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语》古义考释三则

2020-04-10杜文君

现代语文 2020年1期
关键词:论语

杜文君

摘  要:在《论语》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体现的应是忠君思想,表现出“舍身取义”的价值追求。《公冶长》“吾与女弗如也”的“与”字应解释为连词“和”,表示孔子和子贡都不如颜渊。《泰伯》“民无德而称焉”,表达的并不是去称赞“让天下”的做法,而是民众不知道“让天下”这件事,所以就根本没有称赞这种行为。

关键词:《论语》;古义;考释

在数千年的传播过程中,有关《论语》的注释及其研究成果可谓是汗牛充栋。不过,由于种种原因,许多问题至今仍是聚讼纷纭,莫衷一是。本文立足于相关文献,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对其中的三个问题进行综合探讨,并对前人的解释,作一些补充说明。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一、见义不为,无勇也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按:此章各家解释殊无异义,大意谓:“眼见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却袖手旁观,这是怯懦。”[1](P22)今人所注与此大同小异,都将“义”理解为“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正义的事”。崔建林《四书五经》云:“眼见正义的事情而不奋不顾身地去做,这是没有勇气。”[2](P24)闫合作《〈论语〉说》云:“知义而不遵照,就没有勇气。”[3](P200)不过,这种释义不够具体,并没有阐释清楚 “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应该做的事”或“正义的事情”是什么,也没有体现出“义”与“勇”的内在逻辑关系。我们认为,此处的“义”体现的应是“礼义、仁义、忠义”,它处于的环境应该是极度危险的——否则因为一些小事不去做,就否认一个人不勇敢,这是不合常理的。因此,这句话的核心应是“义”与“勇”,“义”是“勇”的前提,“勇”是“义”的具体表现。

我们首先考察一些早期注家对“见义不为,无勇也”的注解。

1.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曰:“义者,所宜为也。而不能为,是无勇也。”[4](P2463)邢昺《论语注疏》举“齐之田氏弑君”的例子,进一步阐釋说:“若齐之田氏弑君,夫子请讨之,是义所宜为也,而鲁君不能为讨,是无勇也。”[4](P2463)田氏弑君,违背礼仪制度;以下犯上,有失君臣之义。孔子为了维护其礼义,请求讨伐田氏,是“勇”的行为。

2.郑玄解释此句为:“见君有危难之事,不能□身授命,是爱死,勇决不足也。”[5](P14)郑玄把“见义”解释为“见君有危难”,从而将“义”具体化,见到的人是“君”,处事的环境是“危难”,具体的事情是指“救人于危难”,“勇”表现为“致身授命以救君”。救君体现的就是一种“忠义”,当君主处于极度危险之中,不惜牺牲自己以救君,这表现的是“勇”。又《周礼·春官·大宗伯》:“大师之礼,用众也。”郑玄注云:“用其义勇。”贾公彦疏曰:“见义,谓见君有危难,当致身授命以救君,是见义而为,故勇义兼言。若朋友推刃,是不义而勇。”[4](P760)贾公彦的注疏明显继承了郑玄的观点,并没有泛泛而谈、泛化使用,同样将“义”的对象指向了“危难”,“勇”的具体表现是不顾个人安危,舍身救君,表现了“忠君思想”。《史记·管晏列传》曰:“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至其谏说,犯君之颜,此所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者哉!”[6](P2600)这与所要表达的内容相符。虽然此处没能救得了君主,但是晏子在极其危险、甚至生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仍“伏庄公尸哭之”,依然恪守君臣之义,符合司马迁所说的“进思尽忠”,也体现出“臣事君以忠”的忠君思想。

接着考察秦汉文献典籍对“见义不为,无勇也”的引用情况。

1.《列女传》卷八:

建昭中,上(汉元帝)幸虎圈斗兽,后宫皆从。熊逸出圈,攀槛欲上殿,左右贵人、傅昭仪皆惊走,而冯婕妤直当熊而立,左右格杀熊。天子问婕妤:“人情皆惊惧,何故当熊?”对曰:“妾闻猛兽得人而止,妾恐至御坐,故以身当之。”元帝嗟叹,以此敬重焉。傅昭仪等皆惭。明年,中山王封,乃立婕妤为昭仪,随王之国,号中山太后。君子谓昭仪勇而慕义。《诗》云:“公之媚子,从公于狩。”《论语》曰:“见义不为,无勇也。”昭仪兼之矣。[7](P318)

冯昭仪见君主有危难,不惜牺牲自己,救护君主,她“勇而慕义”“见义勇为”,表现出了舍身救君的“勇义”思想。这也正与郑玄所谓“致身授命以救君”相符。

2.《后汉书·张王种陈列传》:

(张纲)乃譬之曰:“……若不料强弱,非明也;弃善取恶,非智也;去顺效逆,非忠也;身绝血嗣,非孝也;背正从邪,非直也;见义不为,非勇也:六者成败之几,利害所从,公其深计之。”(张)婴闻,泣下,曰:“荒裔愚人,不能自通朝廷,不堪侵枉,遂复相聚偷生,若鱼游釜中,喘息须臾间耳。今闻明府之言,乃婴等更生之辰也。既陷不义,实恐投兵之日,不免孥戮。”[8](P1818-1819)

张纲此处所说的“义”指的是一种“仁义”,形容“见到仁义不去做,是不勇敢的”,体现了张纲对张婴等人的包容与仁爱。假如理解为“见到你应该做的(即正义的事)而不去做”,这样的劝降效果便会大打折扣,更不会达到预期的目的。对张婴等人来说,如果他们确实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话,就不会出现“杀刺史、二千石,寇乱扬、徐间,积十馀年”的结果。因此,这里理解为“仁义”的话,就会起到良好的效果,表现出朝廷是以宽容的态度来接纳张婴等人的投降的。同时,此处还与下文张婴“实恐投兵之日,不免孥戮”的担心相呼应,进而消除张婴等人的疑虑。试想张纲不具备“仁义之心”,张婴等人又岂敢“投降”?总之,此处的“义”应该是“仁义”,表现了朝廷对张婴等人的仁爱之心。

最后再看在秦汉典籍中“义”的运用,亦有“仁义、忠义”之义。

1.《管子·心术上》:君臣父子人间之事,谓之义。[9](P759)

2.《礼记·礼运》:君死社稷谓之义。[4](P1422)

3.《孟子·公孙丑上》: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赵岐注:“义谓仁义,可以立德之本也。”[4](P2685)

4.《韩非子·解老》:义者,仁之事也。[10](P133)

5.《法言·渊骞》:为严氏犯韩,刺相侠累,曼面为姊,实壮士之靡也,焉可谓之义也?李轨注:“义者,臣子死节乎君亲之难也。”[11](P436)

由此可知,“见义不为,无勇也”的“义”表达的应是一种“仁义、忠义”,没有“义”作为基础的“勇”,会导致乱象发生。正如《礼记·聘义》所言:“此众人之所难,而君子行之,故谓之有行;有行之谓有义;有义之谓勇敢。……故所贵于勇敢者,贵其敢行礼义也。”[4](P1693)《论语·阳货》亦云:“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4](P2526)在《论语》中,“义”具体来说就是“仁义、礼义、君臣之义”。“见义不为,无勇也”既体现了忠君的思想,也表现出“舍身取义”的价值取向。就此而言,“致身授命以救君”与“事君能致其身”(《论语·学而》)、“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见得思义”(《论语·季氏》)、“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论语·子张》)所要表达的要旨是相通的。

综上所述,目前将“见义”理解为“应该做的事”或“正义的事情”,仅仅表达出“义”的表层涵义,既未能准确传达出其间所蕴含的“舍身取义”的忠义观念,更没有充分体现出“义”与“勇”之间的内在逻辑理路。

二、吾与女弗如也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论语·公冶长》)

按:关于“吾与女弗如也”的“与”字,有两种释义:一种是将其解释为动词“赞同、赞许”。如皇侃《论语义疏》引秦道宾言:“《尔雅》云:‘与,许也。仲尼许子贡之不如也。”[12](P107)朱熹《论语集注》曰:“与,许也。”[13](P77)杨伯峻《论语译注》亦曰:“与,动词,同意,赞同。”[1](P44)杜道生《论语新注新译》、孙钦善《论语本解》的观点与之相同,他们都认为“与”是动词“赞同、赞许”义,并将此句译为“我同意你的看法,不如他啊。”[14](P49)

另外一种是将其解释为连词“和”,意谓孔子和子贡都不如颜回。而金良年《四书五经译注》在注释中将“与”释为“赞同”,但是译文里又译作连词“和”,前后矛盾。可见,“与”字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

我们认为,“与”作连词“和”更符合《论语》此章的本义。

首先,先秦两汉文献里,在“吾与汝(尔)”这种句式结构中,“与”作为连词居多。例如:

1.《周易·系辞上》: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4](P79)

2.《公羊传·襄公二十九年》:尔弑吾君,吾受尔国,是吾与尔为篡也。[4](P2313)

3.《庄子·大宗师》:孔子曰:“丘,天之戮民也。虽然,吾与汝共之。”[15](P271)

4.《庄子·应帝王》:壶子曰:“吾与汝既其文,未既其实,而固得道与?”[15](P298)

5.《列子·周穆王》:吾与汝亦幻也,奚须学哉?[16](P100)

6.《列子·汤问》: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16](P159)

7.《说苑·至公》:季子曰:“尔杀吾君,吾受尔国,则吾与尔为共篡也。”[17](P345)

8.《論衡·祸虚》:曾子怒曰:“商!汝何无罪也?吾与汝事夫子于洙、泗之间,退而老于西河之上,使西河之民,疑汝于夫子,尔罪一也。”[18](P272)

在上述各个例证中,“与”字均释义为连词“和”,“吾与汝(尔)”都是“我和你”的意思。可以说,虽然“与”字有“赞同、赞许”义,但是在这种较为复杂的语法结构中,将“与”视为动词“赞同”是很不常见的。

其次,我们再考察古代文献典籍对“吾与女(汝)弗(不)如也”的引用情况,大致说来,可以分为三种情形:

1.“俱不如也”

《论衡·问孔》篇引作:“子曰:‘弗如也,吾与汝俱不如也。”[18](P403)《后汉书·桥玄传》魏武祭文亦曰:“仲尼称不如颜渊。”李贤注引《论语》曰:“孔子谓子贡曰:‘汝与回也孰愈?子贡曰:‘赐也何敢望回。子曰:‘吾与汝俱不如也。”[8](P1697)此外,何晏《论语集解》引包氏曰:“既然子贡不如,复云吾与汝俱不如者,盖欲以慰子贡也。”[4](P2473)黄怀信《论语新校释》即依据《集解》包咸注及《后汉书》李贤注等,认为此句脱“俱”字,原句应为“吾与汝俱弗如也”[19](P101)。可以说,“俱”字表达了孔子、子贡两人都不如颜回的意思,也间接证明了“与”应作连词“和”来解释,而非动词“赞同”。

2.“不如”

《三国志·魏书·夏侯渊传》:“太祖下令曰:……仲尼有言:‘吾与尔不如也。”[20](P272)从上下文语境来看,这是曹操夸赞夏侯渊的话,因此,“与”字只能理解为连词“和”。《新唐书·孝友传·任敬臣》:“汝南任处权见其文,惊曰:‘孔子称颜回之贤,以为弗如也。吾非古人,然见此儿,信不可及。”[21](P5580)此外,清人刘逢禄《论语述何》“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条云:“世视子贡贤于仲尼,子贡自谓不如颜渊,夫子亦自谓不如颜渊。圣人溥博如天,渊泉如渊也。若颜子自视,又将谓不如子贡矣。”[22]从“子贡自谓不如颜渊,夫子亦自谓不如颜渊”的语气口吻与语法表达不难推断,刘逢禄也是把“与”看作连词“和”的。

3.“皆弗如也”

《世说新语·文学》刘孝标注引《郑玄别传》云:“季长谓子干曰:‘吾与汝皆弗如也。”[23](P104)“皆”即“都”的意思,此句亦是表示两者“都不如”。因此,这里的“与”字仍是表示连词“和”。

从汉代以来文献的引用情况可以看出,“吾与女如也”或解释为“不如”,或解释为“吾与汝俱(皆)不如也”,表示“都”不如颜渊。这既是孔子的虚怀如谷的表现,也是以此来安慰子贡。就此而言,这章的“与”释作连词“和”较为妥当。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先秦两汉文献中“吾与汝(尔)”句式的用法来看,还是从古代文献典籍对“吾与女(汝)弗(不)如也”的引用情况来看,“与”解释为连词“和”都更为合适、准确。因此,钱穆《论语新解》、杨逢彬《论语新注新译》都持“与”字为“和”的观点。

三、民无得而称焉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论语·泰伯》)

按: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把“民无得而称焉”译为:“老百姓简直找不出恰当的词语来称赞他。”[1](P77)崔建林《四书五经》亦从此说:“老百姓无法用适当的语言来赞美他。”[2](P40)杜道生《论语新注新译》把它译为:“人们不知道该怎么样称颂他。”闫合作《〈论语〉说》则另立新说,认为是:“三次出让王位的缘故,被天下人责怪,民众认为没有值得称颂的了。”[3](P35)可谓是见仁见智,众说纷纭。

杨先生把“无得而称焉”譯为“简直找不出恰当的词语来称赞”,有两个方面值得商榷:一是没有忠实原文,原文只是强调“民无得”,不含有情感色彩,应未包含程度副词“简直”,杨先生添加“简直”一词进行释义则属于增文解经;二是“无得”一词译为“简直找不出恰当的词语”是不恰当的,这不是孔子所要表达的思想原旨。我们认为,“民无得而称焉”所要表达的原意并不是如何去称赞“让天下”的行为,而是民众本来就不知道“三以天下让”这件事情,所以根本就没有称赞这种行为。

我们首先考察、分析一些注家对“无得而称焉”的解释。

1.汉代学者郑玄对这句话的注释是:“三让之美,皆蔽隐不著,故人无得而称之。三让之德,莫大于此。”[5](P93)所谓“三让之美,蔽隐不著”,这就说明“三让之事”,世人不知,无所称赞,故孔子大赞其德让之美,以引起关注。由此看来,以“三让之美,皆蔽隐不著”作为“无得而称之”的原因,无疑更为深刻、丰富。

2.三国魏何晏《论语集解》引王肃云:“其让隐,故无得而称言之者,所以为至德也。”[4](P2486)王肃也同样认为是泰伯“让位之事,隐藏不传”,所以“无得而称”。

3.南朝梁皇侃《论语义疏》云:“德让迹既隐,当时人民不觉,故无能称其让德者也。范宁曰:‘诡道合权,隐而不彰,故民无得而称,乃大德也。缪协曰:‘其让之迹诡,当时莫能知,故无以称焉,可谓至德也。”[12](P185)正是因为“隐而不彰”,所以无得而称。

4.宋代朱熹《论语集注》云:“无得而称,其逊隐微,无迹可见也。”[13](P102)朱熹认为,泰伯让位隐微,故没有迹象可寻,其观点可与郑注相发。

接着我们继续考察古代文献典籍对“无得而称焉”的引用情况。

1.《汉书·地理志下》:

殷道既衰,周大王亶父兴支阝梁之地,长子大伯,次曰仲雍,少曰公季。公季有圣子昌,大王欲传国焉。大伯、仲雍辞行采药,遂奔荆蛮。公季嗣位,至昌为西伯,受命而王。故孔子美而称曰:“大伯,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颜师古注:“皆《论语》载孔子之言也。虞仲,即仲雍也。夷逸,言窜于蛮夷而遁逸也。隐居而不言,故其身清洁,所废中于权道。”[24](P1667)

2.《后汉书·桓荣丁鸿列传》:

论曰:“孔子曰‘太伯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李贤注:“此上《论语》载孔子之言也。郑玄注云:‘……三让之美皆蔽隐不著,故人无得而称焉。”[8](P1268)

3.《诗经·大雅·皇矣》:

帝作邦作对,自大伯王季。孔颖达正义:“《论语》称‘大伯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注云:‘王让之美,皆蔽隐不著。此言传世称之者,孔子欲深贤大伯,恨世人不知,非是举世皆不知也。”[4](P520)

颜师古所谓的“隐居而不言,故其身清洁”正与郑玄注“蔽隐不著”、范宁注“隐而不彰”相通。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杨伯峻先生的翻译是有一定问题的。

最后,从《论语》本身的内证来剖析“无得”“无得而称”的语义主旨。

《论语·子张》:“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4](P2533)这句话的意思是“仲尼的贤德堪比日月,没有超越的可能”。此句中的“无得”与本章的“无得”意思相近。

又《论语·季氏》:“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4](P2522)此句中的“民无德而称焉”的意思与本章类似。在秦汉典籍中,“德”与“得”经常出现通用的现象。《论语·泰伯》篇“民无得”下,陆德明《经典释文》云:“本亦作‘德。”[25](P1365)此外,《孟子·告子上》:“所识穷乏者得我与?”焦循正义云:“得与德通。”[26](P786)《荀子·礼论》:“贵始得之本也。”卢文弨云:“得,《大戴礼记》作德,古二字通用。”[27](P350)可以说,《论语·季氏》中的“民无德而称”即是“民无得而称”,与《泰伯》篇完全相同,同时也和下文的“民到于今称之”形成对比。因此,本章“无得而称焉”与《季氏》“民无德而称焉”表达的意义是完全一样的,解释为“民众没有称赞他”无疑更为准确、到位。

综上所述,《论语·季氏》中的“民无德而称焉”,既不能理解为“老百姓无法用适当的语言来赞美他”,更不能理解为“三次出让王位的缘故,被天下人责怪,民众认为没有值得称颂的了”,而是“民众没有称赞这种行为”。

总起来看,“见义不为,无勇也”的“义”应是一种“仁义、忠义、君臣之义”,体现的是进思尽忠观念,表现出见危授命的高尚情操;“吾与女弗如也”的“与”应解释为“和”,作连词;“民无德而称焉”应是“民众没有称赞这种行为”之义,而不是“老百姓简直找不出恰当的词语来称赞他”。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崔建林.四书五经[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

[3]闫合作.《论语》说[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

[4][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

[5]王素.唐写本论语郑氏注及其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6][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4.

[7]张涛.列女传译注[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

[8][南朝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9]黎翔凤.管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4.

[10][清]王先慎.韩非子集解[M].锺哲点校.北京:中華书局,1998.

[11]汪荣宝.法言义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7.

[12][南朝梁]皇侃.论语义疏[M].高尚榘校点.北京:中华书局,2013.

[13][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

[14]孙钦善.论语本解[M].北京:三联书店,2009.

[15][清]郭庆藩.庄子集释[M].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4.

[16]杨伯峻.列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79.

[17][汉]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7.

[18]黄晖.论衡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

[19]黄怀信校释.论语新校释[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20][晋]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64.

[21][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2][清]刘逢禄.论语述何[M].皇清经解本.

[23]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2001.

[24][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4.

[25][唐]陆德明.经典释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26][清]焦循.孟子正义[M].沈文倬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

[27][清]王先谦.荀子集解[M].沈啸寰,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8.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Ancient Meaning Interpretation of Three

Du Wenjun

(College of History and Culture,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Wuhan 430079,China)

Abstract:I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the article “Seeing righteousness is not done, and being brave is also” reflects the idea of loyalty to the king, and shows the pursuit of the value of “sacrifice for righteousness”.The word “and” in the “Gong Ye Chang” article “I and the female Fu Ruyi” should be interpreted as the conjunction “and”, indicating that Confucius and ZiGong are not as good as YanYuan. The expression in “Taibo” is not how to praise the practice of “letting the world”, but that the people do not know “letting the world”, so there is no praise for this behavior at all.

Key words: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ancient meaning;interpretation

猜你喜欢

论语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漫画欣赏《论语》
点点读《论语》
点点读《论语》
点点读《论语》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点点读《论语》
点点读《论语》
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