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职高专院校如何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
2020-04-12赵洁杨红霖钟文媚师庭斌
赵洁 杨红霖 钟文媚 师庭斌
[摘 要] 良性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的建设是高校响应国家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这对民办高职高专院校适应新时期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系统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为更好地培养创新应用型技能人才,以云南工程职业学院为例进行跟踪分析,为各民办高职高专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的建设及创新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民办高职高专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3-0202-02
鉴于民办高职高专院校具有培养社会人才及实现经济效益的双重性质,其不仅受资金或场地限制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影响,且大多处于起步阶段,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不是流于形式就是处于主流教育的局限状态,创新创业思维文化建设与创新创业教育支持体系及服务程序滞后,学生创新创业知识理论与创新创业实践脱节,且绝大部分创业孵化园在建成后面临无法持续性发展的种种问题。本文通过阶段化、多元化统计分析,就云南工程职业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平台体系的建设,梳理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可持续发展的常态构建因素,以期为各民办高职高专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一、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的构建
云南工程职业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的建设分别由内体系与外体系组成,内体系围绕学校、学生、教师、政企事业单位四个主体相互关联形成创新创业教育实训教学体系、创新创业教育线上线下特色课程体系,外体系围绕学校、学生、教师、政企事业单位四个主体相互关联形成创新创业理论、实战、孵化三大生态平台互循环体系及校政创新创业工作服务支持合作体系。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民办高职高专的优势,内体系与外体系的建设同时进行,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相互完善,形成可持续循环的良性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培育体系。
二、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内体系的建设
(一)创新创业教育实训教学体系
云南工程职业学院依托优势学科领域和省级创新创业平台,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训教学相结合,建立了创新创业教育实训教学体系。先后成立大学生创业者协会、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等学生人数达70余人的社团,并定期开展创业论坛、创业沙龙、创业知识讲座、创业经验交流、创新创业大赛等实训活动。已成功举办三届国家与省级“互联网+”“彩虹人生”“创青春”等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活动,通过学校老师带学生、学生自行参与组织的模式进行院级初选、校级终审,并选拔出有潜力的创业项目入驻众创空间进行创新创业项目实践,可发展的创业項目推荐到区级、省级、国家级创业合作基地。截至目前,学校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已累计获得国赛金奖1项、银奖2项;省赛金奖9项、银奖21项、铜奖23项、优秀组织奖2项。完成实用性专利申报2项,连续2年获得“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优秀组织奖,387名学生获得创新创业在线课程培训成绩合格证书。
(二)创新创业教育线上线下特色课程体系
2019年,云南工程职业学院进行课程改革,将线下课程传统大班化教学改为小班授课,考核方式从单一的考试模式变为综合评价,其中,《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考核方式主要采取模拟招聘大赛、简历制作大赛等比赛形式进行评价;《大学生创业基础》调整成8课时微课,课程评价方式主要采取学员培训方式进行,培训合格后发放培训合格证书,将就业指导和创业指导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大学生创新思维训练》选用学校自编特色校本教材《创新思维训练与方法》,将微信扫描自测、案例游戏与理论相结合进行评价,现该课程已成功申报为2018年度省级示范课程。另线上引入高水平的在线课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翻转课堂的建设,成功建成创新创业教育线上线下特色课程体系。2019年“智慧树”校园在线选课涵盖了我校5个二级学院4685名毕业班学生。
三、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外体系的建设
(一)创新创业理论、实战、孵化三大生态平台互循环体系
云南工程职业学院搭建了创新创业三大生态平台,包括理论平台——智慧教室,用于开展特色创新创业小班化教学及就业模拟面试练习训练,目前,结合特色专业,借助校外政企事业单位的教学资源开展专门的创新创业特色班五期,共280名学生参与其中,203名学生获得相关培训合格证书;实战平台——零工作室,充分借鉴校外企业商业化运营模式,以学生运作、学校监管的形式鼓励学生创新创业,创业团队可于其中进行仿真模拟管理及项目实战练习;孵化平台——将学科专业与创新创业“工作坊”相结合运营的众创空间,现借助校外合作企业资源全程给予品牌、运营、技术、资金等一系列的支持,打造成由专业教师带领学生组建可承接社会服务、企业需求项目的创新工作坊团队,目前成功入驻并开展业务的包括比蓝摄影工作坊、云南设计10+1工作坊、非遗文化工作坊、匠心阁(云工印记)工作坊、工程造价技术工作坊、BIM技术应用工作坊、雷少传媒7个工作坊。
(二)校政创新创业工作服务支持合作体系
联合省市各级就业部门开展创新创业工作。云南工程职业学院与省级、市级各级创业园深度合作,开展和搭建合作平台,积极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分别于2017年5月、10月成功与安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昆明市人才服务中心搭建“公共人才校园服务工作站”及“高校毕业生校园服务站”平台。
四、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内外体系建设模式的启示
云南工程职业学院通过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产学研”发展理念结合,借助企事业单位教育教学培训资源及实习实训实践基地优势,以“创新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为主线,创新创业意识作为培养人才过程中的重要评价指标,同时将企业创新需求及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通过多种模式的联合培养,推动实习就业工作的落实,形成与校企事业单位协同创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局势。经过实践,已逐渐形成学校自上而下贯彻人才培养始终的“创意、创新、创业三创合一”文化教育模式及创新创业教育与“产学研”相结合的特色多方协同育人机制。成果包括与云南大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现代学徒制合作的项目已成功获得省级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立项,与多家企业共建高铁乘务空乘、大数据技术与应用、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工业机器人等专业,与多家企业共建人才实习实训基地培养包括幼教186名、地方技术服务232名、经济类60名、国际交流类76名等特色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通过企业冠名定向人才培养方式,与企业共建“九机储备干部班”“理财坊意向班”“合景精英特色班”并培养129名考核得资格证并成功就业的人才。
而通过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的互相促进,其内外部师资团队管理机制不断完善,目前已配备就业创业教育专职工作人员24人,创业导师31人,师资当中有3人获得人社部SYB创业师资培训认证,1人参加全国高校创业教育师资特训课程培训,9人参加中国人民大学云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高端培训,2人参加全国高校就业指导人员培训(中级),1人加入高级就业指导师技能人才库。
通过实证分析可知,民办高职高专院校创新创业生态体系的建设和良性循环,可根据内外生态系统的建设需求,将校外政企事业单位的产业创新及人才培养需求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中,在升级产教融合系统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协同育人的资源优势,从而有效解决创新创业实训教育体系滞后、创业生态项目无法持续性开展等问题。
参考文献:
[1]邓节军.基于地域特色开展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民办高职高专院校为例[J].科技资讯,2018(1):155-157.
[2]梁国健,刘进.大学生创新創业教育课程生态系统的构建与运行机制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13).
[3]王桂莲.基于第一和第二课堂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的融合路径探究[J].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18(4).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