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针疗法配合火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28例临床观察
2020-04-10黄石龙
黄石龙
【摘 要】 目的:观察拨针疗法配合火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6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作为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火针治疗,治疗组给予拨针疗法配合火针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VAS评分、汉化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变化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VAS、汉化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12周后两组VAS、汉化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拨针疗法配合火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治疗疗效优于单纯使用火针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治疗疗效,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腰背肌筋膜炎;拨针;火针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0)2-0104-03
腰背肌筋膜炎临床上非常多见。据统计[1],腰背肌筋膜炎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且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长时间的不良生活姿势导致该病发病率逐渐增长且有年轻化趋势。目前腰背肌筋膜炎的治疗手段主要有:西医治疗[2-5]:口服药物治疗(包括消炎镇痛药、消肿解痉药,如芬必得、扶他林、西乐葆、鲁南贝特等);封闭治疗;极少数顽固性腰背肌筋膜炎需要介入或手术治疗。这些方案中药物治疗周期长、不良反应多、疗效差,患者接受度差。而封闭及介入手术治疗易复发、容易出现其他并发症。
中医治疗[6-8]主要有针灸、按摩、外敷、熏蒸等,疗效尚可,但疗程较长,长远疗效尚不确切。有研究表明[9-15],拨针疗法或火针对腰背肌筋膜炎都能改善其症状,但未有拨针疗法配合火针对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研究。笔者采用拨针疗法配合火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观察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6月1日至2019年3月1日收治的腰背肌筋膜炎56例作为研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各28例。其中,A组男14例,女14例,年龄32~74岁,平均年龄(54.13±11.79 )岁,病程5个月至8年零6个月,平均病程(34.26±27.36)个月;B组男13例,女15例,年龄36~70岁,平均年龄(52.74±10.54 )岁,病程7个月至7年零2个月,平均病程(35.91±23.01)个月。两组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16]《实用骨科学》[17] 《中西医临床骨伤科学》[18]《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9]的相关诊断标准,并制定以下标准:①腰部慢性劳损史、腰部外伤史;②反复腰背部疼痛、麻木,久坐久卧遇寒后加重,轻度活动后缓解,劳累过度后加重;③急性发作者,腰部活动受限、压痛点明显;④压痛较局限,体格检查可触及腰背肌筋膜下结节或条索状物;⑤X线检查多为正常。综合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诊断腰背肌筋膜炎。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诉诊断标准的病例;③年龄20~50岁,男女不限;③同意医生治疗方案,并已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者。
1.4 排除标准 ①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精神病患者及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②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软组织损伤、椎管狭窄患者;③合并肿瘤、血液病、心脑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及极度虚弱患者。
1.5 治疗方法
1.5.1 对照组单纯使用火针疗法治疗 患者俯卧位,结合患者具体疼痛部位,寻找压痛点、条索状、结节样物,选取部位广泛标记,常规消毒后,选火针(北京珞亚山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贺式中号钨锰合金火针,0.65mm×50mm,产品执行标准:GB2024-94)置于酒精灯外火焰处,将火针针体针尖部烧至通红发白,然后快速进行点刺,针尖直达病灶,针刺深度以深达病灶部位为宜,并根据患者病情、体质、年龄、针刺部位肌肉的厚薄及神经血管分布而定,避免损伤神经血管。快速出针,针刺完毕后马上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1次/d,或隔日1次,1周为1疗程,治疗3个疗程。
1.5.2 治疗组给予拨针疗法配合火针疗法治疗 火针疗法同对照组。拨针疗法:患者俯卧位,结合患者具体疼痛部位,寻找压痛点、条索状、结节样物,选取部位后选取1~2个定点标记。以疼痛范圍中心为进针点后,常规皮肤消毒铺巾,0.5%利多卡因局部皮下麻醉,每点注射2mL。左手按压进针点周围皮肤,右手持无菌16#针头刺破皮肤开口,再持拨针(中号直型探针:江苏省张家港市锦丰康达医用器材厂生产;注册号:苏苏食药监械(准)字2014第1100036号;产品标准:YZB/苏(苏)0007-2014;按GB/T1220中规定的20Cr13材料制造)垂直刺入浅筋膜层,根据治疗部位肌肉丰厚,病变部位调整拨针角度,进入不同浅深筋膜层。以进针点为中心呈放射状在疼痛范围内操作。重点治疗标记位置,拨离黏连筋膜(含结节、瘢痕、条索样物),松解筋膜及肌肉,以拨针刀下松动为度。术毕出针,稍加按压针口后敷料覆盖针口。1次/周,1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
治疗后可适当活动,针口3d内不沾水,避免感染;术后3d治疗部位常规无菌护理。
1.6 观察指标 两组病例均于治疗前、治疗3周后及疗程结束12周后进行视觉模拟量尺评分(VAS)、汉化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
1.7 疗效判定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 中腰背肌筋膜炎的疗效制定标准。治愈:腰背疼痛消失,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工作和生活;好转:腰背疼痛基本消失,功能恢复正常,活动时稍感不适;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未改变。
1.8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VAS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3周、12周后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3周、12周后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组痊愈14例、好转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90%。对照组痊愈7例、好转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8.6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討论
现代医学认为[20],腰背肌筋膜炎是因寒冷、潮湿、慢性劳损等导致腰背肌筋膜及肌组织发生水肿、渗出及纤维变性,腰背部肌肉筋膜受损后出现纤维化改变,使软组织处于高张力状态,从而出现微小的撕裂性损伤,最后又使纤维样组织增多、收缩形成瘢痕组织挤压局部的毛细血管和末梢神经进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发冷、皮肤麻木、肌肉痉挛和运动障碍。中医认为腰背肌筋膜炎病属“痹病”、“筋痹”、“肌痹”、“腰痛”范畴,多因外伤后治疗不当或外感风寒湿邪,引起气血壅滞,经脉受阻,不通则痛。本病疼痛部位一般比较广泛、喜温热,治宜疏通筋脉、温通经络、调整阴阳。传统治疗多以药物内服、外敷、手法按摩等手段,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本病广泛发病、容易复发的症候特点。拨针疗法的应用发挥了中医“治筋”之优势,结合现代无菌性炎症学说、软组织损伤的病因病理学说、动态平衡理论、筋膜学理论,通过大面积广泛平行松解病变部位,直达病灶部位,松解粘连、加速气血运行,使被阻滞的气血得以疏通,通则不痛,从而大大提高临床疗效[21]。
拨针针具的发明考证了古代中医九针之“长针”“圆针”,其特点是针身如棍,针尖圆钝。针体如长针则进针部位少而治疗范围广泛,能够治疗部位较深和范围较大的痹证。针尖如圆针一样圆钝,是与中医其他有刃微创针具最大不同之处,其对软组织的松解是一种钝性松解,对血管、神经的创伤能够降低到最低程度,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创伤小、使用安全方便的特点。火针疗法具有温经散寒、通经活络的特点,具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炎镇痛、促进损伤组织的再生修复,既有治疗作用,也巩固了拨针疗法的治疗疗效。两组治疗前VAS、汉化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12周后两组VAS、汉化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近年来,作为中医微创技术的拨针疗法,结合现代解剖学理论治疗软组织损伤的疗效与安全性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众多专家、学者、医生们的关注。 拨针针具、操作方法、功能作用都具有其独特之处。拨针疗法对人体治疗范围广泛、影响程度深刻,尤其对慢性软组织损伤日久形成的大面积与整体广泛病灶者的治疗作用更能彰显出其显著优势,治疗的近、远期疗效理想,治疗过程比其他有刃针具更加安全。其现代医学理论仍需完善,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其作用机理,完善其理论依据,以便更有利地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赵家胜.腰背肌筋膜与腰背肌筋膜炎诊治的机理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04,20(3):21-22.
[2]孙武,朱立国,高景华,等.手法松解联合盐酸乙哌立松片口服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研究[J].中医正骨,2016,28(9):23-26.
[3]仇雪枫.联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29):105-107.
[4]陈堃,马旭宝.针刀介入治疗肌筋膜炎67例的临床初探[J].宁夏医学杂志,2003,25(2):99-99.
[5]陈红燕,杨米雄,陈彩仙.三联疗法治疗腰臀肌筋膜炎[J].中医正骨,2010,22(11):56-58.
[6]吕建兰,傅瑞阳.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治疗腰背肌筋膜炎39例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6,51(2):135.
[7]张军,刘秀华.中药熏蒸结合身痛逐瘀汤治疗腰背肌筋膜炎60例[J].光明中医,2013,28(4):714-715.
[8]张建涛.推拿与功能锻炼结合治疗运动损伤性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4):254-256.
[9]姒学东,唐茶娣,陈可为.针刀夹脊带摩骨治疗迁延型肌筋膜炎性腰腿痛自身疗效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16,18(2):282-284.
[10]姒学东,唐茶娣,沈剑增.针刀加拨针松解腰臀部肌筋膜治疗腰腿痛316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3,20(2):210-211.
[11]汪巍,李广松,乔荣慧.超然拨针治疗颈背肌筋膜炎临床疗效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2):196.
[12]赵茂全,高繁,柏辉,等.“Z”型拨针治疗慢性腰部劳损的疗效观察[J].黑龙江医学,2016,40(1):24-25.
[13]韦英才.火针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50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5,37(5):57-58.
[14]钟旋.毫火针治疗肌筋膜炎的机制探讨[J].江西中医药,2012,43(6):51-52.
[15]魏文著,蔡章健,杨晓辉.毫火针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5,34(7):657-659.
[16] 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09.
[17] 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 [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2036-2041.
[18] 邓友章,杨利学.中西医临床骨伤科学 [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306-312.
[19]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0-201.
[20]周嘉仪. 经筋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观察[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4.
[21]张树剑.现代针灸临床新学派背景与前景透视[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9(4):211-215.
(收稿日期:2019-11-03 编辑:杨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