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的关系

2020-04-12陈伟昌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62期
关键词:交通运输经济发展

【摘 要】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这是所有地区发展的共识。以中国十几年发展的历程来看,中央政府对于基础设施几十年为一日的坚持,打通了中国各个地区的高铁网络这是我们的经济发展的血管,通过这些血管能够将人才和资源送到不同需求的地区,中国的强大是这些无数的血管贡献出来的,交通设施就是一个国家的血管,这是能够给整个国家提供养分的组织。缺少血管的地区就会因为缺少养料而出现萎缩的状态。

【关键词】经济发展;交通运输;资源流动效率

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世界上都很有名,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做的好是中国经济能够在改革开放40年来告诉发展的重要原因,只有将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到一定的水平,经济发展才会有一个好的发展环境。中国的长期经济发展需要一个平台作为支撑,公路网络、高铁网络,民航的建设,这是中国能够长期保持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1地区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的关系

1.1地区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关系密切

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倚重区域的沟通和交流,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通过资源的交换来获得经济的增长。以中国为例,在中国的区域发展中交通便捷的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来说也会较好。在交通运输的成本上来看,水运的成本最低,其次是陆运成本,最后是空运成本最高。所以中国的沿海城市有海运的优势,所以在发展上可以依靠海运来提高经济的发展速度,这样就能在长期的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的优势。中国的沿海城市的经济发展发达和交通运输和地理位置有很重要的关系。

1.2交通运输效率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1.2.1交通运输效率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交通闭塞很难在经济发展上有大作为,中国的贫困县大部分分布在山区,这就说明经济的发展是需要基本的交通运输效率来提高的。交通闭塞的地方想要发展经济实在是困难,一般来说经济发展较好的地方经济发展就会很好。以中国的区域发展为例,中国古代的四大名镇就是处于中国交通最为发达的地区,到了现代,一般来说沿海区域的经济发展是最好的,他们的海运发达,这样就可以在货物运输上有良好的成本优势,中国的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好,相对于中国的西部地区来说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大,这说明了中国的经济发展还是需要交通的运输便利作为支撑,不管是海运还是陆运优势,这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

1.2.2交通运输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非充分条件

但是交通发达也不一定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镇,中国的交通发达的地区非常多,但是在经济发展上也不是齐头并进,这样是因为经济发展是多种因素导致的,不仅仅是一种因素,在经济发展中打通交通运输的通道仅仅是第一步,不是巨鼎性的一步,只有在未来的区域发展中依靠交通运输通畅的优点,依靠自己的比较优势来发展经济才可能提振区域的经济,区域的经济不是一时半会可以发展好的,需要长期的依靠自己的比较优势在发展中,交通运输的通畅是经济发展的第一步。

2交通运输对于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

2.1积极作用

交通发展对于区域的经济来说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比如通過良好的交通运输可以吸引外地游客来本地旅游发展旅游经济,这是提振当地经济的最为直接的方法。一般来说交通闭塞的地区的自然环境都非常好,自然环境可以吸引游客前往,这样就可以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不仅仅是消费和投资会直接导致区域的经济发展趋势变好,还能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把山里的人带出去,把外面的人引进来。这就是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部分。区域的资源的交换可以带来更好的配置和发展。发展当地的制造业、农业、家禽业的发展都是因地制宜的重要策略。当地的政府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提振区域的经济。

2.2消极作用

中国的经济发展要依靠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这样才能保证资源的快速转移。但是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一定要配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交通运输的发展过快也会导致负面的作用。中国的某些区域通过建立流畅的交通运输通道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来发展旅游业,游客大量的引入导致区域的环境的破环这样就会产生消极的作用,环境是最为重要的资源。其次某些地方有矿产资源或者是木材资源。通过交通运输能够提高这些资源的开采速度,这样就会导致大量的资源的消耗,这样也会导致区域的经济发展高涨,但是不具有可持续的发展特性,

3提高地区交通运输效率的政策建议

3.1政府政策支持来修建公路

中国政府一向是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贡献者,中国的经济发展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财政收入,这样中国政府依靠巨额的财政收入可以在不够发达的地区来补贴当地的财政支出,通过在这些不够发达的地区修建公路,来打通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问题。中国目前来说已经在所有的地去都修建了基本的公路,但是还是有很多的山区的交通不够便利,政府在交通运输上的工作还是没有做好,这样就会导致部分地区的交通发展还是处于困境当中,这是中国的地区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中国应该会让所有的地区有宽阔的马路通行,这样就会帮助地区脱贫致富提高效率。

由于基础设施建设都是由政府财政支出来完成,所以中国的政府在所有的闭塞地区修建良好的交通设施这是基本的政府工作业绩要求,即使是当地的财政收入有限,也应该通过财政拨款来完成这样的工作。

3.2依靠民众力量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在没有政府财政支出的情况下,当地的民众可以通过筹款的方式来建设基本的交通设施来提高当地的交通方便程度。这是某些地区确实缺少政府的支持,不得已而为之的方式,在中国早期发展中,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建设村落的基本交通设施。中国的一些村落通过人口的数量来征收修路费用,这样就可以通过民众的众筹方式来建设交通设施。这样是对于一个地区最后的方式,这是自救的方式,因为交通闭塞对于整个区域来说都是非常负面的事情,儿童上学,成年人外出工作、老年人出行这些都需要依靠交通设施的通畅来保障。

不管是依靠政府的力量还是依靠民众的力量,建设基础设施都是惠及子孙的好事,这需要积极应对。

参考文献:

[1]卞雪航;费文鹏;杨雪英;李思慧;石磊.交通运输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关键制约及发展策略研究.交通运输研究.2019年(04):58-66

[2]伍朝辉;武晓博;王亮.交通强国背景下智慧交通发展趋势展望.交通运输研究.2019年(04):29-39

作者简介:

陈伟昌,男,本科,皖江工学院,职称无,交通工程。

(作者单位:皖江工学院)

猜你喜欢

交通运输经济发展
试析铁路交通运输经济管理模式的优化
物流运输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新形势下交通运输行业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
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路径探究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探究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公路交通运输节能降耗经济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