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要素分析
2020-04-12白芳
白芳
一线的班主任、科任教师们要培养初中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首先要明晰中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内容、要素,对影响中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内容、要素进行必要的分析。
自我管理能力是指受教育者依靠主观能动性按照社会目标,有意识、有目的地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转化控制的能力;是个体自 觉地对自己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调节、控制或约束的能力。
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构成内容、要素,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归纳。本文基于一线班主任、科任教师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归为四个方面:自主学习能力、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课外实践能力及内省意识。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自己做主,不受别人支配,不受外界干扰,通过自身阅读、听讲、研究、观察、实践等手段,通过自己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的学习活动在一定的目的和计划下独立实现的,它是主体性的重要体现,具体可包括确立目标,制定计划,落实行动,自我评价、反思。具体到某一学科来说,我们先以基础性、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为例,自主学习的过程可包括明确学习目标,预习、感知、质疑,听课、理解,定向练习、巩固,迁移运用,阶段性总结。
自主学习能力是每个中学生都应具备的能力,唯有自主学习才能使个体得到持续、正能量的变化,才能为个人的美好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我们还以初中生为研究对象,初中生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可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要提高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如洗漱、做饭、洗衣服、整理等;另一方面要提高自主安排和计划生活的能力,如,日常作息时间安排,日常活动的计划、理清、安排等。初中生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就是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独立意识观,不依赖家长的包办、代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人即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对于中学生而言,归属感、认同感意识较强。这就要求初中生不仅要从书本、课堂上学习,还要多参与课外活动实践,参与学科知识性活动实践,参与发现、调查、探索性活动实践,参与人际交往性活动实践等。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学会运用、学会合作、学会处理、学会沟通等,从而提高初中生的课外实践能力
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课外实践能力的培养都注重了学生的反思、阶段性小结、反馈等自省能力的培养。我们的研究将初中生的内省意识再次单独列出,是考虑到初中生的生理、心理、情感的“可再发展性”极强,且是为初中生的一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在尊重初中生心理认知规律的前提下,通过对初中生内省意识的着力培养,助力学生阳光、健康、良性发展,助力学生终身发展。
内省是在内心省察自己的思想、言行有无过失。儒家自孔子始便很注重这种内心的道德修养。孔子要求人们“内省”、“自论”。孟子的“内省”修养名为“存心”,也叫“求放心”。这其中有很多合理的因素,如强调修养的重要性,修养中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等。“吾日三省”、“见贤思齐”,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个人的向阳生长、正能量成長。
对初中生而言,我们研究的内省意识主要指“阶段性五省”,即阶段性省察自己:个人学习成果,个人与老师的关系,个人与同学的关系,个人与家人的关系,个人与自然、社会、国家的关系。初中生内省意识的良性提升,必须有师长的正确引导。
以上探索、分析,请同仁们批评指正!
(作者单位:河南省鹤壁市第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