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八步沙精神”与武威绿色发展模式探析

2020-04-13龚天星

甘肃农业 2020年3期
关键词:武威治沙老汉

龚天星

中共武威市委党校,甘肃 武威 733000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任务,也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和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迎难而上、久久为功,用辛勤汗水实现了绿进沙退,铸就了八步沙精神,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八步沙“六老汉”的当代愚公精神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更是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自信的生动体现。

一、八步沙精神的内涵

(一)守护家园是八步沙精神的初心

八步沙,地处腾格里沙漠南部。20世纪80年代初,这里生态环境极度恶化,村庄农田被狂沙肆虐侵蚀,寸草不生。为改善恶劣的生活环境,使家园不再被黄沙威逼,使农田庄稼不再受风沙侵蚀,八步沙的郭朝明等6位村民,义无反顾地开始了八步沙荒漠治理之路。几十年如一日,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成功击退了风沙的侵蚀,极大的改善了八步沙的自然生态。从流沙遍地到绿色长廊,从林草植被覆盖率由治理前的3%到现在的70%,八步沙的绿色奇迹,是一种平凡坚守的力量,是一份不忘初心的担当,是一份守护家园的情怀。

(二)持之以恒是八步沙精神的灵魂

“小水长流,则能穿石”“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成事之基,久久为功”。“六老汉”立下约定,无论多苦多累,治沙不能停,不能断,每家必须要有一个人坚守治沙。三代人将这个庄重誓言融入传世家风,一代接一代,用当代“愚公移山”精神书写了“人进沙退”的绿色篇章,创造了从茫茫黄沙到万亩绿林的人间奇迹,用矢志不渝的坚守、久久为功的韧劲,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三)永续发展是八步沙精神的根基

永续发展观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38年来,八步沙林场的发展与变迁,三代人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用科学方法防沙控沙治沙,用不畏艰难、守护家园的坚定信念和持续坚守、不断奋斗实际行动支撑绿色发展,用实际行动诠释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用实际行动敬畏自然、尊重自然,用刻苦坚守践行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让头顶的天更蓝、身后的山更绿、脚边的水更清、身边的环境更优美,创造了生态持续好转、生活显著改善、人与自然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二、八步沙精神的价值维度

八步沙“六老汉”当代愚公精神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奋勇前行的精神动力。

(一)八步沙精神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表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高瞻远瞩,作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和生产生活、山水林田湖草治理等一系列重要指示,反复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古浪县八步沙林场是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2019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古浪八步沙林场,实地了解察看了林场治沙造林和生态保护具体情况,作出了继续发扬“六老汉”当代愚公精神的重要指示。“六老汉”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奋斗精神已经成为新时期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建设的时代标杆和践行生态文明治理的行动标杆,“六老汉”时代楷模的榜样精神为凝心聚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提供精神动力。

(二)八步沙精神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

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这是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艰苦奋斗的治沙人最大的鼓舞和激励。38年里,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从守护家园的初心,到永续发展的神圣使命,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人服务于民的初心和保护生态的使命。弘扬八步沙精神,就是要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勇挑建设美丽中国的历史重任。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克服种种困难,终于创造了沙漠变绿洲的人间奇迹。八步沙精神形成的根本在于,一代又一代的八步沙人不忘初心,始终听从党和国家的召唤,牢记保护生态,服务于民的重大使命。今天,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的形势依旧严峻,生态保护、生态修复依旧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历史重任,这需要我们共产党人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自觉践行和弘扬八步沙“六老汉”当代愚公精神,同时也需要全体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共同坚守建设美丽中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新的重大使命。

三、弘扬八步沙精神的重要性

(一)武威生态特征

武威沙漠面积占国土面积的一半以上,常年干旱少雨,降水量极不稳定,且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资源性缺水严重,土地荒漠化和沙尘暴肆虐,对武威乃至甘肃、西北以及全国的生态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二)武威区域特征

凉州区作为武威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虽然经济发展水平显著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但是凉州区地处腾格里沙漠前沿,生态环境极度脆弱,沙漠面积占比达全区国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全区年均降水量不足,蒸发量很大。

民勤县地处石羊河流域下游,东西北三面和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两大沙漠相连,是全国最干旱、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有人曾预言,如治理不力,民勤将在若干年后从地图上消失。

天祝县是一个森林资源丰富的林业生态大县,是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地位极其重要。

古浪地处腾格里沙漠南缘,北部沙漠成为偏西及西北路径沙尘暴的主要沙尘策源地和加强区。

弘扬八步沙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最为迫切的重大现实问题。

四、弘扬八步沙精神的做法

(一)弘扬八步沙精神,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武威市委四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确定了“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建设经济强市、生态大市、文化旅游名市,全力打造生态美、百姓富的和谐武威”的总体思路。以祁连山生态环境破坏为警示,牢固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鼓励发展生态工业,全力支持传统工业改造提升和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双赢。

(二)弘扬八步沙精神,建设绿色生态屏障

武威深入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做实做细做好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和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项目以及防沙治沙生态恢复项目,强化源头治理,以开展全域无垃圾专项行动、全力整治祁连山生态保护环境问题、科学开展防沙治沙、国土绿化倍增递增行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为重点,扎实推进全域生态文明建设,打造武威环境革命升级版。

(三)弘扬八步沙精神,推进经济绿色转型

武威区位优势明显,农业资源得天独厚,文化旅游资源厚重,发展内生动力强劲,同时又逢经济发展新常态机遇,是转型升级的机遇期。武威市委市政府抢抓机遇,贯彻高质量发展要求,提升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培育壮大文化旅游产业,聚焦绿色发展崛起,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快形成绿色生态产业发展新格局,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全力打造经济升级版。

(四)弘扬八步沙精神,完善绿色发展机制

实现绿色发展,需要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更需要建成严格制度执行监督的长效机制。武威市主动打好生态环境保护的硬仗,完善生态环境执法监管体制,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武威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关于深入推进绿色发展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实施方案》《武威市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等一系列生态建设和保护方面的规范性文件。

猜你喜欢

武威治沙老汉
重任在肩
进军沙漠:新中国的治沙人
莫道武威是边城,文物前贤启后生
刘老汉笑了
永不褪色的武威汉简
“三套车”:武威人的骄傲
石光银 治沙英雄的大漠雄心
六老汉和沙
刘老汉的烦恼(连载)
吴老汉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