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迷惑大赏(下)
2020-04-13
真相大白
@柏拉兔:其实我知道蜂蜜就是一种糖,它的作用并不巨大。但是,我也不敢不喝,更不敢把我妈妈的蜂蜜扔了啊!
A:大白吧,真相!
蜂蜜,真没有人们想象得那么厉害。
蜂蜜不具有较高的润肠功能。虽然很多人表示亲测有效,但其实这只是有些人身体对果糖不耐受,真正的幕后英雄是蜂蜜中的果糖。
其次,不是人人都适合用蜂蜜解酒。科学家发现,果糖能够加快酒精代谢,但是想要达到解酒标准的果糖量远远超过我们的日常用量。对于急性酒精中毒,蜂蜜并没有什么作用。
文 \ 大 白
Q:蜂蜜真的有奇效吗?
如果世界上真的有什么食物,既可以和美容养颜挂钩,又能在保健养生中占有一席之地,那蜂蜜必然榜上有名。
它是从妈妈辈就开始流行的养生“圣品”,有着养颜、解酒、清肠等等让人眼花缭乱的奇效。火了这么多年的蜂蜜,真的有传说的那么万能吗?我们来看看大家怎么说——
@缘起:无论是蜂蜜、燕窩,还是阿胶、虫草,它们的价值近些年都被夸大了。其实它们并没有奇效。均衡饮食,按时作息,适量运动,才是养生之道吧!
“真相只有一个!额,串场了。大白只有一个!”我是大白,专门为大家破解各种扑朔迷离的难题。记住,我们的口号是:“大白吧,真相!”
Q:好好吃饭,怎么就必须跟“味精”划清界限呢?
这些年来,味精的日子真不好过,关于味精的传言就像雪花一样,隔三差五就纷纷扬扬飘几次。
无论是出去吃饭、点外卖还是在家吃,大家从健康着想,都不忘加上一句“别放味精”。究竟好好吃饭,为什么就必须跟味精划清界限呢?首先,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国外对味精的恐惧——
@《多伦多星报》采访过一些“患者”:有人吃过中餐后,感到喉头发紧并伴有轻微麻痹感;有人表示像喝了酒一样眩晕;有人则脸颊发红,心跳加速……
@克里斯汀娜:我妈:“你知道外面的菜为什么比家里做的好吃吗?外面放的全是味精,家里的菜才是最健康的!”
我:“这就是家里菜不好吃的原因?不是技术问题?”(别打头)
@水果猎人:刚刚看了酱油和蚝油都含有谷氨酸钠,可能已经把味精溶解进去了。所以为什么我们要一边开心地享受味精的鲜美,一边鄙视和嫌弃味精呢?
A:大白吧,真相!
只要不过量,味精也可以是味蕾的好朋友。
关于味精:味精的学名是谷氨酸钠。很多天然食物中就存在谷氨酸,比如西红柿、核桃等等;而钠,是人体中的常量元素。
就餐后,造成口干舌燥的物质,其实是钠,盐里面的钠含量可比味精多得多哦。而吃了味精出现不适感的原因,可能只是单纯对味精过敏。
关于清白:美国研究了数年之后,下了定论:味精对人无害。与此同时,欧盟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组织和国家的食品管理局,都纷纷宣布味精是“好物”,希望大家不要误会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