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剪切波弹性成像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2020-04-12梁键锋曾福强罗平平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0年2期
关键词:截断值乳头状良性

李 程,梁键锋,曾福强,罗平平

(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超声科,广东 中山 528400)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是发生于乳腺导管系统的、由增生上皮覆盖纤维脉管轴心形成的乳头状病变,可有或无肌上皮层,包括:中央型、周围型、不典型乳头状瘤和导管内、囊内型乳头状癌[1]。目前,临床约10%的乳腺良性肿瘤为导管内乳头状瘤,其中约5%有恶变可能[1]。因此,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病变一经诊断,临床医师常主张切除,传统手术方式主要包括腺叶(区段)切除术、象限切除术、皮下乳腺切除术或单纯乳房切除术[2]。研究[3-6]报道,在超声引导下对精选的良性乳腺乳头状病变(直径<1.5 cm 的BI-RADS 3 类或4A 类乳头状病变)行真空辅助切除(vacuumassisted excision,VAE)是当前趋势;而不典型乳头状病变及恶性乳头状病变则需手术切除。因此,对乳腺乳头状病变的亚分型必不可少。本研究旨在评价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5 年1 月至2017 年6 月在我院行超声引导下针芯活检(core needle biopsy,CNB)乳腺肿瘤共912 个。其中,乳头状病变64 个(7.0%)。所有患者均在CNB 前行常规超声检查,排除无SWE 图像病变,最终纳入51 例(58 个病灶),均为女性,年龄20~84 岁,平均(47.6±13.3)岁;病灶最大径5~38 mm,平均(11.7±4.4)mm。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1.2 仪器与方法 常规超声及SWE 检查均采用日本Toshiba 公司Aplio500 型超声诊断仪,14L5 线阵探头,频率5~14 MHz。VAE 采用美国Hologic 公司ATEC Sapphire 系统。穿刺针采用美国巴德公司14号穿刺针。

1.2.1 常规超声图像分析 由1 名有10 年经验的副主任医师随机独立回顾性分析,包括:病灶大小(灰阶超声最大切面)、距离乳头位置(>3 cm 或≤3 cm)、形状(椭圆形、圆形、或不规则形)、方位(平行或不平行于皮肤)、边缘(光整或不光整)、回声(低、等或囊实性复合回声)、后方回声(增强或衰减)及血管(缺失或存在)。采用美国放射学会的乳腺影像学和报告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and reporting data system,BI-RADS)诊断分类,最终确定每个病灶的BI-RADS 分类。BI-RADS 4 类细分为4A(低度可疑恶性)、4B(中度可疑恶性)和4C(高度可疑恶性)。

1.2.2 SWE 数据采集 常规超声确认目标病灶后,统一选用病灶横切面,调节至剪切波弹性模式,预设杨氏弹性模量为0~180 kPa,剪切波速度为0~8 m/s。移动彩色取样框至目标病灶处,并尽量包括周围正常乳腺及脂肪组织,待剪切波传播模式图显示等时到达曲线间距平行且稳定、彩色取样框内均有颜色填充且颜色稳定时冻结图像,随后对乳腺病灶区域进行测量。选择ROI 覆盖整个病灶边界,记录其内杨氏模量为均值(Emean);再次调节ROI 并置于周边脂肪组织处,记录杨氏模量。SWE 参数包括杨氏弹性模量的Emean 及其标准差SD、Emean 以正常脂肪组织为参照的硬度比值(Ratio)。每次测量时重复上述操作至少3 次,取最佳图像。

1.3 穿刺活检和切除 全部病变均由1 名具有12年工作经验的副主任医师在超声引导下使用14 号穿刺针行CNB,每个病灶获得4~6 个样本。所有病变均在穿刺后切除,58 个病灶中,22 个(37.9%)手术切除;余36 个(62.1%)在超声引导下行VAE。由2名具有5~7 年超声引导VAE 经验的副主任医师进行,在实时超声监测下旋转探头,直至病灶完全切除。最终结果以超声引导下的VAE 或手术切除组织的病理结果为准。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独立双样本t 检验用于比较良性、不典型或恶性病变之间的连续变量,χ2检验或Fisher's 确切概率检验用于比较分类变量。绘制ROC 曲线评估SWE 参数的诊断性能。分析定量参数的最佳截断值,并计算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病变的一般特征 58 个病灶中,良性46 个(79.3%),恶性4 个(6.9%),不典型乳头状瘤8 个(13.8%)。8 个CNB 结果为良性病变中的2 个术后升级为恶性病变,6 个升级为不典型乳头状瘤(表1)。

表1 术后升级为不典型乳头状瘤或恶性肿瘤的一般特征(n=8)

2.2 常规超声结果 方位、边缘、血管及位置在良性、不典型及恶性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病变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形状、回声、后方回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表2)。

58 个病灶中,超声BI-RADS 分类为4A 类病变39 个(67.2%,良性36 个),4B 类病变13 个(22.4%,良性7 个),4C 类病变5 个(8.6%,良性2 个),5 类病变1 个(1.7%,良性1 个)。BI-RADS 分类在良、恶性乳头状肿瘤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78.3%(36/46)的良性病变被归为BI-RADS 4A 类,50%(2/4)的恶性病变为BI-RADS 4C 类。

2.3 SWE 结果与诊断性能 良性病变与不典型或恶性病变的各项量化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表3)。

SWE 参数的总体敏感度为54.3%~91.3%,特异度为50.0%~83.3%。Emean 的AUC 值最高为0.839[95%置信区间(95%CI),0.693~0.985];当Emean 的最佳截断值为49.1 kPa 时,敏感度为82.6%,特异度为75.0%(表4,图1)。

将Emean 的最佳截断值(49.1 kPa)应用在BIRADS 4B 类病变中,13 例4B 类病变中4 例降为BI-RADS 4A 类病变。

3 讨论

不典型或恶性乳头状病变的治疗是手术切除,虽良性乳头状病变的处理方法存在争议,但目前较优选的仍是超声引导下VAE[3-6]。因此,准确诊断不典型或恶性乳头状病变可帮助临床选择处理方法。本研究中不平行方位、边界不规整、血管增生、距离乳头位置及BI-RADS 高分类多提示恶性病灶。许多研究[7-8]认为,最大硬度、平均硬度比等SWE 定量参数提高了乳腺超声诊断的准确性。本研究SWE 参数中的Emean 的AUC 值最高为0.839。

表2 不同病理性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的常规超声特征 个(%)

表3 不同病理性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的SWE 参数比较()

表3 不同病理性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的SWE 参数比较()

注:SWE,剪切波弹性成像。

表4 SWE 参数的ROC 曲线分析

图1 剪切波弹性成像参数鉴别乳头状肿瘤的ROC 曲线

超声引导下CNB 诊断为良性乳头状瘤有时在切除后可升级为不典型或恶性病变。Youk 等[9]认为年龄≥50 岁、病变最大径≥1 cm、位于乳腺周边及高BI-RADS 分类与肿瘤的升级有关。本研究中,CNB 结果为良性病变中不典型乳头状瘤和恶性肿瘤的升级率分别为10.3%(6/58)和3.4%(2/58),其中25.0%(2/8)年龄≥50 岁、62.5%(5/8)病变最大径≥1 cm、37.5%(3/8)位于乳腺周边,以及25.0%(2/8)评估为BI-RADS 4C 类的病灶最终证实为恶性肿瘤。

BI-RADS 4A 类的良性乳头状瘤的治疗可选择超声引导下的VAE,而4C 或5 类良性乳头状瘤应考虑手术切除[3,5,9]。本研究中所有不典型或恶性乳头状病变均手术切除,包括BI-RADS 4B 类或以上的良性乳头状瘤。然而,如果将SWE 的最佳截断值应用于BI-RADS 4B 类病变,30.8%(4/13)的4B 类病变将降为4A 类病变(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良性病变),可避免手术切除。本研究7 个良性乳头状瘤被评估为4B 类。

本研究中Emean 的最佳截断值为49.1 kPa,将最佳截断值应用于评估BI-RADS 4B 类乳头状瘤,14.3%(1/7)病变为假阴性,33.3%(2/6)病变为假阳性;虽然假阳性率高,但假阴性率低(14.3%),可预防漏诊或低估乳头状恶性病变,与Yoon 等[10]的报道相似。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例数较少,今后需进行大样本研究;未将研究结果与传统超声比较或评估联合的诊断效能,而进一步的SWE 联合常规超声在乳头状病变鉴别方面的研究是必要的。

综上所述,SWE 为乳腺乳头状病变的鉴别诊断提供了额外的信息,定量SWE 参数有助于鉴别乳腺乳头状病变。

猜你喜欢

截断值乳头状良性
肿瘤相关因子TSHR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相关性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术前高频超声诊断分析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ROC曲线在河源市新生儿G6PD缺乏症筛查截断值中的应用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良性胆肠吻合口狭窄球囊扩张与再手术治疗的疗效比较
甲状腺乳头状癌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转移率及影响因素
改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胆囊良性疾病中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