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多层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诊断子宫内膜癌并分期的临床价值

2020-04-11田旭田咏梅严明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内膜病理病灶

田旭,田咏梅,严明

(西安市高陵区长庆油田职工医院,陕西 西安 710201)

子宫内膜癌(EC)为临床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疾病,据我国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子宫内膜癌发病率约占总生殖肿瘤的30%左右,因其临床病理表现特异性不高,疾病具有极高的漏诊及误诊率,疾病致死几率较高,严重危害女性身心健康[1]。临床依据子宫内膜癌肿瘤分化程度及病理机制,首选外科手术治疗,经由术中病理诊断,明确肿瘤分期,对肿瘤病灶浸润情况、迁移情况进行进行综合评估,以制定针对性的外科手术方案,延长患者预计生命时长。随着临床诊断学不断发展,螺旋CT检验及磁共振(MRI)检验成为临床主要诊断手段,经由临床不断发展,于实践中反馈,多层螺旋CT(MSCT)联合MRI于子宫内膜癌治疗中具有积极导向,可显著提高疾病诊断精准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数据[2]。现本笔者特针对MSCT与MRI检验手段进行有效机制分析,收治70例患者为客观分析对象,执行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课题共纳入7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客观对象,研究病历采集时间为2017年7月-2019年12月,所选患者均经病理活检确诊,于术前予以MSCT与MRI检验,患者机器监护人知情研究,签署授权书;本研究开展经由于伦理委员会批注实施;排除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患者,其预计生存时间不足以支持本研究时间;治疗依从性较差;无完整病例资料患者;患者年龄27-70岁,中位均值(46.65±3.44)岁;病理分型:32例患者为子宫内膜样腺癌,11例患者为浆液性腺癌,11例患者为透明细胞癌,11例患者为腺鳞癌,5例患者为混合癌。

1.2 方法 MSCT检验:需患者空腹12 h以上,借助64排多层螺旋CT检验仪器进行操作,设置检验参数,120 kV电压,100 mA电流,8 mm层厚,扫描部位由耻骨联合至髂前上棘;依据成像质量开展增强扫描,采用100 mL碘海醇对比剂以3.0 mL/s速度进行注射,延迟55 s开展增强扫描。MRI检验:与MSCT检验需间隔2 d以上,指导患者仰卧位,借助美国医学会推荐1.5 TMRI检查仪,设置参数,256×256矩阵,5 mm层厚,360 mm FOV,采用不间断快速FSE进行多方位成像,依据其成像情况,开展动态增强扫描,采用5 mmol/L钆喷酸葡胺对比剂;所有检验成像均由影像科室资深2名医生进行审阅。

1.3 评价标准 以病理诊断为参照,分别进行MSCT、MRI及联合诊断情况进行比对。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3.0分析数据,计数和计量资料比较分别行χ2和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MSCT及MRI于肿瘤病理类型及分期诊断 MSCT检验精准性为72.43%(52/70),MRI检验精准性为78.57%(55/70),2组差异经假设校验均衡(P>0.05)。

2.2 MSCT联合MRI于肿瘤病理类型及分期诊断 联合诊断其精准性为95.71%(67/70),其检验精准性显著高于MSCT及MRI单一应用于肿瘤病理类型及分期诊断精准性,经假设校验表意义(P<0.05)。

3 讨论

子宫内膜癌主要为子宫内膜上皮继发的恶性肿瘤,疾病治疗因病理分期及患者机体素质存在较大差异,为了确保外科手术治疗开展针对性,于手术前开展综合诊断及分期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3]。针对子宫内膜病变主要采用MSCT及MRI检验,但是考虑子宫内膜癌病灶特殊性,其病灶位置、组织浸润及细胞侵袭存在较高的特异性,单一诊断手段检验存在较高的误差性。因MSCT、MRI均为无创操作,其诊断开展安全性较高,可采用联合诊断,规避单一诊断手段影响因素对成像的影响,明确病灶、血运、转移等情况,以便进一步明确疾病,提高疾病诊断分期精准性[4]。本研究表明,MSCT联合MRI诊断精准性显著高于MSCT及MRI单一应用于肿瘤病理类型及分期诊断精准性,经假设校验表意义(P<0.05)。

综上,MSCT、MRI于子宫内膜癌诊断及病理分期应用中均具有积极导向,联合诊断价值更高。

猜你喜欢

内膜病理病灶
经腹彩超检查子宫内膜厚度在绝经前妇女子宫内膜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剪切波弹性成像在乳腺不同深度病变中的可重复性评价
子宫内膜病变超声与病理类型的相关性分析*
病理诊断是精准诊断和治疗的“定海神针”
3例淋巴瘤样丘疹病临床病理分析
肿瘤病理:从检查到报告
数字化断层融合(DBT)与全视野数字X线摄影(FFDM)引导乳腺病灶定位对比
异常子宫出血,是子宫内膜息肉惹的祸吗
子宫内膜增厚需要治疗吗
AP—4、EZH2基因表达量与子宫内膜癌病灶中细胞凋亡、上皮间质转化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