的角度,对影响零售业规模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认为地方经济发展程度、人口分布情况、人口密度等是影响零售业规模的关键要素。湛泳和聂欣等从零售行业本身出发,对影响零售业规模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认为行业利润、从业人数、成本等是影响零售业规模的关键要素。仲伟周和郭彬等采用针对时间线的研究方式,对我国不同发展时期的零售业规模进行统计以及建模分析,认为社会经济发展程度、零售业从业人数、城镇化发展水平等都是影响零售业规模的重要因素。

分析影响零售业规模的要素,对商品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总的来说,可以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对零售业的影响进行分析,来探究其与零售业发展的关系。

指标选取

本文将零售行业规模定义为零售行业总销售额,其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零售业从业人数、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程度等。本文将这些因素分为两大类,即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内在因素主要是指零售行业本身的要素,比如从业人数、营业面积等,也包含多方面内容,本文选取从业人数、营业面积、门店数量三个要素作为衡量内部因素的指标。外部因素主要是指经济发展水平,也包含多方面内容,本文选取生产总值、城市化率、人口总数三个要素作为衡量外部因素的指标。具体介绍如下:

第一,从业人数。从业人数是指从事零售行业的总人数,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而变化,一般来说,零售行业从业人数增加可以说明零售业规模扩大,即可以简单认为从业人数和零售业规模呈正相关关系。但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该规律也存在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

第二,门店数量。可以认为门店是零售行业门店总数。一般来说,零售行业规模会随着门店数量的增加成倍数增长。但是该规律也不能完全适用,尤其在大的经济环境疲软时期,门店数量的盲目扩张有极大可能会降低零售行业规模。

第三,营业面积。营业面积即零售业门店面积总和。一般来说,营业面积越大,则意味着零售业规模越大,即零售业规模和营业面积呈正相关关系。

第四,经济总量。经济总量即GDP,即国民生产总值。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标,GDP增长率更是判断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GDP增长率越高,零售业规模增长也越快,即两者呈现正相关关系。

图1 内部因素与零售业规模

图2 外部因素与零售业规模

表1 根检验结果

表2 协整检验结果

表3 Hausman和F检验结果

第五,人口规模。人口规模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总数,可以采用每年年末的人口总数衡量人口规模大小。人口规模决定该地区总的消费需求,一般而言,人口规模越大,消费能力就越强,零售业规模也就越大,即两者呈现正相关关系。

第六,城市化率。城市化率即某一国家或地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一般而言,城市人口较农村人口拥有更强消费能力,所以城市化率越高就意味着消费能力越强,零售业规模也越大,即两者呈现正相关关系。

实证分析

(一)数据收集

探寻并收集我国2009-2018年零售行业数据和经济发展数据,重点关注零售业从业人数、门店数量、营业面积、经济总量、人口规模、城市化率六大指标每年的增长率,对其进行简单分析,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中,图1为内部因素与零售业规模,图2为外部因素与零售业规模。

为了更加直观,将从业人数、门店数量、营业面积、经济总量、人口规模五个指标进行对数化处理,而城市化保留原数值。可以看出无论是内部因素还是外部因素,对零售业规模都有很大影响,但具体模型还需要详细的数学分析。

(二)模型分析

对数据采用相关性检验的方法进行分析,根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协整检验估计结果如表2所示,Hausman和F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表中所有数据均表示在1%的水平上显著。

零售业伴随经济和社会发展而发展,经济总量、人口规模、城市化率等外部因素对其的影响理应大于内部因素。结合上述相关性分析,可以初步考虑采用一般线性回归模型来描述零售业规模变化情况。一般线性回归模型如下:

其中,S为零售业规模,Xi为各个变量,A为截距,B为系数,C为残差项。

(三)模型实证

为了保证所有数据的有效性,采用LLC和IPS方法,对原始数据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其结果如表1所示。从中可以看出,经济规模和城市化率并没有通过该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但是在一阶差分条件下,其在1%或者5%的水平下显著,所以可以认为其为一阶单整序列,适合进行回归分析。

为了分析各个变量的长期协整性,采用KAO方法进行协整检验,其结果如表2所示。KAO检验方法在该显著水平下拒绝了原假设(原假设为不存在协整关系),即各个变量存在协整关系,这进一步说明数据适合回归分析。

表4 回归分析

为了确定模型选择形式的准确性,采用Hausman和F检验方式进行判断和选择,其结果如表3所示。在Hausman检验条件下,其拒绝了原假设,确定其为固定模型。在F检验条件下,F1拒绝了原假设,而F2服从了原假设,可以说明截距还存在显著性的差异,因此在回归模型的基础上加入变截距参数会更加准确。

对零售业规模影响因素的数据采用回归分析,得到各个估计系数结果如表4所示。

由表4可知,零售业规模的回归分析模型如下:

零售业规模=-3.29+1.097*从业人数+0.274*营业面积+0.185*门店数量+0.603*经济总量+0.048*人口规模+3.321*城市化率 (2)

可以看出,采用回归模型得到的结果较为理想,其拟合优化度的值也较为合理,并且各个变量和零售业规模的关系也较为符合显著性水平。

从式(2)中可以看出各个变量对零售业规模的影响程度。内部因素,即从业人数、营业面积、门店数量对零售业规模均有影响,且影响均为正向;从影响程度上来说,从业人数影响最大,营业面积次之,最小的是门店数量。外部因素,即经济总量、人口规模、城市化率对零售业规模也有很大影响,并且其影响比重要大于内部因素;从影响程度上来说,城市化率影响最大,经济总量次之,人口规模最小。总的来说,这个结论符合经济学以及我国零售业发展规律,并且也进一步说明城市人口有很强消费能力。

猜你喜欢

零售业城市化门店
门店零售与定制集成,孰重孰轻
效率才是新零售业本质
如何突围购物中心打造火爆门店!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城市化”诸概念辨析
我国城市化对零售业发展的实证研究
轨道交通推动城市化工作
雕塑的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