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儿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0-04-12向虹燕
向虹燕
【摘 要】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儿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儿科于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接受治疗的87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43)和对照组(n=4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在护理前负面情绪变化无显著差异,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负面情绪均有好转,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监护人对各项护理工作的满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科护理工作中,进行优质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儿科;临床护理;应用效果
儿科是医疗机构的重要科室之一,其所接收的患者群体年纪相对较小,难以进行有效的沟通,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治疗工作的难度性,为保证治疗工作的顺利展开,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尤为重要[1]。本研究主要探讨优质护理在儿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選取在我院儿科于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接受治疗的87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43)和对照组(n=44例)。研究组患者男性22例,女性21例,患者年龄1~10岁,平均年龄(5.36±2.45)岁;对照组患者男性23例,女性21例,患者年龄1~11岁,平均年龄(5.78±2.52)岁。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为儿童患者,有固定监护人;②所有患者均不患有传染性疾病;③本研究经伦理会批准且所有患者监护人均知情同意。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接收入院后,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遵医嘱进行饮食以及用药指导,并做好相关记录等。给予研究组优质护理,包括相关科室护理人员不断进行学习进修,提高自身综合护理工作水平;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护理工作更加完善的展开;实施责任制护理,使护理工作人员更加清晰明确其工作内容,增强护理工作质量;患者收治入院时进行有效沟通,建立与患儿的友好护患关系,便于了解患者病情以及更好的展开护理工作;加强病房管理,使患者保持处于安静整洁的治疗氛围;根据患者所患疾病对其以及其监护人进行健康宣教,使患者监护人更加明确患者疾病发生发展并在日后工作生活中加强预防;患者因年纪相对较小,在治疗过程中易出现焦虑恐惧心理,对其进行有效心理护理干预,提供其护理依从性;遵医嘱进行用药并进行用药护理,监督其按时用药;设置监护人意见信箱,告知每一位监护人对护理工作提出意见,促使护理工作更加完善等。
1.3观察指标
1.3.1比较两组负面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的焦虑状态进行评估,轻度焦虑50~59分、中度焦虑60~69分、中度焦虑≥70分。
1.3.2比较两组监护人对各项护理工作的满意评分。满意评分满分100分,分值越高表示对相关工作越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结果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结果采用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比较两组负面情绪
比较两组在护理前负面情绪变化无显著差异,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负面情绪均有好转,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表1:
2.2比较两组监护人对各项护理工作的满意评分
研究组监护人对各项护理工作的满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表2:
3 讨论
儿童患者因年纪较小在治疗过程中易出现焦躁不安以及不配合治疗等一系列不可预测性行为,增加了临床工作难度。因患者年纪相对较小,身体各项机能尚未发育完全,导致病情变化较快,其监护人对临床治疗护理工作期望较高,对相应工作带来一定的挑战。常规护理模式主要是根据医嘱进行展开一系列护理工作,存在一定的弊端性[2]。优质护理是近年来临床工作中新型护理模式,是以患者为中心,展开一系列护理干预方式,强化基础护理理念,全面落实责任制,应用效果较好[3]。有学者研究报道,在儿科护理工作中使用优质护理可以增加护理满意度[4]。本次经研究后发现,比较两组在护理前负面情绪变化无显著差异,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负面情绪均有好转,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监护人对各项护理工作的满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表明,在儿科护理工作中,进行优质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过程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国磊.儿科护理的特殊性及重要性[J].养生保健指南,2019,000(011):148.
[2]赵芪.心理护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J].饮食保健,2019,006(009):218-219.
[3]周玥.分析门诊分诊中运用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实际效果[J]. 健康大视野2020年9期,191页,2020.
[4]刘蕾,李艳梅,台晓丽.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儿科门诊输液室患儿家属满意度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v.7;No.438(17):144+146.
(作者单位:达州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