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全科护士对高尿酸血症人群健康生活方式干预的效果

2020-04-12陈洪科张志荣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高尿酸血尿酸全科

刘 磊 陈洪科 张志荣

广东省东莞市南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广东东莞 523000

高尿酸血症是一种嘌呤代谢异常而导致空腹血尿酸水平偏高的风湿免疫科疾病。其与患者的遗传因素、生活环境、饮食结构以及生活习惯有关,该疾病主要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原发性主要指先天性嘌呤代谢紊乱,而继发性则是由多种急性慢性疾病导致尿酸排泄障碍或血尿酸增高,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痛风[1-2]。若患者血尿酸持续升高则出现诸多并发症,例如痛风性关节炎、痛风性肾病、冠心病以及糖尿病等疾病,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所以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控制患者的血尿酸。临床提倡无症状患者注重生活习惯的改善以及饮食结构的均衡,尽可能避免服用控制或降低血尿酸水平的药物,减少药物毒副作用对人体的伤害[3]。本研究通过对社区全科护士对高尿酸血症人群健康生活方式的干预效果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社区2016年7月~2019年5月诊治的高尿酸血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50例。本研究已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所有患者及家属自愿参与研究,且签署研究协议书。纳入标准:(1)男性与绝经后女性患者血尿酸水平>420μmol/L,女性患者绝经前血尿酸水平>357μmol/L;(2)年龄20~50岁,且会使用移动工具,如手机微信人群;(3)有不合理饮酒饮食、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1项或以上;(4)神智正常,有自理能力。排除标准:(1)年龄>50岁者;(2)合并急性重症者;(3)生存时间少于1年者;(4)伴精神性疾病者;(5)中途退出研究者。研究组患者男28例,女22例;年龄26~49岁,平均(40.8±5.7)岁;痛风35例,高血压病8例,尿路结石2例,冠心病5例。参照组患者男30例,女20例;年龄29~50岁,平均(40.7±5.9)岁;痛风31例,高血压病10例,尿路结石4例,冠心病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参照组在治疗基础上接受常规的随访调查以及健康教育,同时每隔2周随访调查患者血尿酸水平,嘱咐患者注意控制尿酸水平,若有异常,及时到社区中心复诊,研究组患者则接受社区全科护理,组建社区全科护理小组,由社区全科护士进行健康生活干预,其中1名全科主治医生,1名全科医生,2名公共卫生医生,5名社区护士。由社区全科护理小组向该社区提供服务,对本研究对象进行社区干预,并对社区护士进行全科学习与培训,学习高尿酸血症的知识以及护理技能等,还要充分学会社区卫生服务技能,同时还要了解不同症状的患者需要给予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有效控制血尿酸,还可预防相关的并发症。

(1)社区干预,社区全科护士应制定个性化健康评估量表,采用问卷调查对患者的家族史、疾病史、用药史、手术史、外伤史进行调查;还要了解患者的生活方式、经济情况、劳动情况以及心理情绪变化等,有助于社区全科医生能够全面了解患者的个人健康状况。护士加强与患者沟通、交流,建立良好护患信任关系,还要与社区居委会进行交涉,以便于在社区中落实高尿酸血症人群健康生活干预活动。(2)在健康教育上,社区全科护士应制定每个月的体检与健康评估计划,让患者能够了解自身身体健康状况,同时还要发放护理小组自制的《高尿酸血症防治》宣传手册,隔周在固定地点定期举办健康宣教,且内容涉及不同方面的知识,例如高尿酸血症并发症的预防、高尿酸血症的用药方法、饮食方案等。同时还要留置一定的时间进行“一问一答”环节,为社区高尿酸血症患者提供一对一咨询服务。在实施药物治疗过程中,针对患者体检报告存在的风险给予分析,同时详细讲解预防措施,给予健康指导,并说明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性,应合理、规范用药,发放印制“多饮水,多运动”的水杯,可起到一定的提示作用。(3)在饮食上,护士需要嘱咐患者戒烟戒酒,可告知患者与家属多食蔬菜,但不可食用黄豆与菠菜等,另外可食用含糖量较低且富含维生素的水果,每日餐后1h食用定量水果。主食可选择碳水化合物,可食用少量的蛋奶类以及瘦肉类,不可食用海鲜、淡水虾蟹等,切勿食用动物内脏;其次,不可饮用刺激性饮料、浓茶以及咖啡等,禁止食用辛辣食品,每日保持2000mL的饮水量,且保证每日排尿量达到1500mL左右。每日清晨慢走10min,每周坚持有氧运动2次。健康膳食营养配比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若合并糖尿病,则需要摄入少量的糖分,若合并高血压,则摄入少量的盐分。每日睡眠时间必须保证8h左右,合理休息,禁止熬夜、通宵等。可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不同类型的膳食搭配,有便于患者与家属了解饮食的注意事项,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

干预时间为9个月,每个月患者提问,护士接受反馈信息,给予针对性指导与解决方案,同时对身体各指标进行检测与评估,判定干预效果。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的认知度,采用综合生活质量评定量表评价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主要包含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社会功能以及心理功能,共有74条目,且每个条目评分范围1~5分,分数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优。对两组干预前、干预3、6、9个月的空腹血尿酸水平进行检测与比较[4]。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分别以[n(%)]、(±s)表示,并分别行χ2、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认知度比较

干预后,两组高尿酸血症认知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尿酸水平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各时间研究组血尿酸水平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认知度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尿酸水平比较(± s,μmol/L)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尿酸水平比较(± s,μmol/L)

?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s,分)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s,分)

?

3 讨论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升高,该疾病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这也提示生活方式与该疾病呈正相关关系。因在生活饮食中大部分人均会食用含有嘌呤的食物,或服用含嘌呤的药物,从而导致体内血液中的尿酸浓度升高,引起高尿酸血症[5]。对此,除了重视专科,还需要重视患者的健康生活方式,通过改善患者的饮食习惯以及不良生活习惯,促进患者预后,可有效控制血尿酸水平。临床治疗该疾病主要采用阿司匹林、秋水仙碱等药物,其均具有一定的副作用,且长期服用致使患者出现肾功能衰竭、胃功能紊乱等不良反应[6]。因此,临床更注重该疾病患者疾病认知水平与用药注意事项的护理干预。社区全科护理是一种以人群为对象的服务活动,并借助社会力量组织专业团队将临床护理与社会公共卫生知识相结合,从而提供便利、系统及全面的医疗服务[7-8]。除此之外,通过对社区护士进行社区卫生服务以及全科临床护理培训,能够提高社区服务水平。社区护士学习高尿酸血症的相关知识与干预技能,还能够为社区患者提供有效的健康管理服务与指导,从而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习惯,以达到理想的干预效果[9-10]。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干预后各时间血尿酸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生活质量优于参照组(P<0.05),认知度显著提高(P<0.05)。全科护理是由临床全科医师与社区护士组成,结合个体的知识背景以及执业能力,能够具有社区干预措施创造能力,不断提供新的干预措施,还能够快速排查干预阶段遇到的问题,充分发挥全科干预的协调功能[11-12]。通过采用全科干预,可有效促使患者具有自我认知与自我管理能力,增强患者自我约束力,意识到疾病危害及防治的重要性。全科干预是以社区高尿酸血症人群治疗与管理为中心,同时兼顾合并症的预防与治疗,以点带面进行社区管理,使得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纠正不良饮食习惯,血尿酸水平控制效果显著,还可减少患者用药情况[13]。社区全科护士是以“生理-心理-社会”社会医学模式对患者进行社区服务,其不但能够在生理上给予帮助,还可满足患者心理以及社会上的需求,满足现代社会医学模式下患者对社区护理的要求[14-15]。

综上所述,社区全科护士对高尿酸血症人群健康生活方式起到积极作用,不但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运动习惯,还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值得借鉴。

猜你喜欢

高尿酸血尿酸全科
欢迎订阅《全科护理》杂志
高尿酸患者用药多讲究
血尿酸高了怎么办?
欢迎订阅《全科护理》杂志
欢迎订阅《全科护理》杂志
欢迎订阅《全科护理》杂志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探讨非布司他治疗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
SGLT2抑制剂对血尿酸影响的研究进展
尿酸高易导致全身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