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探究
2020-04-12陈瑶
陈瑶
摘 要: 工作满意度是教师顺利教学、踏实工作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对教师日常工作影响较大。本文就教师工作满意度进行进一步探究,首先要理解其内涵,其次要对其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最后要就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关键词: 教师工作满意度 现状研究 影响因素
一、工作满意度内涵
霍波克是最早对工作满意度进行研究的学者,工作满意度的概念出自霍波克,同时他还编撰了《工作满意度》这部专著,工作满意度现已成为研究领域的重要的研究内容。霍波克认为工作满意度是他们对自身工作情境的一种情绪反应,主要指工作者在生、心理两个方面对环境是否满足的一种心理感受[1](110-111)。此后,很多学者对工作满意度的内涵进行了研究,其中被大家所熟悉的是弗鲁姆提出的工作满意度,是指个人对自己在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的情感体验[2];洛克却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认为工作满意度是一种正面的或愉快的情绪状态,是个人在评价自身工作或工作经验时形成的[3];学者们选取的研究对象存在不同,得出的定义也不尽相同,但普遍认为工作满意度是个人对自身所从事的工作及所处的工作环境的一种情绪体验,既有积极的又有消极的感受。
二、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内涵
霍波克是第一位对工作满意度进行研究的学者,霍波克当时所研究的对象是老师,所以教师工作满意度一词随之而来[1](110-111)。此后,教师工作满意度的概念逐渐被心理学界所重视。教师工作满意度包括同事关系、工资收入、干群关系、自我实现、工作强度五个方面。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我国有一些研究者对教师工作满意度进行了研究,也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我国学者李子彪认为工作满意度是影响教师地位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可进行更深一步的探讨,他是国内最早对教师的工作满意度进行探究的研究者。进行测量研究的是陈云英、孙绍邦两位学者,通过研究发现教师的工作满意度由六种因素构成,分别是晋升、工种、工作环境、薪资、同事关系和领导组织管理。朱继荣对200名教师进行研究后的结果显示教师工作满意度与教师年龄呈“u”形相关的关系,年轻教师与老教师的工作满意度都较高,中年教师的工作满意度相对来说偏低一些,但总体而言都很高。除了这些学者外,也有部分学者对影响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其他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比如工作压力、学校学习氛围、性别、发展空间、进修机会等,但都还有待进一步地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
三、教师工作满意度的现状研究
(一)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教师群体一开始便是霍波克所选取的调查研究的对象,但他后面的研究对教师群体的关注逐渐减少。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研究者们又开始慢慢关注教师的工作满意度这一问题,并进行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对36位以色列教师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表明工作的压力、对时间的利用率、工作难度、师生关系等这些因素都与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有关。史米兰斯凯结合研究得出的结论进行了分析,他建议其他学者可采用内外因素结合的方法表示与教师满意度、工作压力相关的因素,而不是采用其他因素。关于另一个影响因素即教师在学校决策制定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凯伦·菲戈·辛格调查了费城的400多名教师,结果显示与教师的工作满意度相关性不大。分析了大量国外关于教师的工作满意度的研究之后,发现我国学者进行这方面的相关研究可大量借鉴国外的研究模式,即探讨影响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因素可通过编制量表、调查研究的方法进行。
(二)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我国开始对教师的工作满意度进行专门研究要比国外晚二十几年,大概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才取得一些相关研究成果,主要研究成果是:李子彪对教師工作满意度进行了调查,并将此作为研究中小学教师地位问题的重要影响因素,他也是国内最早对此进行研究的研究者[4]。陈云英、孙绍邦对教师的工作满意度进行了测量研究,提出了教师的工作满意度由工种、工资、校园环境、晋升机会、领导组织管理和同事关系六个因素所构成[5](268-269)。周建达、林崇德研究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等因素,主要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进行分析。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与薪资条件、心理水平、学校环境等显著相关[6](32-37)。由此可知,我国研究者主要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教师工作满意度进行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高对策及现状调查两方面,且在内在维度的测量、现状调查及提高对策两方面已达成了许多共识。
四、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一)国外关于影响因素探究
1.学校所在地:这方面的区别主要是针对不同地区的教师而言,服务于农村学校的教师,工作满意度明显要高于服务于城市学校的教师。主要是因为服务于农村学校的教师的工作压力和责任感比服务于城市学校的教师更低,且城市学校对教学、升学等方面的要求比农村学校更高更严格。
2.管理职位:这方面的区别主要是针对不同岗位的教师而言。与普通教师相比,处于管理岗位的教师虽然工资收入更高,但管理岗位教师的工作满意度相比普通教师更低一些,主要是因为处于管理岗位的教师因工作所带来的责任压力更大。
3.教师年龄:教师的年龄对工作满意度影响较明显,研究表明,教师年龄处于36岁—40岁,工作满意度是最高的,然后是31岁—35岁的教师,26岁—30岁的教师工作满意度处于倒数第二的水平,说明26岁—30岁的教师工作满意度较低,41岁以后的教师工作满意度最低。
4.管理者的决策风格:调查研究显示学校管理者的决策风格对教师工作满意度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学校管理者中大部分都属于理性决策风格,并且学校管理者的决策风格能够较明显地预测教师工作满意度。
5.教师自我效能感:教师对自身工作的满意程度可以通过自我效能感进行预测。研究表明教师的自我效能感越高教师工作满意度就越高,且职业倦怠水平与辞职冲动都较低。
6.学校工作氛围:调查研究表明学校工作氛围对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责任、工作锻炼的标准、奖励、合作、成功、领导力。六种因素中工作锻炼的标准对教师工作满意度影响是最大的。
7.教师间的人际关系:研究发现教师在学校中人际关系的好坏对教师的工作满意度的高低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教师对工作的满意度高低能够很好地预测一位教师是否有辞职的动机,所以笔者建议为了增强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学校管理者与教育政策制定者应当更加关注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
8.其他影响因素:薪资、是否有晋升机会、家庭关系、组织与沟通能力等。
(二)国内关于影响因素探究
1.学校组织管理氛围:学校气氛主要是指校风、学风、学校社会气氛等,包括校领导、师生共同构建的学校心理、情感和文化氛围。学校气氛主要内容包括校领导与教师期望、校长的领导方式和校内非正式人际关系。我国学者王靖对学校组织管理气氛与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调查结果显示,高校组织管理气氛与教师工作满意度总体上呈正相关的关系。从学校组织管理氛围的各个维度出发,首先拥有井然有序的管理系统的学校,该校教师对自我实现的满意度较高;其次学校规章制度健全与否会影响教师与领导之间的关系,影响教师工作的满意度,一般而言学校规章制度越健全,教师的工作满意度越高;领导的亲和力也会影响教师对工作强度的满意度,领导关心教职工,教师对工作强度的满意度会更高;最后学校的民主作风可以影响教师在工资收入方面的满意度,学校体现轻松民主的工作作风,教师工作满意度自然会更高一些。
(1)学校管理系统影响教师对自我实现的满意度
社会有社会规范,学校有学校秩序、班级有班级规定,这些都是工作能够有效完成的前提条件。一所学校如果没有秩序,没有井然有序的管理系统,那么教师在心理上无法认同教师职业的正规性。教书育人本是一项神圣而光荣的事业,学校没有秩序、学生没有约束,教师对内在价值的认识便会产生偏差,教师自我实现的满意度也会随之降低。只有当学校管理系统规范、井然有序时,教师才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身的价值,才会对学校和自身发展充满信心。反之,每位教师充分实现自我价值,便能形成一个各项工作都按计划目标有序执行的学校。
(2)学校的制度健全程度影响教师对领导的满意度
学校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是教师对干群关系满意度提高的基本条件。一个学校是否有自己健全的规章制度、各项工作是否各部门分工明确,领导能否做到一视同仁、按规定办事等,都会影响教师对领导的满意度的高低。所以,有健全规章制度的学校的教师对领导的满意度会更高一些。
(3)领导亲和力影响教师对工作强度的满意度
自愿完成一项工作的人的工作效率及完成度肯定会比被迫完成这项工作的人更高一些。工作强度是一个人对自身工作的主观感受,如果自愿完成这项工作,满意度自然就会更高,被迫完成的满意度自然更低一些。一位领导应能够真正关心教职工的生活,不是仅仅对其工作方面的关心,领导亲和力强,教师自然会更加努力工作,并不会觉得工作任务非常繁重。
(4)民主作风可以影响教师在工资收入方面的满意度
一个人对自己工资是否满意,很大部分取决于与他人特别是和自己条件相当的人的比较,如果二者之间基本相等,这个人便会觉得很公平,反之则会觉得不公平,这是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所认为的。一所学校中的所有老师也是一样,同事之间总是有比较,学校如果能够做到公平民主、财务公开、工资明细一目了然,让老师清楚地明白自己和其他老师的收入状况,这样在工资收入方面的满意度自然会更高。
2.职业压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更加要求效率,相对来说工作压力更大。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加,有人会对这份工作产生抱怨情绪,职业压力是影响教师工作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工作压力越大,满意度一般情况下更低。研究表明,工作压力与个人健康呈负相关,工作满意度与个体健康呈正相关关系。教师中不良的人际关系、高度的焦虑感,会直接影响教师的身体健康及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
五、结语
国内外研究表明,国外大部分探讨教师工作满意度的结构和影响因素的研究都是通过编制量表与调查实现的,我国的研究者大部分是利用实证的方法进行研究的,并且对教师工作满意度的现状和提高策略两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成绩。国外这种研究模式对我国研究者进行教师工作满意度方面的调查研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和借鉴作用。近年来,我国确实有一些对国外研究关注颇多的学者开始参考并借鉴国外研究者的研究方法,对教师的性别、薪资、进修机会、晋升、年龄、工作压力等影响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因素进行了研究,但还有待从更多角度对此类问题进行更深一步的探讨,仍旧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参考文献:
[1]Weiss D, Dawis R England G, Lofquist L. Manual for the Minnesota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M]. Mi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Industrial Relations Center,1967.
[2]Vroom V H. Work and Motivation[M]. New York: Wiley,1964.
[3]孔建云.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仁[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4]石壮.中学组织管理气氛与教师工作满意度的相关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0.
[5]宋红英.教师工作满意度研究综述[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2).
[6]周建达,林崇德.教師素质的心理学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19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