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学合作对大学生现阶段及未来求职发展的影响研究

2020-04-10万亦敏范海梅杨煜琳冉江琴喻晓沁

经营者 2020年4期
关键词:职业价值观大学生

万亦敏?范海梅?杨煜琳?冉江琴?喻晓沁

摘 要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当代大学生如何在步入社会后快速地适应社会需求显得尤为重要。产学合作教育作为一种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否真正有效地帮助大学生增强综合能力,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因此,本文利用职业价值观及《WVI职业价值观量表》,以发放调查问卷、查阅资料等形式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来研究产学合作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在职业价值观上的影响。希望能针对调查数据显示出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从而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并推动产学合作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产学合作教育 职业价值观 大学生

一、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逐年增加的大学生人数与相对缺少的工作岗位已成为每年毕业季的热议话题。要找到心仪的岗位,光增加理论知识储备是远远不够的,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许多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政策应运而生,产学合作教育项目就是其中一项。随着我国产学合作不断铺开,有一个问题引发了我们的思考。

产学合作的出发点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更具竞争优势,但它到底能否有助于大学生增强就业竞争力且效果如何,是我们主要讨论的问题。下文我们将针对上海的大学(以松江大学城为主)为例,研究大学生对产学合作的认知程度以及感受,并提出相关意见与建议。

二、产学合作教育概况

(一)发展历史

产学合作的发展已有百余年历史,下面将介绍较有代表性的4个发展历史阶段。

1906年,辛辛那提大学工学院院长赫尔曼·施奈德首次提出了产学合作教育,设想出一种新的教育方法,即组织学生参加实际工作,然后再回到课堂学习。

20世纪初到20世纪中叶,合作教育为了满足新的工业需求,理论与实践逐步发展起来,被普遍认为是缺乏实践经验来补充的学习手段。

20世纪中叶到20世纪90年代,产学合作教育项目不断涌现,因教学费用高受到许多质疑,为了回应便产生了大量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但终究还是缺乏理论和实际的支撑。

从20世紀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许多关于合作教育的文献开始涌现,研究者也努力完善合作教育项目,开始研究号召重新思考合作教育,实施反思实践,加强产学合作,重构和转变合作教育模式。

(二)概念

产学合作是近代工业分工协作发展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协作理论可以视为产学合作的理论基础。从本质而言,产学合作是一种生产力,更是一种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选取大一至大四的本科生及研究生为主要调查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260份,共收回260份,有效问卷为260份。本次通过SPSS软件对统计的数据进行了整理分析,并用了F和T检验分析在年级、城市等级与有无参与产学合作的因素下,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在不同的价值维度的差异。

(二)问卷设计

本次调查以线上问卷的方式进行,根据本次研究目的调查问卷分为三部分,共50道题。第一部分是了解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如所在年级、城市、有无参加过产学合作的情况。第二部分主要是了解已参加产学合作大学生对产学合作的认知程度与意见。第三部分主要参考了WVI的“工作价值观量表”,此表有13个价值指标,共52个题,每4道代表一个价值指标。每题都有5个选择,用Likert5级量表计分,分数越高说明程度越高。

四、认知程度分析

在本次调查中共有100人参加过产学合作,我们将通过这100人来进行产学合作认知度的研究。

首先根据调查在自我认知度评价中,44%学生选择了较了解,45%选择一般了解,其余7%和4%分别选择很了解和完全不了解。这说明多数参加过产学合作的学生对于自我认知度的评价较为中肯。我们将从下列更详细的问题中调查学生真实的认知情况。

在关于产学合作类型认知问题中,44%的学生选择了假期课外实践,20%选择了学校工作学期,30%选择了校外实习,6%选择了课外打工。从结果可以看出,尽管同学都已参与其中,但对于其类型的认知大多数仍存在误解。我校将一年分为三个学期,即两个在学校学习的理论学期与在校外参加工作的一个工作学期。

在关于产学合作教育的主体问题中,90%的学生选择了在校本科生,其余2%、6%、2%的学生分别选择了教师、相关职能部门和毕业生。这说明绝大多数同学对于产学合作教育的主体为学生是明确的。

关于产学合作是否计入学分的问题,88%学生选择是,剩余12%选择否和不知道。我校规定产学合作每个工作学期为2学分,共3个工作学期,合计6个学分。这说明绝大多数同学了解产学合作教育是被写入专业培养计划计入学分的。

关于产学合作教育在一学年中有几个工作学期的问题,66%学生选择了一个,21%选择了两个,10%选择了三个,3%选择了四个,可以看出仍有小半部分同学不明确。我校将一学年分为了两个理论学期和一个工作学期,故在一学年中只有一个工作学期。

关于产学合作的教育模式问题,66%的学生选择了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剩余选择其他3个选项。大多数同学对于合作对象的认知是清晰的,小部分同学仍存在误解。在产学合作教育中,学生作为职业人在工作岗位中直接获取实际经验,故主要是与企事业单位进行合作学习。

关于产学合作是否列入必修问题,61%的学生选择了是,其余选择了否。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多数的同学了解其是算入必修课中的,但仍有部分同学认识错误。

根据上述数据我们认为总体结果基本符合一开始对自己认知的判断,处于较了解与一般了解之间。我们认为,学校在要求学生开展产学合作教育之前还需要对学生进行相关的说明与指导,使得在后续的实际操作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五、调查数据整理与分析

(一)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在有无参加产学合作上的差异

T检验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指标中,管理(p=0.017)、安全感(p=0.042)、舒适(p=0.036)、变异性或追求新意(p=0.029)4项的显著性p值小于0.05,说明存在着显著性差异。根据表1可知,上述4项参加过的均值都高于没有参加过的。参加过产学合作的大学生在工作经验上要丰富于没有参加过的大学生,经历过工作后的他们更能明确地知道未来对工作的要求,而且在工作选择上更偏向于安全感和舒适。这说明在体验过职业者的工作和激烈的竞争后,他们更知道拥有一份稳定工作的重要性;同时,追求工作氛围的舒适也能帮助他们消除工作和环境带来的紧张感。此外,参加过的同学更希望能通过获得一定范围内的管理权来体现自身的价值满足成就感。没有参加过产学合作的大学生,他们在工作职业的选择上就显得缺乏更深入和准确的认识。

(二)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在城市发展程度上的差异

F检验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指标中,管理(p=0.012)、人际关系(p=0.034)两项的显著性p值小于0.05,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其他项可以认为与城市等级无关。城市发展水平的不同导致其教育和生活水平也产生了不同,因此身处其中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也产生了不同。一线城市的教育和生活水平都高于二、三线城市,因此,生活在一线城市的大学生对工作选择看中的不仅是物质条件,还有精神上的满足。同时,通过均值也可看出在追求管理和人际关系这两个指标上,一线城市均高于二、三线城市。不难明白,在工作中,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大学生更好地与他人共事,不仅能使工作高效完成,也能使身处其中的大学生感到愉快,缓解紧张感。由此可见,所处城市等级越高的大学生在工作中对于精神需求也越注重。

(三)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在年级上的差异

F检验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指标中,仅有舒适这一项的显著性p值为0.035,小于0.05,存在显著性差异。且通过数据发现,随着年级的升高,舒适指标的均值也越大,说明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更注重能拥有一个较为舒适、自由的工作条件和环境。

此外,在职业价值观指标中,经济报酬和独立性的显著性p值分别为0.057和0.055,相较于其他的價值指标,这两个指标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经济报酬这项中可以看出,大一、大二低年级的同学对经济报酬更加看重,而高年级和已毕业的同学相较于低年级同学,对于经济报酬的注重程度没那么高。在独立性这项中,随着年级的升高,大学生对于独立性的注重程度在降低,说明年级较高的大学生懂得在工作中要有团队精神,明白合作共事的重要性。

六、结论与建议

通过此次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学生所处年级、城市等级以及是否参与过产学合作这三方面的因素对大学生现在及未来的职业观有较明显的影响作用,其中以有无参加产学合作最为显著。参加过产学合作与高年级的大学生的职业观都较成熟务实,相反,没有参加和低年级的大学生对于工作的追求缺乏深入的认识。此外,大学生因所属城市等级的生活水平不同,导致其对工作的追求也产生不同。

我们通过问卷数据发现,参加过产学合作的同学不仅职业观更为成熟,而且对学校产学合作教育制度存在的问题有共同认识。例如,大多数学生表示与学校合作的企业或公司太少,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或者有同学找他人帮忙敲章,纯粹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敷衍了事,并没有真正投身工作中。这些问题的凸显为学校产学合作制度的改进提供了突破口。我们将从学生、学校和企业3个方面出发,分别从这3个部分针对本次调查中显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一)学生

学生作为这一体系内的工作执行者,应该是主动、积极配合学校这一教育的支持者。作为受教育、受益的一方,我们对自己有责任、有义务完成学校的产学合作教育。在工作中,我们不能以完成任务为主敷衍了事,应该积极主动地投入工作中,以认真的态度对待产学合作的工作,积累工作经验,增强工作能力;对未来的发展和职业追求要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为创建美好幸福的人生而付诸实际有用的努力。在工作的同时敢于质疑,勇于发现教育制度中的问题,积极为学校的产学合作教育制度提供好的建议,帮助大家共同进步。

(二)学校

大学的使命是把青少年转变成社会人,为了很好地完成这一使命,产学合作教育其实是一个非常必要的教育。不同城市等级的大学生职业观存在差异,因此在不同城市建立产学合作教育制度应该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制定更适合当地大学生职业追求的产学合作体系,以达到提升大学生的实际工作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目标。在建立产学合作教育制度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完善教育制度。因此,要关注学生个人的工作体验及教育后的反馈,通过收集学生的客观意见,对产学合作教育制度作出相应的调整,达到建立制度的最初目标。

(三)企业

很多企业的岗位都倾向于有工作经验的人,这些人员常常是在其他公司积累了工作经验后跳槽而来的。对一些刚进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这样的竞争机制是非常具有打击性的。市场需要良性的竞争,学生需要一定的积极性刺激和积累经验的机会。因此,希望更多企业能够与学校共同合作培养人才,这样不仅可以给学生时间锻炼、积累经验的机会,而且也能为企业储备刚需人才。相信如果越来越多的企业与学校联合建立产学合作体系,会对提高企业员工的忠诚度,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七、不足和展望

本次研究由在校本科生完成,受条件和能力不足的影响,定位的研究视角可能不够准确。同时,受到时间和条件的限制,本次研究的样本数量较少、地区分布不均匀,易导致后期分析与实际情况产生误差。但我们始终秉承科学严谨的态度,希望可以最大限度地用数据说话,使结论更具科学性、严谨性。同时也希望我们的研究能对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及产学合作教育的发展有一定帮助及推动作用,从而实现国家教育兴国的伟大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元元,邱学青,李正.合作教育的本质、历史与发展趋势[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05):22-29.

[2] 管玉梅.大学生通识教育的认知度调查分析——以三亚学院为例[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20):62-63.

[3] 许悦雷.中日两国产学合作创新机制的比较研究[J].日本研究,2019(03):31-38.

猜你喜欢

职业价值观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从会计教育层次和职业价值观探索中职会计教育新思路
中专幼师职业价值观调查及职业认同感培养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与职业发展意向的研究
高职生自我价值感、职业价值观与应对方式影响的研究
中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