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临床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观察
2020-04-13黄佩丽林亚端
黄佩丽,林亚端
福建省安溪县医院感染疾病科,福建 泉州 362400
艾滋病作为躯体免疫系统障碍性慢性病,虽起病时间较为悠久,但尚未存在根治方式[1]。随机抽取艾滋病患者共55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随机抽取2018.12-2019.08时段内诊疗的艾滋病患者共55例,划分为参照组(22例)和试验组(23例)。对照组男女比值为12:10;年龄21岁-43岁,平均(29.48±0.55)岁。试验组男女比值为14:9;年龄20岁-45岁,平均(28.8±0.6)岁。数据比较无意义(P>0.05)。
1.2 方法 参照组为常规化护理,协助患者做好各项检查,再借助生命体征的评估,执行饮食指导和药物指导等工作。以此为前提试验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具体为:(1)人文护理。向患者明确艾滋病是传染性病症,且具有病程长、难以治愈的特点,在详细掌握患者经济状况、家庭情况的前提下,做好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辅之国家救助政策的补充,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为患者设立独立病房,特殊情况下可做好陪护工作,若经济较为困难可配备营养餐,如鸡蛋和牛奶等,增强机体治疗信心,还应明确隐私保护的意义。(2)心理护理。患者知晓自身病情时,多面临焦虑和抑郁等情绪,个别情况下还会存在报复性心理。针对此,护士应做好和患者间的思想交流,耐心聆听其主诉,以“心灵沟通”的层面对患者情绪状态予以把控,做好情绪疏导和精神支持等工作,使患者可主动、正视疾病。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患者服药总依从度。涉及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总依从度=完全依从度+部分依从度。②比较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是以SAS、SDS评分量表为准,对患者护理前和护理后心理状态予以评估,分值越低证明心理状态越佳。
1.4 统计学处理 本课题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汇总。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以(Mean±SD)、%表示,组间数据施行t、χ2检验。P<0.05时,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2 结果
表1 比较患者心理状态评分(Mean±SD,分)
2.1 比较患者服药总依从度 实验组23例中,完全依从20(86.96%)例、部分依从3(13.04%)例、不依从0(0.00%)例;对照组22例中,完全依从11(50.00%)例、部分依从7(31.82%)例、不依从4(18.18%)例;实验组服药总依从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81.82%,差异显著(χ2=4.5898、P=0.0321)
2.2 比较患者心理状态评分 护理后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明显优于护理前,但实验组改善幅度显著超过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艾滋病医学名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因人免疫缺陷病毒导致的慢性传染性病症,使之在侵犯/破坏T淋巴细胞的前提下,诱发免疫细胞功能损伤,随着病情逐步进展,多合并重症机会性感染、肿瘤等病症,呈现传播速度、发病缓慢和高病死率的特性。于现代医疗救治中,多是以抗病毒、免疫支持和对症支持等疗法为主导,但因患者自身负性情绪,多面临服药依从性差的状况,即做好护理干预尤为必要。
人文关怀是将患者需求纳入护理核心的友好型服务理念,使之能够在正视“人”价值的同时,感悟到生命的真谛,继而满足患者心理、生理等诸多层面需求。特别是在艾滋病患者中,人文关怀通过人文护理、心理护理的方方式,对患者情绪予以全方位把控,再做好情绪疏导的前提下,增强其治疗配合度和服药依从度,不仅是对自身行为理念的规范性、自律性把控,更是强化医疗服务的关键[2]。
综上,针对艾滋病患者,人性化护理服务既可提高机体服药依从度,还可改善机体心理状态,增强治疗效果,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