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生活素材开展初中物理教学

2020-04-12曹琴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生活素材初中物理生活化

曹琴

【摘 要】物理现象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但物理学科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初中是学生初步接触物理的时期,加强物理生活化教学,不仅有利于降低物理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物理教学中,巧用生活素材,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与特点,更容易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内化。本文主要探讨了生活素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际应用途径,以期为一线教师教学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生活素材;初中物理;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0)28-0113-02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立足学生实际,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使其在物理探索中把握潜在规律,并具备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应用知识的能力。基于此,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成为教师组织物理教学的重要落脚点。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现生活化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加强对生活素材的应用,将与学生实际联系紧密的生活素材巧妙融入物理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其建立物理与生活沟通的桥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其具备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物理综合素养的提升,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1   借用生活素材,实施新课导入

教师要想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就必须重视新课导入环节的设计,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将其带入新课学习中。优质的新课导入还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课间玩乐的思绪迅速变为学习思绪。

初中是学生初步接触物理的阶段,学生需要学习较多的物理原理、概念以及公式等。这些基础知识较为枯燥,难以理解,容易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课堂学习不积极[1]。因此,在物理教学生活化理念下,教师应设计具有吸引力的新课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发挥生活素材的重要作用。将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引入课堂,设计小实验,使学生常见的生活现象物理化。这样不仅可以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增强其学习积极性,将新课学习的过程当做解惑的过程,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如教师教学“平面镜成像”时,在新课导入环节,可以将生活中常见的镜子作为素材,制作“魔盒”,进行魔术揭秘实验。教师先向学生展示“魔盒”,打开盒子的前盖,让一个学生上来看一看、摇一摇,检查一下魔盒是不是空的。学生确定是空的之后,向盒子上方的小孔投入硬币,然后打开盒子的前盖,让学生观察盒子里是否有东西。学生会发现盒子内仍然是空的,投入的硬币不见了。摇一摇,听见盒子中有硬币晃动的响声,表明硬币在盒子里面。那么,盒子里的硬币在哪里呢?为什么看不见?这是怎么回事呢?最后,教师再进行“魔盒”揭秘,“提前在盒子中放一块平面镜”。通过魔术揭秘实验,引入“平面镜成像”新课内容,会使学生带着强烈的探索欲学习新知识,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2   善用生活素材,降低新知识学习难度

物质结构和运动规律是初中物理课程的两大方面,也是学生初步认识物理的重要阶段。但是,教材中物理概念、定义、公式的表达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抽象性,理解难度较高,学生难以立即将这些知识点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并可能导致其对物理学习产生一定的畏难情绪。而促进物理教学生活化最重要的目的就是降低学生学习物理新知识的难度,通过生活素材,使其更好地理解物理的相关知识点,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给学生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减轻其畏难情绪,激发其物理学习的积极性[2]。

如在教学“阿基米德原理”时,由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尚不成熟,在理解“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描述时,往往不能快速準确理解,所以教师可以合理运用生活素材展示实验,让学生充分了解这一知识点。教师可先准备一个大烧杯以及几个空易拉罐,在烧杯中盛满水,并在易拉罐中倒入不同体积的水,然后依次浸入烧杯中,观察每次烧杯中溢出的水量,以及易拉罐在水中的浮力,观察浮力与排开的液体体积关系。通过实验,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排开的水量越多,易拉罐受到的浮力也就越大。学生充分理解这一知识点,为掌握本课知识奠定了重要基础。

3   巧用生活素材,改进物理实验

物理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物理实验是学生了解物理现象、掌握物理知识的重要途径。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实验教学占据重要地位。物理实验不同于枯燥的课本内容学习,往往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物理的探究欲望。同时,物理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但是,在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中,很多实验具有较强专业性,对实验器材的要求较高,学生往往只能通过观察教师的课堂操作,或是按照固定的步骤、要求在实验室进行操作,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3]。而在生活化的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生活素材引入物理实验,巧用生活素材改进物理实验,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用品作为物理实验的工具,这样既能够保障实验的安全性,又可以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动手实践机会,增强课堂学习的趣味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和素质。

如教师在教学“功和机械能”时,可以利用在生活中常见的橡皮筋,让学生感受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生活中常见的黄色橡皮筋,然后从中间剪开,指导学生两只手分别拉住橡皮筋的两端,向外合理用力,在不会弄断橡皮筋的基础上,反复快速拉伸橡皮筋。几次拉伸后,用自己的脸部或者其他外露的皮肤感受橡皮筋的中间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几次快速拉伸之后,学生能够明显感受到橡皮筋的温度升高了。这一实验对实验器材的要求非常低,并且操作简单,每个学生都能够通过实验充分感受到橡皮筋被反复拉伸之后的变化,对实验有更加强烈的切身体会。同时,通过实验还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各种现象都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实践探究兴趣,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4   利用生活素材,促进习题教学

习题教学是考查学生对物理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方法。学生学习完新课后,是否真正理解知识点,并能够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需要教师通过设计紧密联系生活素材的习题进行考查。虽然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需要重视提升学生的学科能力与素质,但学生的物理学习成果最终也需要以物理试卷检验。同时,随着物理新课程标准要求,物理教学树立“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要求物理教师在习题设计中,重视应用生活素材,以生活素材命制习题,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题目,最终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因此,利用生活素材设计物理习题,提升教学有效性,是合理检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一步巩固深化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

如教师在设计“摩擦力”知识点的练习题时,只需要稍加留意,就可以发现生活中有大量素材能作为练习题的命制材料。如“在冬季,人们为了防止在有冰的道路上滑倒,会选用具有防滑性能的鞋子,那么是选择鞋底花纹较为简单、平缓的鞋底好,还是花纹较为复杂、深刻的鞋底较好呢?”防滑就是增加鞋底的摩擦力。将生活中的现象转变为物理现象能够让学生明白增加鞋子的防滑性能就是增强鞋底摩擦力,从而选择花纹复杂、深刻的鞋底。这样的习题一方面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另一方面与摩擦力这一知识点联系非常紧密,有利于学生思考探究,实现物理知识与生活现象的相互转化,从而提高学生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深入挖掘初中物理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學生通过物理知识还原生活,并自主探索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从而通过物理学习使生活变得科学化,在生活中深入理解掌握物理知识。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加强对生活素材的应用,是实现物理教学生活化的最佳渠道,也是满足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创新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同时对于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学科能力和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金明.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20(2).

[2]曹蓓蓓.初中科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9(16).

[3]鹿时魁.基于学生认知下的物理生活化教学[J].基础教育论坛,2019(3).

[4]王震宇.浅论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索[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7(4).

猜你喜欢

生活素材初中物理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依托生活情境 提升数学感悟
初中生作文素养的培养途径研究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生活素材在小学品德教学中的有效利用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