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及相关建议
2020-04-11赵昕昕
赵昕昕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检验科,新疆 阿克苏 843000)
在临床中,针对妇科疾病患者或妇科健康体检者,进行尿常规检验,通过准确有效的检验结果,可判断受检者的病情或健康程度,为进一步的诊疗工作提供客观、科学的依据。但是,临床研究发现受到阴道分泌物的影响,易影响尿常规临床检验的结果准确性[1]。因此,便有必要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高尿常规临床检验准确率。本课题将我院于2018年2月-2019年9月收治的200例妇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其目的是分析评价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具体研究成果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纳入研究的200例妇科疾病患者,入选时间为我院2018年2月-2019年9月,均知情签署相关诊疗同意书,排除抗拒此次实验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观察组100例中,年龄跨度为21-43岁,年龄均值为(32.8±1.2)岁;疾病类型:人工流产42例、子宫肌瘤32例、盆腔炎13例、异位妊娠9例、卵巢囊肿4例。对照组100例中,年龄跨度为22-41岁,年龄均值为(32.9±1.1)岁;疾病类型:人工流产41例、子宫肌瘤33例、盆腔炎12例、异位妊娠10例、卵巢囊肿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的意义。
1.2 方法 本次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尿液采集方法,基于采集之前,采取温水对患者会阴部进行清洗;采集中段尿液置入无菌容器当中,采集的尿液量为10 mL。观察组患者在尿液采集之后,使用0.02%呋喃西林溶液进行会阴部清洗,擦干之后,把无菌的医用棉球置入患者阴道内,然后取中段尿液,采集的尿液量为10 mL[2]。
1.3 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相关指标检出率,包括:①白细胞;②红细胞;③上皮细胞;④蛋白质。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处理数据,涉及的计数数据采取百分率(%)表示,然后用χ2检验;P<0.05,表示两组数据有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白细胞检出率为2.00%(2/100)、红细胞检出率为5.00%(5/100)、上皮细胞检出率为3.00%(3/100)、蛋白质检出率为4.00%(4/100);对照组,白细胞检出率为16.00%(16/100)、红细胞检出率为32.00%(32/100)、上皮细胞检出率为17.00%(17/100)、蛋白质检出率为23.00%(23/100)。由数据可知,在白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蛋白质检出率方面,观察组分别为2.00%、5.00%、3.00%、4.0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00%、32.00%、17.00%、23.00%,两组之间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性(χ2=10.293、11.278、12.289、10.275,P<0.05)。
3 讨论
基于女性生理构造角度考虑,阴道、肛门、尿道口三者距离比较近,基于尿液标本采集过程中,易受到肛门或阴道内物质的影响,使这些部位的分泌物置入尿样当中,这样尿液标本便会受到污染,进一步使尿液检验结果受到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女性阴道分泌物来说,基于正常条件下通常量比较少,呈现白色黏稠状,且其物质组成成分较多,包括:其一,宫颈分泌物黏液;其二,阴道黏膜渗出物;其三,子宫与阴道脱落的表皮细胞;其四,少量的白细胞;其五,非致病性阴道杆菌等。并且,基于正常条件下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较小,不会出现很大的误差;然而,一些阴道分泌物则会受尿常规检验标本检验结果受到影响,比如当月经污染物置入尿液标本,则会使尿常规检验结果中红细胞计数有效增多,进而影响尿常规检验结果。本次研究过程中观察组100例给予0.02%呋喃西林溶液对会阴部进行清洗处理之后,再进行尿液采集,结果显示:在白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蛋白质检出率方面,观察组分别为2.00%、5.00%、3.00%、4.00%,均明显低于采取常规尿液采集方法的对照组的16.00%、32.00%、17.00%、23.00%;从中可知,常规尿液采集方法缺乏规范性及合理性,易导致阴道分泌物置入尿液标本当中,进而影响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率。综上所述: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存在一定影响,因此建议在尿常规检验前有必要受检者外阴部进行清洁处理,然后按照规范流程进行尿常规采集操作,使阴道分泌物的干扰得到有效减少,进一步使尿常规检验的准确率得到有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