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探讨

2020-04-14许文祥廖浩博

运输经理世界 2020年9期
关键词:符合要求摊铺碾压

文/许文祥、廖浩博

1 就地热再生的适用条件

沥青混凝土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主要运用于处理沥青混凝土面层厚度在4cm以上,且范围比较大的连续返修路面中,比如车辙、松散、龟裂、摩擦系数不足、波浪、反射裂缝等。

2 施工原理及施工程序

2.1 路况前期调查及评价

全面掌握高速公路运行各个阶段的资料,比如设计、施工、养护等方面;进入施工现场实地调查和分析,了解检查路面结构、坡度、弯道、外观等方面。外观检查就是要确定路面损害的形式、频度以及程度等方面并对其进行病害分析与评价,从而可以综合分析技术、资金、时间等各个方面,保证最终的处理方案符合要求。

2.2 基础数据采集及分析

使用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施工前,应该全面调查和分析路面,充分了解原路面的技术参数,比如强度、摩擦系数、渗水系数、平整度、弯沉值等方面的参数等;充分了解病害问题,例如车辙类型、深度、裂缝的形式等,了解中下层、基层等部位的实际情况。对路面进行大范围的钻芯取样处理,然后了解材料的性能等方面,并且能够分析沥青含量、矿料级配等方面,综合分析了解各个方面性能,检查确定其是否符合技术标准,保证工程各个方面都做出充分了解再进行施工[1]。

2.3 施工方案确定及再生混合料设计

重点做出调查和分析,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案。在路面就地热再生的施工中,混合料的设计是初级工作,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具体可以包含如下几个方面:明确具体的再生剂类型、用量;明确具体的沥青材料回收加入量、新集料的用量等;检查确定混合料的性能,经过多项试验后确定最为合理的剂量组合形式。

2.3.1 原材料分析

配合比在设计开始前,首先要分析其必要的原材料,比如回收沥青混合料、拟用再生剂与新沥青和集料都需要取样分析。从回收沥青材料的分析角度讲,通常应该明确具体回收沥青材料的集料级配、沥青含量以及技术参数等方面。再生剂的选择也非常重要,主要是融化油、回收剂、混合油等方面,选择的过程中,分析老化沥青和再生剂实现黏度能够保证沥青含量符合路面的要求,保证其硬度达到标准。通常来说,低黏度的再生剂应用到老化沥青黏度比较高的条件下,最终可以确定合适的再生剂类型,然后确保其试验技术参数合格。新沥青材料与新集料在检测过程中,要根据技术标准实现试验检测,要保证其符合技术要求。

2.3.2 配合比设计

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明确具体的回收沥青材料加入量、沥青用量以及沥青材料级配和用量等方面。回收沥青材料的掺加量应该结合具体的沥青混合料的用途以及质量等方面,保证掺加率符合要求。在矿料的选择中,应该根据再生剂方面的设计级配、旧料级配、旧料掺配率等方面确定,也就是保证其符合要求的比例和旧料能够根据掺配率控制混合料级配,保证其混合料的设计符合要求。要保证沥青材料的用量材料使用量,合理预估沥青材料的使用量,选择应用最佳沥青含量参数,根据各个成分控制掺配量,合理制作和控制材料,一般需要应用马歇尔试验明确具体沥青材料的加入量[2]。

3 养护中的应用

3.1 施工之前的准备

3.1.1 复拌加辅型加热方式。该方式通常都是应用熨平板进行加热处理,可以在路面表层中应用实现再生剂的摊铺作业施工,不能将新混合料直接加入搅拌锅内制作,要在再生剂的摊铺施工结束后,做好加热施工,从而保证再生剂的上层实现混合料的摊铺施工并形成新的摊铺层,保证施工机械可以顺利进行,然后碾压施工成型。

3.1.2 复拌型加热方式。要合理应用两台加热机进行施工,合理利用红外线燃气,再进行路面的加热施工,从而提升路面的温度性能,在温度上升到规定要求后,利用再生器械的耙松装置进行处理,保证其沥青路面符合要求。

3.2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加热方式

原沥青路面材料进行检测,得出的结果可以作为具体的依据,能够合理确定再生剂的配方以及用量等方面。在工程开始前,应该做好详细检查,保证再生器械的运行工作状态符合要求;再进行再生剂的喷洒作业,保证其喷洒达到均匀性的要求,确保路面的一致性合格;同时把沥青路面喷洒中的变化情况作为基础,然后合理调整再生剂的喷洒量,保证施工的质量合格。

3.3 沥青混凝土路面再生剂的喷洒

沥青路面进行加热处理后,要保证其所有情况都能够有效掌握,更好地实现耙松处理。耙松实施环节,要严格控制耙松深度、宽度等方面的数据,以保证其符合技术标准。在不会给原沥青路面性质、效果产生影响下,实现耙松处理。耙松沥青混凝土路面环节,要做好深度检测,一般需要间隔200m的长度设置1个检查点,可以通过插尺法实施,准确检测耙松深度参数,实现全面检查,保证其深度参数值都能够合理控制,一般控制在0~0.5cm范围内。路面耙松深度要符合相关技术标准,如果不能达到要求,应该做好维修和处理,以保证其技术标准合格[3]。

3.4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合理耙松

沥青混合料进行摊铺施工前,要做好必要的实验检测,合理控制混合料的使用量。为了使沥青混合料的摊铺顺利实施,要保证实验环节的松铺系数得到有效控制,保证摊铺板的垂直位置做出必要调整。在沥青混合料的摊铺作业阶段,可以通过链式传送机构来进行,找准合适的时机进行新材料的加入处理,确保整个摊铺施工环节实现匀速行驶。在新铺设施工的混合料路面上,螺旋摊铺器能够实现混合的均匀摊铺施工。沥青混合料摊铺施工全部完成后,要通过振捣器进行处理,合理进行振动与挤压施工,然后通过熨平板进行压平施工。熨平板压平环节,要充分了解和掌握混合料堆积的程度,如果堆积量无法达到要求,可以做出清理处理。

3.5 沥青混合料的合理摊铺

公路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应用环节,摊铺机应该保持以缓慢、连续、匀速的方式进行,以保证摊铺的质量合格。摊铺速度通常要和再生复拌机保持相同速度,能够防止出现在施工中停滞的情况,一般保证其摊铺速度为1.5~2.5m/min 之间,温度控制在130℃以上。该施工阶段,工程技术人员应该随时检查摊铺厚度、平整度、温度等方面,如果发现有离析或者缺料等问题,立即进行处理。

3.6 沥青路面的碾压

沥青材料的摊铺施工结束后,要保证其在高温环境中实施碾压处理,此外,还应该保证在高温的环境下反复碾压施工,防止出现石料棱角或者压碎石料等产生磨损的问题。和摊铺施工环节一致,碾压也需要保持均匀、慢速的行驶,以此保证碾压施工的质量合格。需要注意的是,在沥青路面碾压施工的过程中,还需要严格按照施工要求,对碾压后的路面强度进行检测,保证路面强度达到车辆荷载形式的标准要求。

4 施工质量控制方案

4.1 关键施工温度控制

就地热再生施工环节,最为重要的就是每台加热机温度、外加入新沥青材料的到场温度和新旧沥青材料的混合温度等。运用预防性就地热再生技术需严格控制温度,通过温度测试针、红外测温枪等方面控制加热温度,做好全面监测和管理。其与传统沥青摊铺施工工艺进行比较分析,就地热再生要做好温度的管控。以目前的实际情况分析,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合格,一方面可以通过增加测量人员数量监测现场温度;另一方面做好沟通和交流,如果出现温度异常情况,要及时做出调整,保证施工材料温度符合要求。

4.2 新沥青混合料质量控制

为了使摊铺施工路面的性能符合标准,防止因为石灰岩集料损坏而导致花白料的问题,应该管理和控制好新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养护施工阶段,要做好现场材料的管理控制,一般需要在实验室内进行检测和分析,了解各项技术参数。根据试验结果和工程的实际情况分析,再生沥青材料的孔隙率、稳定性、流值、稳定性等方面都符合要求,路面高温的稳定性也能够达到技术标准,并且混合料的抗水损能力达到要求,所以其能够投入使用中。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环节,应该保证其各项参数性能符合要求,达到性能标准。路面施工阶段,应该做好新沥青混合料的取样和检测,确定其物理、化学性能是否符合要求;一旦发现有任何不符合的情况,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4.3 摊铺碾压质量控制

就地热再生混合料因为加热温度方面产生较大的影响,现场摊铺施工环节极易存在混合料离析与结团的问题,导致其再生沥青材料的性能难以达到标准的要求。因此,应该充分做好各项沥青混合料的检查,不能出现出料的情况,人工进行混合料团的铲除处理;同时保证摊铺施工的位置和轮迹带等方面都要符合要求,防止出现在纵向接缝的轮迹下部的位置上。此外,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施工应该按照高频低幅、高温紧跟的基本原则。初压过程中,首次碾压施工可以通过静压的方式,防止在高温条件下出现集料的破碎问题,返回过程中需要通过振动碾压处理。在钢轮压路机和胶轮压路机喷洒有机清洁液的过程中,实施必要的规范化操作处理,要减少喷洒量,防止出现材料温度下降过快的情况出现。

5 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沥青路面修复技术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和不足,效果也比较差,而使用就地热再生不仅有非常高的经济性,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需要,而且能够产生很高的综合性能,减少材料使用量,缩短交通影响时间,改善路面性能,满足公路交通运行的标准和要求。

猜你喜欢

符合要求摊铺碾压
二线碾压一线的时代来了 捷尼赛思G80
高双曲拱坝碾压混凝土夏季施工实践探究
沥青路面双横坡一次摊铺施工技术研究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标准化施工中3D摊铺技术的应用
被命运碾压过,才懂时间的慈悲
3D摊铺技术在路面施工中的运用
碾转
缩写类微作文专项训练
双层摊铺技术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应用
位置不同,读法有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