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肾风中医护理方案的应用效果研究

2020-04-11黄菊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艾灸水肿穴位

黄菊

(衡阳市中医医院,湖南 衡阳 421001)

慢肾风是肾小球源性血尿的常见病因,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好发于年轻人,据有关统计称慢肾风约占我国原发性肾脏疾病的20%-45.6%,部分疾病随着病情发展最终可发展为尿毒症,对人类生命健康产生严重威胁,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病名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病因指肾受风邪所致,主要症状包括面部水肿、腰痛、色黑[1-2]。文章纳入我院于2018年1月-2018年12月间收治的76例慢肾风患者,分析中医护理方案的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组中男性25例、女性13例,年龄范围在25-63岁,平均为(44.1±8.0)岁。对照组中男性26例、女性12例,年龄范围在23-62岁,平均为(43.6±7.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对研究表示知情同意;排除合并心脑血管、肝等原发病患者;排除精神异常者;排除认知障碍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中医诊疗方案进行诊治,观察组采取中医护理方案,包括:根据《肾风中医护理方案》的内容制定护理方案[3],对科室护士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慢肾风的辨证分型、中医护理诊断、护理观察要点等;对护士进行护理技术操作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艾灸、耳穴埋豆、熏洗、刮痧、穴位按摩、药浴、灌肠、拔火罐等;理论培训2周、操作培训2周,培训合格后从事临床中医护理方案的实施。针对慢肾风的症状采取针对性中医护理服务,对血尿者采用中药外敷、中药全结肠灌洗;针对腰痛、腰酸者给予耳穴贴压、穴位按摩、艾灸、中药定向透药疗法;针对蛋白尿者采取艾灸、穴位按摩、中药定向透药疗法;针对水肿者采取中药外敷、穴位按摩、中药熏蒸;针对血压高者采取耳穴贴压、穴位按摩;针对少尿者给予艾灸、穴位按摩、中药定向透药疗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包括饮食限制、生活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指导等。

1.3 观察指标 参照《中医症候量表》评定两组症状积分,包括血尿、蛋白尿、水肿、头晕、腰酸痛,评分标准:1-10分,积分高表示症状改善效果差[4]。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数和计量资料比较分别行χ2和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评价两组症状积分:观察组患者血尿症状积分(4.02±0.12)分、蛋白尿症状积分(3.08±0.11)分、水肿症状积分(3.01±0.15)分、头晕症状积分(2.28±0.82)分、腰酸痛症状积分(3.71±1.01)分;均低于对照组(6.32±1.10)分、(5.48±1.61)分、(6.21±1.09)分、(6.21±1.05)分、(6.31±1.82)分(t=12.813、9.168、17.928、18.184、7.700,P<0.05)。

3 讨论

随着中医药学在肾病领域治疗中逐渐发挥重要作用,为发挥中医护理特色优势,提高中医护理效果,规范中医护理行为,《肾风中医护理方案》应运而生。

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血尿症状积分、蛋白尿症状积分、水肿症状积分、头晕症状积分、腰酸痛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发现,观察组采取中医护理方案,积极贯彻中医学整体观念与辨证施护的思想,中医提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以五脏为中心,人与自然、社会环境均有统一性特点,人体局部的经络、脏腑、形体与生理与病理上互相关联,互相影响。慢肾风是本虚标实之证,夹杂虚实、病位在脾肾,与肝肺相关,中医治疗主张辨证施护,中医护理原则主张“同病异护”“标本缓急”“正护反护”;针对慢肾风的不同症状分别采取护理措施,其中中药外敷可改善水肿表现、艾灸可补肾益气、耳穴贴压可积极降血压、结肠灌洗可促进排毒;中药定向透药可改善腰酸痛感[5]。

综上所述,慢肾风采取中医护理方案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

猜你喜欢

艾灸水肿穴位
不同部位的水肿,可能是不同疾病的征兆
艾灸保健知多少
预防艾灸上火,可舌下含服玄参片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影响穴位埋线减肥效应的研究进展
穴位埋线法治疗肥胖症的中西医机制研究进展
水肿是怎么回事,该怎样消除水肿呢?
夏季穴位养心
婆婆迷上了艾灸
千万“别”艾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