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罗慕路斯大帝》人物形象

2020-04-10邱云苒

戏剧之家 2020年9期
关键词:荒诞

邱云苒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罗慕路斯大帝》中的人物形象,来了解迪伦马特的写作特点和剧作的美学特点。通过对人物怪诞和滑稽行为举止的分析,来理解作者秉持的戏剧创作观念和审美形态。

【关键词】迪伦马特;荒诞;罗慕路斯大帝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9-0036-01

一、人物形象

《罗慕路斯大帝》是迪伦马特的“非历史的历史剧作”。之所以称其为“非历史的历史剧作”,是因为迪伦马特借用了一部分真实的历史背景和历史人物,虚构了一个发生在西罗马帝国行将灭亡之时的故事。

主人公罗慕路斯大帝是一个非典型的英雄人物,他反对英雄主义,反对被爱国主义情怀渲染下的不理智的抗击日耳曼军队的行为,他冷漠、傲慢,对于臣子们满腔爱国热忱无动于衷。在罗慕路斯大帝看来,西罗马帝国不过是一个充满了屠杀和鲜血的世界帝国,它蛊惑民众让他们不由自主地陷入狭隘的民族主义陷阱之中。民众成为被统治者利用的工具,成为历代皇帝侵略他国的利剑。他清醒而冷静了目睹了这个帝国的覆灭,并为帝国的覆灭火上浇油。他当上国王的目的就是要摧毁这个帝国。

罗慕路斯大帝惊世骇俗的观念不被他的臣子所接受,臣子们企图谋逆刺杀他。罗慕路斯大帝对于这些看似忠肝义胆的爱国主义者鄙弃不已,他用尖锐的语言戳破了那些爱国主义者的面具——这群人无非是担心自己将失去显赫的身份和尊贵的地位,他们都不热爱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又谈何热爱这个国家。

最后时刻到来,真正与罗马共存亡的也只有罗慕路斯大帝而已。他冷静而期待地等待死亡。然而,日耳曼君主鄂多亚克也如同他一样,厌恶进行残酷战争的世界帝国。鄂多亚克无法控制住民众和军队的满腔爱国热忱——统治世界,这种狂热的民族主义迅速地煽动起一阵军国主义热潮,席卷了整个日耳曼民族。鄂多亚克预见到了自己悲惨的结局,他不愿看到这样一个新的世界帝国的诞生。于是,他请求归顺于罗慕路斯大帝。在颠覆了一个旧罗马帝国后,一个如旧罗马帝国一般无二的国家建立起来,这是历史的又一个轮回。由此看出作者对历史发展抱有悲观心态,在他看来,人类历史悲剧从来无法避免,人类不断地重复一个又一个的错误,不肯吸取教训,在同样的陷阱之前跌倒无数次。于是,历史不断地重演,流血冲突不断,旧的独裁者在旧的历史环境下被打败,新的独裁者又将重新站起来。

二、创作背景

此剧作创作于1948年,正值二战结束,1939年法西斯主义横行,希特勒带领德国民众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希特勒同样是利用了民众狂热的民族主义思想,鼓吹军国主义思想,唤起民众的爱国思潮,利用民众的复仇情绪向欧洲其他国家发动侵略战争,用民众的血肉之躯不断向世界其他国家领土推进。但是迪伦马特认为,这不仅仅是领导者的错误,更是每一个参与其中的民众的错误。民众陶醉于英雄主义、爱国主义情怀之中,难以自拔,并洗脑自己献身于侵略战争。杀死一个领导者,“只会产生成千个新的特奥德里希来对付你”。旧的罗马帝国的覆灭就展现在所有人面前,然而没有人会感到警醒,人们正在为新的暴力独裁的帝国兴起而欢呼。

三、艺术特征

迪伦马特通过虚构这段故事,来表达对人类历史和未来的绝望,往前看是悲剧,是帝国的覆灭,往后看是即将重演的历史悲剧,是新帝国的兴起。无论是向前还是向后,他都看不到出路。迪伦马特用一贯的荒诞的人物和故事、喜剧式的对白来书写一个悲剧故事。在整部戏剧作品之中,对白有趣而幽默,在日耳曼军队攻入西罗马帝国的时候,内务大臣、侍卫以及皇后都焦灼不安,惶惶不可终日,罗慕路斯大帝却只关心他饲养的母鸡是否下蛋,这种鲜明的对比充满了滑稽与荒诞之感。但是在这种滑稽和荒诞之中,可以看出羅慕路斯大帝对于整个罗马帝国的消极心态。在这种强烈的反差中,吸引读者去思考罗慕路斯大帝作为西罗马帝国的君主为何对国家的危亡毫不关心。这种行为上的反常,反而更让读者感到剧中人物的有趣和耐人寻味,并对后文罗慕路斯大帝的行为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当罗慕路斯大帝道出了他一切反常行为的缘由之后,前文中他的怪诞行为都有了合理的解释,并能给读者一种强烈的震撼之感。

剧作的怪诞之处不仅仅在于罗慕路斯大帝的行为上,后文鄂多亚克率领日耳曼大军长驱直入西罗马帝国,却是为了归顺于罗慕路斯大帝。罗慕路斯大帝的妻女、臣属出于恐惧日耳曼大军而出逃,却不幸命丧于大海,谁知日耳曼君主鄂多亚克却并不想夺取任何人的生命,反而是想要来归顺。一方面,罗慕路斯大帝的亲人千里奔逃却白白丧生充满了荒诞感;另一方面,一个侵略军的首领却要对罗慕路斯大帝俯首帖耳又充满了黑色幽默,这种怪诞让人不免产生荒谬和混乱感,让读者对于这样看似熟悉的历史剧产生陌生和间离之感,从而达到独特的审美情趣。而这种荒诞和幽默不仅仅只是为了让读者产生愉悦的情绪,更是让读者在欢畅地阅读过程中感到无奈和造化弄人。这剧作中的两个非典型英雄的行为举止怪诞和滑稽,身上都充满了浓郁的悲剧意味。

这种怪诞的艺术表现手段、怪诞的形象、怪诞的场景,都是迪伦马特作品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构成了迪伦马特独特的作品风格和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弗利德里·迪伦马特著,黄怡蓁译.台湾商务印书馆,2008.(10) 《罗慕路斯大帝》[M].

[2]叶廷芳.论怪诞之美[J].文艺研究,1993(04):68-80.

猜你喜欢

荒诞
刍议影片《斗牛》中的荒诞审美
以“幽默”的方式在荒诞中保持平衡
金承志:人生要“荒诞”,生活得找乐
浅析《罗森克兰茨和吉尔登斯特恩已死》