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沙棘果浆微囊喷雾干燥制备工艺及其理化性质研究

2020-04-13徐思宁刘红波唐志书宋忠兴孙静崔春利蔡兴航于金高刘世军孙晓春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年6期
关键词:果浆微囊沙棘

徐思宁,刘红波,唐志书,宋忠兴,孙静,崔春利,蔡兴航,于金高,刘世军,孙晓春

(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省中药资源产业化协同创新中心,秦药特色资源研究与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陕西省创新药物研究中心,陕西 咸阳, 712083)

沙棘为胡颓子科植物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L.的干燥成熟果实,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具有健脾消食、止咳祛痰、活血散瘀等功效[1]。沙棘果是一种药食两用的植物资源,除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B、C、E、K等,其中维生素C含量最高)外,亦含有黄酮、多酚、不饱和脂肪酸、氨基酸、有机酸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2-4],是集药用、食用为一体的具有良好开发价值的重要资源[5-6]。目前,以沙棘为资源开发的药品、食品等产品得到了较为广泛的研究与应用[6-13]。

沙棘果浆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类、多酚类等不稳定性的活性成分,易氧化,遇光、热不稳定[14],通常用密闭不透光的包装材料包装,且需低温贮藏;同时沙棘果浆口感酸涩,难以直接服用。这些问题为沙棘果浆在实际生产、贮藏、应用过程中带来了诸多不便,影响了沙棘的开发利用。

微囊是指固态或液态物质被辅料包封形成的微小胶囊。物料经微囊化后可提高物料的稳定性,掩盖不良气味,使液态物质固态化,以改善物料的物理化学性质[15-17]。因此可将沙棘果浆制备成微囊,以提高沙棘果浆的稳定性,改善其不良口感,以利于沙棘果浆后续加工处理及相关产品的开发。

喷雾干燥技术是制备微囊的一种高效制备技术[18]。目前,对沙棘果浆进行微囊化处理的研究报道尚少,本实验拟采用喷雾干燥技术制备沙棘果浆微囊,对关键制备工艺参数进行筛选、优化,并研究沙棘果浆微囊的理化性质,以期为沙棘果浆微囊的制备及相关产品的开发提供研究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沙棘果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36%),购买于陕西艾康沙棘制药有限公司。

1.2 试剂与仪器

偏磷酸、NaHCO3、无水乙醇、乙酸钾、MgCl2、NaBr、KI、NaCl、(NH4)2SO4、KCl,天津市天力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均为分析纯;2,6-二氯靛酚标准品,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阿拉伯胶,湖北葛店人福药用辅料有限责任公司,麦芽糊精,上海泛科史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高岭土,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抗坏血酸标准品,中国食品药品鉴定研究院,100425-201504。

YC-1800实验室喷雾干燥机,上海雅程仪器设备有限公司;FJ200-SH数显高速分散机,上海标本模型厂制造;AH-Basic均质机,德国ATS工业系统有限公司;HJ-S8电热恒温水浴锅,北京科伟永兴仪器有限公司;TGL-20B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Scout SE电子天平,奥豪斯仪器有限公司;HJ-6B恒温磁力搅拌器,常州丹瑞实验仪器设备有限公司;101电热鼓风干燥箱,北京科伟永兴仪器有限公司;Mastersizer 3000激光粒度仪,英国马尔文仪器有限公司;LabMaster-AW水分活度测定仪,瑞士Novasina公司; ZEISS evo 18扫描电镜,德国卡尔·蔡司股份公司。

1.3 实验方法

1.3.1 沙棘果浆微囊的制备

取一定量阿拉伯胶、麦芽糊精,加适量纯化水,50℃下搅拌均匀后加入适量沙棘果浆。先用高速分散机进行高速搅拌(转速10 000 r/min,时间5 min),再用高压均质机均质(压力400 kPa),制备得到沙棘果浆均质液,备用。采用实验小型喷雾干燥机对沙棘果浆均质液进行喷雾干燥,制备得到沙棘果浆微囊。

1.3.2 微囊Vc包封率及收率测定

采用二氯靛酚滴定法测定Vc含量[19]。

微囊中总Vc含量测定:精确称取沙棘果浆微囊5 g,加入100 mL偏磷酸溶液中,搅拌溶解,再加入2 g高岭土进行脱色,过滤,滤液于10 000 r/min下离心15 min,取上清液10 mL,用2,6-二氯靛酚溶液滴定,记录滴定体积,计算VC含量(mg/100g)。

微囊表面未包封Vc含量测定:精确称取沙棘果浆微囊5 g,用无水乙醇反复充分洗涤,合并过滤液。精确量取滤液10 mL,加入10 mL偏磷酸溶液后用2,6-二氯靛酚溶液滴定,记录滴定体积,计算VC含量(mg/100g)。

微囊VC包封率计算如公式(1)所示:

(1)

式中:X1,微囊中总VC含量,mg/100g;X2,微囊表面未包封VC含量,mg/100g。

微囊收率计算如公式(2)所示:

(2)

1.3.3 工艺优化

1.3.3.1 单因素试验

以进风温度、进料速度、阿拉伯胶占总囊材质量百分数、壁芯比(囊材与果浆固含质量比)、固形物含量等为主要因素,进行单因素考察试验,以微囊Vc包封率与收粉率为评价指标。

1.3.3.2 正交优化试验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优化沙棘果浆微囊的制备工艺。

1.3.4 微囊理化性质检测

1.3.4.1 水分及水分活度

精密称取沙棘果浆微囊1.0 g,平行3份,置于已干燥至恒重的称量瓶中,于105 ℃下烘干至恒重,计算水分含量。

采用水分活度测定仪检测样品25 ℃下的水分活度,平行测定3次。

1.3.4.2 溶解度指数

根据参考文献[20],精密称取沙棘果浆微囊2.0 g,平行3份,加入到100 mL纯化水中,37 ℃下磁力搅拌30 min,于10 000 r/min离心10 min。离心后,将离心管内的沉淀于105 ℃下干燥至恒重,利用公式(3)计算溶解度指数:

(3)

1.3.4.3 吸湿性

采用静态称量法进行吸湿性测试[21]。取微囊约0.2 g,平行3份,精密称量(记作m0),置于已烘干至恒重的称量瓶中,其中微囊与称量瓶的初始总质量记作m1。将称量瓶敞口分别置于底部盛有不同过饱和盐溶液的干燥器中。饱和盐溶液分别为乙酸钾、氯化镁、溴化钠、碘化钾、氯化钠、硫酸铵与氯化钾的饱和溶液,其形成的空气湿度分别为20.4%、32.8%、43.2%、57.6%、62.4%、75.3%、81.0%、84.3%。将干燥器置于温度为25 ℃的环境中,定期精密称量微囊与称量瓶的总质量,直至前后2次称量值相差不超过± 0.001g,即认为达到吸湿平衡。将吸湿平衡后微囊与称量瓶的总质量记作m2,如公式(4)所示:

(4)

式中:m0,为囊质量,g;m1,微囊与称量瓶的初始总质量,g;m2,吸湿平衡后微囊与称量瓶的总质量,g。

1.3.4.4 显微结构

取沙棘果浆微囊适量,用导电双面胶将微囊固定于样品台上,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微囊表面形态特征。电压5 kV。

1.3.4.5 稳定性

将沙棘果浆微囊于室温条件下避光放置6个月,分别于第0、1、2、3、4、5、6个月取样,检测微囊VC含量,计算VC保留率如公式(5)所示:

(5)

式中:Cn,不同时间点微囊样品中Vc含量,mg/100g;C0,微囊中Vc初始含量,mg/100g。

2 结果与分析

2.1 微囊制备工艺研究

2.1.1 单因素考察

2.1.1.1 囊材配比对微囊Vc包封率与收率的影响

囊材对微囊的制备及性能具有重要影响[22]。阿拉伯胶、麦芽糊精是制备微囊常用的囊材材料。阿拉伯胶成膜性好,但抗氧化能力差;麦芽糊精成膜性差,但抗氧化能力强。因此二者常联合复配应用,以获得性能良好的微囊。二者不同配比对微囊Vc包封率与微囊收率的影响见图1。当阿拉伯胶占总囊材比例从0%增至70%时,微囊Vc包封率呈不断增大趋势;而微囊收率则逐渐降低。实验结果显示,增大阿拉伯胶配比可提高微囊Vc包封率;增大麦芽糊精配比则可提高微囊收率,但提高程度有限。综合考虑,本实验中阿拉伯胶占总囊材百分比在60%~80%较为适宜。

图1 囊材配比对微囊Vc包封率与收率的影响

2.1.1.2 壁芯比对微囊Vc包封率与收率的影响

壁芯比即是囊材与包囊物二者间的比例。壁芯比对微囊制备具有重要影响。当壁芯比较低时,较少的囊材不能将包囊物完全包裹,导致物料包封率较低;当壁芯比较高时,不仅会浪费囊材,亦会降低微囊中物料的含量。因此,需要将壁芯比控制在适宜的范围。由图2可知,本实验中壁芯比对微囊收率影响较小,而对微囊Vc包封率影响较大。当壁芯比从1∶1增大至6∶1时,微囊Vc包封率随壁芯比的增大而增大;再继续增大壁芯比时,包封率则趋于稳定。综合考虑,本实验中将壁芯比控制在2∶1~6∶1较为适宜。

图2 壁芯比对微囊VC包封率与收率的影响

2.1.1.3 料液总固形物含量对微囊VC包封率与收率的影响

在喷雾干燥过程中,当固形物含量较低时,喷雾干燥形成的微囊质地较轻,易随气流排出,降低了微囊收率,同时亦延长了料液喷雾干燥时间;当固形物含量过高时,则会使料液黏度过大,不易利于喷雾干燥操作。由图3可知,固形物含量对微囊VC包封率影响较小,而对微囊收率影响较大。当固形物含量在10%~30%时,微囊收率随固形物含量的增大而增大;但当增大至40%时,由于黏度较大,料液均质及喷雾干燥困难,黏壁现象较为严重,导致微囊收率急剧降低。综合考虑,本实验中将料液固形物含量控制在10%~30%较为合适。

图3 固形物含量对微囊VC包封率与收率的影响

2.1.1.4 进风温度对微囊VC包封率与收率的影响

进风温度决定了微囊水分蒸发及囊膜形成速度。当进风温度较低时,微囊水分蒸发速度较慢,易出现微囊黏壁现象;当进风温度较高时,会增大物料中热不稳定性成分损失,同时过高的温度也易使微囊产生热黏壁现象,导致物料损失。由图4可知,随着进风温度的升高,微囊VC包封率及收率都呈现出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根据实验结果综合考虑,将进风温度控制在160~180 ℃较为适宜。

图4 进风温度对微囊VC包封率与收率的影响

2.1.1.5 进料速度对微囊VC包封率与收率的影响

喷雾干燥进料速度对微囊VC包封率与收率的影响见图5。随着进料速度的增大,微囊VC包封率和收率亦都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但其对微囊收率的影响较为明显。当进料速率较低时,喷雾干燥形成的粉粒小而轻,易随空气排出而降低收率;当进料速度较高时,过多物料在短时间内不能被充分雾化干燥,易产生黏壁现象,亦会使收率降低。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当进料速率增大至30 mL/min时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黏壁现象。根据实验结果综合考虑,本实验中将物料进料速度确定为20 mL/min。

图5 进料速度对微囊VC包封率和收率的影响

2.1.2 正交优化设计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阿拉伯胶占总囊材百分比(A)、壁芯比(B)、固形物含量(C)、进风温度(D)为主要考察因素,以微囊VC包封率与收率为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表设计实验,优化沙棘果浆微囊的喷雾干燥制备工艺。因素水平见表1,正交试验结果见表2,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

表1 因素水平

表2 正交设计结果

表3 方差分析

由表2极差分析结果可知,影响微囊VC包封率的因素主次顺序是:A>C>D>B,优化的工艺条件为A1B3C2D3。影响微囊收率的因素主次顺序是:A>C>B>D,优化的工艺条件为A1B2C3D1。

由表3方差分析结果可知,各因素各水平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综合考虑,将优化的工艺条件确定为:A1B3C2D1,即:阿拉伯胶占总囊材百分比为80%,壁芯比为2∶1,料液固含量为20%,进风温度为160 ℃。

在优化工艺条件下平行3次试验,微囊VC包封率分别为96.25%、95.21%、94.98%,包封率均值为95.48%;微囊收率分别为55.49%、58.21%、57.73%,收率均值为57.14%。结果表明优化的工艺稳定、可行。

2.2 沙棘果浆微囊理化性质研究

由表4可知,沙棘果浆微囊含水量低,溶解性能较好。水分活度aw反映了物质中水的能量状态,表示水与物质间的结合紧密程度,也是微生物赖以生存的自由水量度。aw介于0~1,数值越大,表示物质中水的自由度越高,越容易被微生物利用。当aw<0.6时,包括最耐受高渗的酵母菌和耐旱真菌在内的所有微生物将不会增殖[23]。沙棘果浆微囊的aw为0.43,表明其具有良好的耐微生物性。

表4 沙棘果浆微囊理化性质

物质的临界相对湿度值越大,表明物质的吸湿性越低。不同湿度环境下沙棘果浆微囊的吸湿性见图6。根据实验结果,图6中曲线两端的切线交点对应的横坐标即为临界相对湿度(crtitcal relativegumidity,CRH),用解析几何算法求得微囊的CRH为73%,其CRH值较高,表明沙棘果浆微囊的吸湿性较低。

图6 沙棘果浆微囊的吸湿性

不同放大倍数下的沙棘果浆微囊扫描电镜显微结构见图7。图7可看到,沙棘果浆微囊呈不规则圆球形,表面光滑且未见裂纹与孔隙,表明微囊结构良好,可有效保护微囊中的物质。

图7 沙棘果胶微囊显微结构

沙棘果浆微囊粒径分布情况见图8。沙棘果浆微囊粒径分布较为均匀,大部分粒径集中分布在1~10 μm。

图8 沙棘果浆微囊粒径分布

图9为沙棘果浆微囊稳定性实验结果。从结果中可知,沙棘果浆微囊室温下避光放置6个月后,微囊中VC保留率达到了80%,表明沙棘果浆微囊化后,有效地提高了果浆中VC的稳定性。

图9 沙棘果浆微囊稳定性

3 结论

本实验以阿拉伯胶、麦芽糊精为囊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沙棘果浆微囊,优化的制备工艺为:阿拉伯胶占总囊材质量百分比为80%,壁芯比为2∶1,料液固含量为20%,进风温度为160 ℃。制备的沙棘果浆微囊VC包封率达95.48%,收率为57.14%。沙棘果浆微囊具有较好的溶解性、稳定性,可为沙棘果浆微囊的制备及相关产品的开发提供研究基础。

猜你喜欢

果浆微囊沙棘
微囊泡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沙棘种植让日子甜滋滋
沙棘颂
忻州市沙棘育苗技术
夜空在黑色的果浆里流浪
冻结方式和冻藏条件对冻藏水蜜桃果浆品质的影响
铜绿微囊藻对锌、镉胁迫的生理响应
蒸汽灭酶与破碎制浆耦合对苹果鲜榨汁品质的影响
沙棘产业的直销之路
稳定性二氧化氯对水华微囊藻叶绿素a及酶活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