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邓小平文化建设创新主体性思想
2020-04-12杨德友
杨德友
摘 要: 创新,是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人是文化建设创新的主体。文化建设创新的过程,是人发挥主体性的过程。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实践探索中,针对过去文化建设创新主体性缺失的情况,邓小平着力使主体“自为”重塑、“自觉”回归、“自由”觉醒,重新激发了人的主体性,形成了较系统的文化建设创新主体性思想。
关键词: 文化建设创新 主体性 自为 自觉 自由
创新是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举措。人是文化建设创新的主体,文化建设创新的过程也是人的主体性发挥的过程。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实践探索中,邓小平深刻认识到主体性的发挥对文化建设创新的重要性,努力激发人的主体性,形成了较系统的文化建设创新主体性思想,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从“自主”消弭到“自主”重塑
实践活动是人的本质活动。人在实践活动中确立起在世界上的主体地位,成为自然界和人的主人。主体性是人之为人的最高规定,体现了人的本质的核心内容。人一旦失去主体性,就失去了主体地位,失去了人的本质,变成像动物一样的存在,人将不称其为人。
人的主体性内涵涉及多个方面,包括主体意识、主体能力、主体人格等,是多种规定性的统一,其中人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最基本、最突出的主体特性是人的主体性最集中、最充分的体现。人的主体性首先表现为人的“自为”性,人必须具有自主性,自主性是主体性的前提。人只有首先具有了自主性,才能够实现自立,才可以独立自主地从事实践活动,真正成为实践活动的主体,推动实践和人自身的发展。人能够独立自主地按照自己的目标进行设计规划,采取行动,“懂得处处都把固有的尺度运用于对象”[1](57)。
人处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中,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不可能脱离社会孤立地存在。人不一定能够完全支配外部力量,但必须具有自由的意志,能够实现独立自主,自我决定,能够以自身為依据,实现自我支配。正是在这种“自为”之下,人的主体地位才具有了可能,人的主体性才具有了存在的空间。与人的“自主”相对应的是“强制”,人如果始终处于对外在力量的依赖中或处于外在力量的强制之下,不具有自由的意志,不能实现独立自主,就陷入了不自为的状态,难以成为真正的主体,因为那“已经失去了任何自主活动的假象,而且只能用摧残生命的方式来维持他们的生命”[1](209)。
文化发展的关键在创新。文化建设创新是人自主自为的创新。人只有处于自主自为的状态下并清醒认识到自身在文化建设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才能根据自身发展需要独立自主地对文化发展提出要求,进行各种设想,制定规划,推动文化建设创新,并自主地对待文化发展的成果,促进文化和人自身的发展。
在“文化大革命”特殊时期,文化领域的专制色彩浓厚,民主法制并不完善,并且屡遭破坏,人的文化独立精神被设置了种种精神枷锁[2](141)。文化领域陷于僵化、静止、凝固的状态,个体不被允许发出异样的声音,凡是带有革新色彩的思想和做法一概被贴上异端的标签加以打压,甚至主体本身也受到摧残和迫害。人的文化独立精神和意志自由不复存在,独立自主地位湮灭,文化“自主”消弭,文化建设创新所需的内在动力消失。
邓小平认识到人的自主性对文化建设创新的重要意义,并着力重塑人的自主性。第一,支持和鼓励人们敢于突破文化思想理论禁区,敢于创新,勇于保持思想的独立性和自主性。面对“两个凡是”的困扰,邓小平大力支持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极大地解放了人的思想,进而解放了人,使人们敢于挣脱各种思想束缚,独立自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重新释放了人的文化独立精神,唤醒了人的文化建设创新独立性和自主性。第二,着力为人的自主性的发挥创造条件。在文化建设的方针政策上,邓小平从根本上重新恢复了“双百”方针,“无论如何,思想理论问题的研究和讨论,一定要坚决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一定要坚决执行不抓辫子、不戴帽子、不打棍子的‘三不主义的方针……不允许有丝毫动摇”[2](183)。邓小平同时明确了文化工作的目标是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其中自然也包括培养和保护群众文化建设独立自主精神的需要,明确提出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答应不答应”“人民高兴不高兴”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三,强调文化建设创新独立自主精神的培养必须根植于实践。邓小平充分认识到实践是培养文化建设创新独立自主精神的基础,指出不能一味地停留在争论上并鼓励人们抓住机会,积极在实践中创新文化。“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3](374)。
二、从“自觉”缺位到“自觉”回归
人在实践的过程中成为主体。人的主体性的第二个重要表现是人的自觉性。人在摆脱了本能冲动以后,能够在理性的支配下,积极主动、能动地从事实践活动,人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是主体性的核心。人是有意识的,人的这种有意识状态使人能够成为主动的能动的主体。恩格斯指出:“人离开动物越远,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就越带有经过事先思考的、有计划的、以事先知道的一定目标为取向的行为的特征。”[4](996)在能动的实践活动中,人对自己所从事的活动有着明确的认识,具有明确的目标性,在活动之前就已经预设了活动目标,并有计划性地制定了达到预期目标所要采取的步骤,考虑到活动需要的各种条件,对各种方案进行了最优选择。马克思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5](170)在实践活动中,人还会根据具体情况的发展变化,及时对自身和实践活动进行调整,以不断适应发展变化的具体实际,推动实践的发展,实现活动目标。在这种主动、能动的实践活动中,人将自身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人的智力和体力都得到提升,精神得到愉悦,自身价值需要得到满足,个体发展得到推动。“自觉”是相对于“自发”而言的。在自发状态下,人被外部环境所支配,出于动物本能,被动地适应环境,是一种盲目的行为,毫无人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可言。人的主体性的实现,需要充分发挥人的自觉性,克服自发性。
文化建设创新是人的自觉创新,离不开人的自觉性。人的自觉性贯穿于文化建设创新的全过程。人只有处于自觉状态下,才能根据自身对文化发展的需要,积极主动地预设文化建设创新的目标,设计蓝图,制定步骤,采用合理的方式,能动地对各种途径目标模式进行最优选择,积极应对文化建设创新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自觉地推动文化和人自身的发展。
受“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在改革开放之前的相当一段时间内我国文化建设经历了一定的挫折。文化专制较为严重,人的文化建设创新主动性和能动性失去存在的空间和土壤。“以阶级斗争为纲”成为文化领域中压倒一切的主基调,很多脱离这个基调的反映其他范畴的正常文化建设工作不被允许。在文化建设指导方针上,文化主体受到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存在照抄照搬现象,文化领域机械生产,千篇一律,毫无活力可言。在文化建设主体地位方面,知识分子地位低下,“臭老九”和“白专”帽子给知识分子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们精神上长期处于压抑痛苦的状态。人的自觉能动性受到压制,失去了发挥的空间。人的文化“自觉”的缺位,使文化建设创新异化为机械的生产,毫无创造可言。
面对文化领域停滞不前的状态,邓小平敏锐地洞察到文化建设创新是人在自觉状态下的创新,文化必须在人的自觉推动下才能获得发展。文化要发展要繁荣,必须充分尊重和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为此,邓小平采取了多方面的措施:
第一,强调解放思想是重塑人的文化建设创新自觉能动性的重要条件。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我们才能有效了解和适应文化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使人的自觉能动性的发挥符合文化发展动态变化的实际,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为此,邓小平领导全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冲破了唯心主义的种种认识枷锁,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有力地促进了人的自觉能动性的释放,推动了人的文化建设创新自觉的实现。
第二,要敢于尝试,敢于突破禁区,敢于利用一切科学手段进行文化建设创新。针对过去一度存在的对待西方文化极端排斥的问题,邓小平鼓励人民群众要科学对待这个问题。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过去有一段时间,向先进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被叫作‘崇洋媚外。现在大家明白了,这是一种蠢话……关起门来,故步自封,夜郎自大,是发达不起来的。”[2](132)邓小平提倡要给人的自觉能动性的发挥提供足够的空间,用宽广的胸襟对待外来先进文化,努力学习借鉴西方先进文化成果,“要向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以及其他一切对我们有益的知识和文化”[3](44)。但邓小平同时强调要充分调动人的自觉能动性,也要实现与我国文化建设实际的有机结合,不能机械地照抄照搬,要用马克思主义对西方文化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法等进行科学的分析、鉴别、批判,合理借鉴吸收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文化成果的诞生。
第三,要充分发挥人的文化建设创新的自觉能动性,需要对人才给予充分肯定。邓小平深刻地认识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他指出,事情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使用人才。邓小平强调一定要充分使用人才,要努力发挥人才在文化建设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予人才应有的肯定。“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反对不尊重知识分子的错误思想”[2](41)。邓小平着力从根本上纠正不尊重知识分子的错误做法,恢复知识分子应有的地位,提出要重视知识,重视从事脑力劳动的人,要承认这些人是劳动者,强调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同时,要加强人才培养,就要在思想、制度等各个层面努力创造有利于人才涌现和成长的条件。
三、从“自由”困顿到“自由”觉醒
自由是主体性的又一个重要特征。人的主体性还在于人的实践活动是合乎规律的自由的创造性活动。在主客体的相互关系中,人始终是最活跃、最积极、最富有创造性的因素。在实现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统一的基础上,人不断探索未知世界,不断向未知领域前进。人类生活不同于动物的生活的本质是人类能够永远向着“未知领域”前进,能够永远处在连续不断的自由“创造”世界中,并且在其“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1](57)。
文化建设创新是人的自由创造活动。人的自由,是文化發展的重要内涵和核心价值。文化发展的过程亦是人的文化建设创新自由不断实现的过程,只有充分尊重、彰显和实现人的自由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建设创新。人充分运用抽象思维能力,把握文化发展规律,自觉按照文化发展规律办事,在既有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实现新的创造和超越,并不断适应和满足人的需要,彰显和实现人的文化建设创新自由,推动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后,中共八大科学地提出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然而这一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指导思想却并没有得到科学有效的坚持,在后续的实践中,随着党内认识上的偏差不断发展,“以阶级斗争为纲”成为国家工作的重心,同时也成为文化领域的中心和主题。上级意志、长官意志往往代替了文化发展的规律,文化工作中毫无自由可言。“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文化范式,背离了这一时期社会文化正常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轨道,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把握出现了偏差。人被迫违逆文化发展规律,内心苦闷压抑,备受限制、折磨,文化建设创新“自由”陷于困顿,这使文化建设创新的核心价值消失,使其意义荡然无存。
邓小平非常重视在文化建设创新过程中唤醒和激发人的“自由”,极力彰显和实现人的创新自由。
第一,科学认识和把握文化建设规律,为人的文化建设创新“自由”提供前提。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把握,只有认识和把握了客观规律,人的活动才有自由可言。邓小平领导全党果断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极“左”的路线,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社会主义建设重新步入正轨。与此同时,邓小平牢牢把握文化建设要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客观规律,推动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文化范式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文化范式的转变,使文化建设步入合乎规律的发展轨道,促进了人们的文化建设创新活动“自由”的发挥。
第二,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按照文化发展规律办事,实现人的文化建设创新“自由”。在文化建设创新内容上,邓小平强调必须具有科学性、合理性,要“真实地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反映人们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本质,表现时代前进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趋势,并且努力用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民,给他们以积极进取、奋发图强的精神”[2](210),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人的主体性,促进社会和人的共同发展。在文化发展路径上,必须尊重和满足文化开放发展的要求,不能闭门造车。封闭是作茧自缚,违逆了文化发展的规律,“过去把自己封闭起来,自我孤立,这对社会主义有什么好处呢?历史在前进,我们却停滞不前,就落后了”[3](274)。邓小平明确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3](373),强调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要充分借鉴人类社会一切文明成果,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同时,要努力实现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走出国门,努力提升本民族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在文化发展基础上,邓小平强调要重视教育的发展。邓小平敏锐地看到教育对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认为文化的发展是决不能离开教育的,强调即使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也要把教育问题解决好、发展好。
第三,满足人的发展需要,激发人的文化建设创新“自由”。邓小平强调要科学认识和把握文化发展规律,目的是利用规律进行文化创造,不断满足人对文化的需要,提升和发展人。“根据文学艺术的特征和发展规律……创作出无愧于我们伟大人民、伟大时代的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和表演艺术成果”[2](213),正是为了满足人对文化的需要,满足人的发展需要。在他看来,人利用规律不断进行文化创造,使新的文化成果服务于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不断提升和发展人自身,既实现了文化本身的价值,又激发了人的文化建设创新“自由”,使主体人更加充分地实现“自由”。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基金项目:四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2016年度一般项目《邓小平信仰思想对提升大学生信仰水平的价值研究》(CSZ16027)的研究成果;2017年川北医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课题资助课题《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医学生主体性培养机制研究》(78)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