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词语中国茶
2020-04-10曾泰元
曾泰元
我在台湾东吴大学的研究室唤作“不知汉斋”,斋内挂有一幅明代仇英的《松亭试泉图》,是购自附近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原尺寸复制品。
画中高山飞瀑,雾气漫天,劲松双立,松枝蔽亭。亭下的文人身着白衫,手执羽扇,席地倚栏,眺山望水。一书童傍溪汲泉,另一书童亭内备柴,亭旁树下茶具火炉皆具。我举头凝视,见悠然之闲情,得禅意而忘言。禅茶一味,不禁心驰神往。
中国是茶的故乡。不仅中国人爱喝茶,世界各地许多民众也都为之着迷,各种语言的“茶”也几乎都源自中文。
英文的“茶”是tea,源自闽南话,是标准的字眼。英文另有一词char(亦拼为chai或cha)也是茶,源自普通话或广东话,是口语的说法。近年来星巴克(Starbucks)兼卖茶饮,chai上了菜单搭上顺风车,这个chai的拼法也逐渐时髦了起来。
中国茶的种类繁多,钟鼎山林各有所好,历来所谓的“十大名茶”版本不一。我统计了网上5个“十大名茶”的评比,将进榜次数加总后由高而低排列,次数相同者排名不分先后,得到的恰好也是10个:洞庭碧螺春、西湖龙井、黄山毛峰、安溪铁观音、六安瓜片(以上各5次),信阳毛尖(4次),武夷岩茶、祁门红茶、都匀毛尖、庐山云雾茶(以上各3次)。
英国人爱喝茶是出了名的,他们自己发展出了一套有别于中国的茶文化,英文里的茶词汇自然也就应运而生。除了最基本的统称tea和char之外,有相当大一部分茶叶的名称直接借自中文,进了权威的英文词典。
让我们意外的是,上述的中国十大名茶只有两个为词典所收,即武夷岩茶(bohea,“武夷”的音译)和祁门红茶(Keemun,“祁门”的音译),此二者均是产地地名的方言读法。
我以权威的《牛津英语词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简称OED)为本,对英文里的茶做了调查研究,发现一共有20余个源自中文的茶品种、茶产品或茶文化词汇。这其中除了上述的tea、char、bohea、Keemun之外,还有oolong(乌龙茶)、Pu-erh(普洱茶)、congou(功夫茶)、hyson(熙春)、young hyson(雨前茶,字面“嫩熙春”)、pekoe(白毫)、pouchong(包种茶)、souchong(小种茶)、Lapsang souchong(立山小种;正山小种)、Twankay(屯溪绿茶)、bing(茗)、imperial tea (御茶,一种上等绿茶)、pearl tea(珠茶)、oopak(湖北茶,一种黑茶)、sunglo(松萝茶)、campoi(拣焙茶)、jasmine tea(茉莉花茶)、boba tea(波霸奶茶;珍珠奶茶)、bubble tea(泡沫红茶)和yum cha(粵式饮茶)。
这些英文多半源自南方各地方言或早期的拼法,也有少数的意译词,有些在中国甚至罕为人知。
许多中国人喜爱的绿茶,英国人似乎兴趣缺缺,在中国不是特别主流的红茶、乌龙茶,反而受到他们的青睐。近些年来兴起的台湾新式茶饮和流行于海外华埠的粤式茶楼,也都在英语世界找到了粉丝,成了英文的新词。老干新枝,中国茶对英文的影响力,看来仍在持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