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立在票房因素实证分析基础上的中国影院投资策略研究

2020-04-13周芳琦

经济研究导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实证分析策略

摘 要: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大众对电影这一快餐性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急速增长,这也使得地区年度票房在地区文化产业市场中的比重逐年增长。以我国34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近两年的电影票房为基础,基于SPSS软件,选取各省人均GDP、人均收入等八个维度作为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观影人次、人均可支配收入、影院数对地区票房收入的影响呈现出正相关性,而其他影响因素的相关性较弱。最后,根据预测与实际票房的对比,得出广东省、北京市等地域仍存在着可开发的潜力,山东省、浙江省等省域应减少密集区的影院建设。同时,政府应着力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和省域人均GDP,投资方应关注影院数与周围潜在观影人群的匹配度,加大影院播放硬件方面的投资,提高消费者的观影体验。

关键词:票房;实证分析;影院投资;策略

中图分类号:I2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07-0080-03

引言

2016年,中国的银幕总数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2018年,中国电影票房创新高达90亿美元,增长率高达12%,是带动亚太整体电影票房最大的驱动因素。截至2018年年底,中国地区影院数达到10 436家,净增5 323家。银幕数从2014年的23 600块增长至60 350块,而美国同期的银幕数基本稳定在40 575块,相较2017年仅增加182块。虽然中国在电影票房有着巨大的潜力,并且在银幕建设和影院建设投入充裕资金,这些大力投入没有带来电影市场的持续高速增长,相反,中国电影市场出现增速放缓的情况。

相较于美国,中国电影市场表现为粗放型增长,主要在于影院盲目扩张,在整体市场趋于理性的背景下,一线城市的群众虽有良好的观影体验,却难顾及二三线城市对于电影市场供给的高品质要求。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北京五市连续三年蝉联各省电影票房前五,这与该省生产总值高、居民生活水平高等因素密不可分,也与影院投资建设密切相关。这些区域的影院投资完善,在人群密集的商业区都有布局,甚至辐射区域重叠,而对于在相对偏远落后的城市存在着影院布局空白或过少的现象甚至电影上映滞后现象。这使得该区域电影票房未得到充分的开发,电影产业无法实现常态性发展,这也使得城市票房收入更需要考虑宏观层面的经济因素。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相关影响城市票房收入的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数据的相关挖掘,对实际应该获得更多票房的省域以及获得超过预期票房的省域在院线布局方面的一些建议。

一、文献综述

近些年,国内不少学者也开始对影响电影票房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尹杭等(2018)通过空间分布的视角发现,高票房影院在深圳市中心区集中分布,与成熟商圈重叠,而市郊消费者却难以享受观影便利。张明杨(2018)基于“口红效应”得出中国电影市场“口红效应”明显,影院数对于电影票房在短期表现出正的线性关系,在长期呈现倒U型曲线。华锐(2019)通过对252部电影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口碑、关注度、现代宣传方式、明星及著名导演、档期等影响因素对电影票房有显著的影响作用。梅林(2019)通过研究中国29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电影票房的因素得出,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人数、年末移动电话用户数、城市影院数、房价压力这些因素是影响电影票房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

结合以上文献所列举的影响电影票房的因素,因明星效应、口碑、知名导演等因素存在主观性,虽对全国的电影票房存在影响,但是对省域电影票房的影响较小。本文采纳地区生产总值(GDP)、银幕数量、影院数量、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地区常驻人口、地区在校本专科大学生在校人数、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区博物馆为代表的文化场所数量,对影响省域电影票房的因素进行实证探究。

二、计量检验

根据以往相关文献,我们发现地区生产总值(GDP)、银幕数量、影院数量、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常驻人口、在校本专科大学生在校人數、博物馆为代表的文化场所对于电影票房均存在影响。

为了更好地探究地区电影票房影响因素,我们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通过查验各因素的显著性来进一步构建模型。因此,本文以2017年和2018年两年的电影票房收入的省级区域为样本(电影票房数据来自中国电影网),通过查阅这些地区的《统计年鉴》,获得该地区2018年及2017年的GDP总量、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几个方面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因此建立模型:

根据逐步回归分析模型汇总表1,模型3的R2高于模型1和模型2达到0.975,说明该模型拟合优度最高,同时模型3的误差最小,因此我们选取模型3作为参考。

根据SPSS输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模型3中变量观影人次的Sig值小于0.001,t值为10.107,说明观影人次与省域电影票房收入显著正相关;人均可支配收入的Sig为0.00,小于0.01,t值为6.939,说明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省域电影票房收入显著正相关;变量影院数的Sig值为0.000,小于0.001,且t值为4.637,说明影院数与省域电影票房收入呈现正相关。而被移除的变量中,地区生产总值、常驻人口、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博物馆及纪念馆数以及银幕数的Sig均大于0.05的显著性水平,未能通过假设检验。因此,地区生产总值、常驻人口、包含本专科大学生在校人数、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博物馆及纪念馆数以及银幕数与省域电影票房收入不存在显著相关性。

所以,本次通过SPSS软件得到的是包含3个自变量的回归方程,其表达式如下:

通过SPSS的分析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影响省域电影票房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观影人次、人均可支配收入、影院数,当该地区的潜在观影人群能够便利获得附近的影院资源,且该地区的影院资源与潜在观影人次匹配的情况下,能够充分发挥该地区的电影票房数的潜力。

三、建议

综上研究,我们总结出省域的电影票房收入与该城市的观影人次、影院数、人均可支配收入正相关,而与该省的地区生产总值、常驻人口、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博物馆及纪念馆数以及银幕数不存在显著性相关。通过拟合的模型对比相关变量数据,预测该省域理论上的票房收入,与实际票房收入进行对比。我们可以给出不同省域间的票房潜力,其中票房差(实际票房收入-理论预测票房收入)可以给出院线在城市布局上的投资意见。

通过计算我们得到表3,票房正向差额最大是广东省、北京市、青海省等省域,而负向差额以山东为首,以及湖南省、浙江省等。以正相关的广东省为例,影院多集中在深圳、广州、等这些人口密度高、国民生产总值高的地区,这种高密集分布却导致影院的辐射范围有限。例如,人口密度达2 550人/平方公里的汕头仅有31家影院数。随着大湾区的建设,广东省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例如汕头、惠州等城市的国民生产总值也会不断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也不断增加,其较低的影院密度与经济发展状况不相适应。因此,如果在二三线城市进行下沉推广,将会有较大提升票房收入的空间。

负向差额较多的省域本应该有更好的票房,这些地区有较好的观影人数以及较高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但是可能受限于影院数或者银幕数等因素,造成电影消费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影院数、观影人数不相符。以山东省为例,总体来看,山东各市的影院数不多,影院数最多的为青岛市,仅81座电影院,而青岛市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1 024.11亿元,人口也达到929.05万人,最少的莱芜市仅5座电影院。这说明,負向的省份有更多潜力值得开。其次,负向差额的省份也存在着院线布局高度紧密、辐射区重叠等问题。以江苏南南京市为例,仅新街口就拥有新街口国际影院、万达影院等众多知名影院,竞争激烈。而南京城北片区连同仙林大学城在内,仅有3家电影院。这也反映出区域影院发展区域饱和甚至过剩,而其他区域发展滞后。

根据以上分析,影院投资商根据这些条件进行影院建设出现了影院建设过剩或空白区域,使得电影基建设备资源难以真正惠及人民。未来,影院建设的调整更应朝向满足消费者需求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文焘.中国影院行业票房预测及定价优化[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8.

[2]  尹杭,徐冲.从空间视角探讨一线城市影院发展的现状与可能[J].当代电影,2019,(2):56-60.

[3]  张明杨,吴笑非,章棋,张三峰.“口红效应“视域下中国电影票房是否越过拐点?——基于双向固定长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J].闽江学刊,2018,(5):61-70.

[4]  梅林,都行.中国城市电影票房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2019,(2):22-29.

[5]  华锐,王森林,许泱.中国电影票房的影响因素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9,(22):97-100.

[责任编辑 陈丽敏]

收稿日期:2019-09-19

作者简介:周芳琦(1994-),女,湖北孝感人,硕士阿研究生,从事跨境电子商务研究。

猜你喜欢

实证分析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安徽省劳动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电子服务质量与顾客忠诚的关系研究
本土会计师事务所与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比较分析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实证分析
基于省会城市经济发展程度的实证分析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