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20-04-10马小平
马小平
【摘要】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科,良好的教学效果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重要作用.数学知识复杂、抽象,要建立良好数学思维和教学系统,让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进而有效掌握数学知识.本文以生活情境方法研究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途径,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关键词】生活情境方法,小学数学,教学
新课改的实施和运行转变传统教学方法,进行了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生活情境教学方法,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在课堂中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有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
一、应用生活情境方法教学的作用和意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学体制的改革,数学教学也有了变化.各学校引入了新理念、新模式,特别是进行小学教学,研究和应用了创新的方法,并在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体现了教学改革的适用性和正确性[1].生活情境方法是小学数学教学当中经常应用的方法,以生活情境方法开展数学课堂教学,可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生活情境方法,明显的效果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教材知识,培养小学生观察生活、发现和了解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内容,提高学生数学知识储备,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锻炼.同时,应用生活情境方法会使学生积极、主动实践,参与相应的数学知识学习和活动,增强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进而有效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应用生活情境方法实施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一)开拓教学资源,有效实施生活情境教学法
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有效开拓教学资源,以获得更多有效实施生活情境法的资料和素材,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学习和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随着教学改革的实施,数学教学目的是要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和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所以,数学教师要开拓教学资源,打破教材的局限,充分应用生活资源,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资料进行有效提炼,形成良好的课堂教学资源,在课堂营造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有效认知数学知识,进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和效果.比如,学习关于购物的应用题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家长购买蔬菜、水果等物品时的过程,同时也体会自己购买文具、食物等物品的过程,为课堂学习和教学做准备.课堂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建设相应的购物情境,让学生扮演售货员、顾客,进行买卖,实现不同现金花费任务.在情境表演中,学生会加深知识印象,同时因为表演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深入理解应用题含义,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和解题准确性.
(二)創新生活情境方法教学模式
数学知识和生活关系密切,生活中很多问题要利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可是,小学生年龄小,心智发育不成熟,学生很难理解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2].如果不断进行教学方法和模式创新,发现和应用新的教学方法,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引领小学生观看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生活数学意识.所以,数学教师要应用生活情境方法实施教学,应用相应的生活资料和元素,开展具体教学.比如,教师在设计和编写习题时,把所涉及的物品、单位设置为学生熟悉的生活物品,如,学习四年级下册的“三角形”知识时,教师选择学生熟悉的三角板、红领巾、三角形橡皮等实际物品开展教学,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相关知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另外,教师应用生活情境方法实施教学,无法直接进行生活情境建设时,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展示相应生活情境视频,可以节省准备时间,减少各种设备资料的准备和应用,能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相应的生活情境,进而有效实施教学.
(三)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
生活情境方法由教师组织和主导的教学方法,在具体教学中,要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实施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锻炼学生思维.数学学科的学习要有相应的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所以,教师在应用生活情境方法教学时,要有效把握引导程度,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参与教学和学习.比如,学习乘法和除法知识时,教师应用举一反三方法,提出简单习题进行导入,如购买3个笔记本,每个笔记本2元,需要花费多少钱?学生很快会得出结果,接着教师继续发问:如果每个笔记本2.5元,要花费多少钱?引导学生给出不同数值,进而研究乘法计算规律.进而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印象,方便学生进行更多知识的学习,研究不同的乘法计算.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生活情境方法广泛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很多教学内容都可以通过这种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数学思维和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果.数学教师要创新生活情境教学方法,以此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刘峰.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都市家教月刊,2017(7):180.
[2]张秀丽.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青海教育,2017(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